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下高发!一娃确诊全班易中招!南海爸妈注意防护→
嘶……
最近又到了手足口病的流行季
得了手足口病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
手“烂”、脚“烂”、嘴“烂”,甚至屁股“烂”
(长满水泡、疱疹,容易被抓烂)
南海君向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了解到
往年手足口病高发期在6-7月
今年流行病期有所提前
且病例增长明显
多发于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
简直是孩子遭罪
爹妈崩溃!
01
别轻视手足口病
严重可以致命
近期,广东省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明显上升,已进入流行高发期。即便如此,还是有家长不当回事:
“嗐!还以为是啥病呢?手足口病,年年都有的啦!”
没那么简单!多数手足口患儿是轻症,但少数手足口病患儿,会进展为重症,甚至可能没命!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资料的分析,死亡病例的死亡时间平均是在3.5天。所以,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一定不要麻痹大意。
02
打个喷嚏都可能“传毒”
千万别当感冒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以发热,手、足、口、臀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因此,很多家长会以为是感冒。
等到孩子口唇、手脚、屁屁出现疱疹或红色皮疹,家长们才会意识到不对劲。有些孩子的口腔粘膜还会有疱疹,疼痛明显。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每年4~7月,是广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季,另外9~10月有一个发病小高峰。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强,如果你家娃不小心做了这些事,就会中招:
可通过直接接触患儿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图源:腾讯医典
因此,往往会出现“一娃确诊、全班易中招”的情况。
患儿在发病前就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确诊的患儿,等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一般不少于发病后 14 天,才可以复课。
03
得了这病,有没有特效药?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是轻症,一般1周左右就会康复。不过,对于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
医生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发烧超过38.5℃的孩子,医生会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降温。脱水的孩子会进行补液,而相应的疱疹,如有破溃是给予碘伏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可以自行恢复。不涂抹其他药物。
▲图源:腾讯医典
有这几种情况
必须马上去医院
高烧持续不退,38.5℃超过3天,同时出现皮疹或疱疹;
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东西、有频繁恶心、呕吐;
惊闹不止、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面色苍白(退热后也不缓解);
肢体频繁抖动、惊跳,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头痛、眼球上翻、出冷汗、甚至惊厥发作。
重症手足口病,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即使送进ICU抢救,有时仍然措手不及。少数重症病例会在入院24小时内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留下肢体运动障碍、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等后遗症。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发现以上症状,及时就医!
04
预防手足口病,该怎么做?
① 打疫苗
虽然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血清型,但EV-A71仍是引起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主要“元凶”。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所以,建议6月龄~5岁的儿童接种EV71疫苗。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5岁以上的孩子,随着体内免疫能力增强,患手足口病的几率下降,出现重症感染的可能性也明显降低,因此不建议打疫苗。
②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不仅要勤给宝宝洗手,家长自己也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成人可以是手足口病的感染者,同时也会是病毒的携带者,自己不发病,但会传染给孩子。
③ 勤消毒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1小时,勤晒衣被;孩子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不能使用消毒剂的物品,在阳光下暴晒也有作用。
④ 这2个地方少去
游乐场波波池:波波池清洁频率较低,清洁方式也较为简单。如有手足口病患儿接触过,其他孩子进去玩耍时,容易存在被传染的风险。
摇摇车:摇摇车较少进行维护消毒,一旦有手足口病患儿使用,存在传播病毒的可能,因此孩子在坐完摇摇车后应立即洗手。洗手是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大多数的消毒湿巾,对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预防效果并不明显。
快去“粤苗app”预约起来
关注南海发布视频号,掌握南海最新资讯↓
2024-06-07
2024-06-07
2024-06-07
2024-06-07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