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雨水,走进把时光编进竹篾里的罗行!

南海发布 2024-07-08

南海发布

权威、及时、有料。140万南海人都在看的公众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及设置星标。


一把竹扇轻摇,一张席子任躺;背篓在身,竹笠在头……在南海丹灶罗行,一条条竹篾编织起水上南海的文脉,也编织了属于罗行圩的独有记忆。



300年前,罗行因水而兴,因竹编手工业而盛,发展成为广东三大圩市之一。“六股圩场十股连,箩篸筲箕万万千。河边泊了苍江竹,一点良江伴粮钱。”这首诗描绘的,正是南海丹灶罗行竹编鼎盛时期的情景。


经过300多年的赓续,如今的罗行又是怎样的模样?


今日雨水(2月19日),是春季的一个重要时刻,标志着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显著变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水上南海》走进罗行,探寻百年旧圩的新生,邂逅独特的竹编文化。



三百多年手艺

“圈粉”八方商客


左手控制竹子,右手用大刀把竹子削成一丝丝竹篾;削好的竹篾穿过竹条的缝隙,从箩底的另一边拉出,如此反复,不一会儿小小的竹瓶已现雏形……甘惠玲是罗行竹编非遗传承人,竹编已融入她的生活。每天有空,她便坐下开始劳作,指尖飞舞之间,手里变换出一件件精美的竹器。


罗行竹编非遗传承人甘惠玲(左一)。


岭南自古产竹,各种竹编、竹器自然成了岭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典型。朴实无华的罗行竹编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地方特色,蕴藏着岭南水乡独有的竹编文化历史渊源。关于罗行的记忆,已烙印在老街里,这里的一街一巷都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罗行墟街景。


罗行竹编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罗行圩当时被称为“萝行圩”,直观反映了罗行商贸业与竹编产业有着密切关系


水是城市的脉络,滋养着一方水土。因水而兴,从广宁、怀集顺水而下的长长竹排,保证了竹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因水而荣,竹器产品供应市场辐射四面八方,吸引了来自广州、佛山、中山、顺德、东莞等地的客商,循水道雇船艇到罗行圩选购商品,促进商贸繁荣。 


如今,站在南沙涌堤岸上,河水缓慢流淌其中。曾经,堤坝上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店铺和房子,南来北往的客船见证着这里的繁荣和兴盛。在老街巷口处,壁画上小舟稻谷满筐,农妇笑意满脸,“复刻”了昔日罗行丰收情景。


罗行墟街景。


据《南海县志》记载,晚明至清朝中叶是南海手工业鼎盛时期,罗行的竹器编织和西樵的缫丝、石湾的陶瓷齐名。1947年,“乡内罗行圩有店户二百余家”,为“县出口一大宗”,部分产品更出口到南洋。发展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罗行近9成的人口都以竹器编织为主业,当时番禺、顺德、东莞所用的各种竹制品大部分都是出自罗行人之手。


伴随着竹编这个“传家宝”的发展,罗行圩也成为了广东三大圩市之一。圩市繁荣让罗行一度引领发展,这里建起了南海第一条水泥路、最早的商会和第一个中外合资码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竹编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随着“马路经济”的兴起,“水边圩市”的盛景不再。


文化创意加持

旧街绽放新韵


走进罗行圩,入口处“世界上最大的竹箩”赫然伫立,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拍照。这个高4.3米的巨型竹箩由当地村民自发编织,竹箩上“谷满罗行,幸福丹灶”八个字承载着罗行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巨型竹箩、3D涂鸦、怀旧街景……不同往日的是,经过近年活化升级,如今罗行圩已经从商贸往来之地,衍化成为丹灶的文化地标及特色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到处洋溢着创意,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在罗行圩中穿梭漫步,曾经破败的旧仓库已摇身变成艺术展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竹编器皿,诉说着罗行过去的辉煌历史;走进供销社,漆面剥落的柜台上摆着印着过去年代的奖状,仿佛一下子带你穿越到了那个年代;斑驳的房屋外墙也换上了新装,惟妙惟肖的3D画作扮靓了街头巷尾,为居民游客献上艺术盛宴。



“第一次来到罗行圩感觉十分震撼,大型竹编技艺精湛,3D画作栩栩如生,可以让人感受到罗行圩的文化特色。”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来自广州的陈女士带着孩子来罗行游玩,看到眼前的景观特别惊喜,迫不及待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原来罗行的竹编文化历史悠久,下次会带上朋友和家人再来参观打卡,领略其中的文化魅力。”


罗行墟非遗传承馆。


罗行圩的“苏醒”,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罗行社区围绕“尚义有为·商聚罗行”主题,着力改造中山街,沿途设有游客服务中心、竹编文化展馆、巨馨茶楼展馆、创意市集、3D历史画卷等,陆续建起村史馆、竹编传承基地、商义公园等地标性建筑,让市民游客重温昔日罗行竹编文化和繁荣的圩市景象。


此外,连续多年举办的竹编文化节也成为罗行竹编文化对外展示的平台,为后辈和外地游客提供接触、了解、体验罗行竹编的机会。


释放文艺力量

擦亮“金沙户外”品牌


水上南海,以文塑城,罗行故事仍在延续。


近年,南海实施“水上南海” “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通过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线面融合成网,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把南海打造成为“最岭南”的人文之城。


去年以来,丹灶紧扣现代化活力新南海“1114”工作体系,以“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为导向,全面落实“水上南海”战略,推动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发展。


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


在此基础上,去年2月,丹灶 “金沙户外”公共区域品牌发布。随后,向阳艺术工作室进驻,“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幕,首届金沙户外生活节、“金沙户外杯”桨板邀请赛、“金沙户外杯”单人龙舟赛等活动赛事火热“出圈”,生态、运动、艺术、产业四位一体的“金沙户外”版图全面点亮。


罗行社区地处金沙岛,罗行竹编文化以及圩市文化,无疑被视为“金沙户外”的重要文化艺术内涵之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可以预见,未来在丹灶推进“百千万工程”,探索以水兴城、以文促产,推动文产融合的实践中,罗行的竹编文化及圩市文化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释放出强大的文化艺术力量。


关注南海发布视频号,掌握南海最新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今天,29个项目集中开工!南海力争全年签约总额不低于1100亿元→

2024-02-18

这个春节,南海“热辣滚烫”!🤗

2024-02-18

新年开门红!南海2024首宗商服地摘牌 | 南海飞鸿

2024-02-18

跌破10℃!龙年首场强冷空气将至

2024-02-18


南海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南海融媒编辑:姚易审核:何锦婷、吕燕珊、叶鸿禹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