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宣!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11月等你来!
亮点预热!!!
第二届“艺术在樵山–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
将于2024年11月15日至
2025年2月12日期间举办
从山下的村,到江中的岛
从好玩西樵,到烟火九江
沿着水脉,重回最初的湾区!
自今年3月,第二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筹备工作启动以来,经过近半年时间不同阶段的紧张准备,本届实施计划已初具轮廓,各项工作也稳步进展,为回应社会各界关心,也为了给艺术节爱好者们一个提前了解的机会,现将艺术节的策展概念、整体规划、艺术构成等信息做以预热告知,以飨公众。更为详细完整的分区布局、线路设计、社会合作、艺术方案和最终艺术家名单,留待后续正式发布。
第二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2024”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南海区西樵镇和九江镇政府共同协办,将于今年11月15日至2025年2月12日期间举办,展期为期3个月。
为地域策展
全面进阶升级
从去年秋天开始,南海区政府就与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一同谋划第二届的举办思路,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追求和目标。今年3月艺术节筹备正式启动,文化调研、策划规划、场地勘查、艺术策展、在地创生等工作也随即有序展开。
● 龙舟划过九江璜矶水道的水面,泛起一层层涟漪。水纹、龙舟、白鹭、两岸的杉木共同享受着夏日的宁静。
艺术节团队扎根南海已近三年,在首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对在地的了解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坚持“艺术节为本地而创”的第一原则,以本地文化和本地人为主角,运用“艺术创生”的方法论,通过为地域策展,讲好南海故事、扩大城市影响、激活边际效益,服务于城乡发展,是贯行始终的宗旨。
在第二届的策划伊始,如何契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如何响应文化旅游发展面向“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国家号召,如何嵌入南海城市发展、服务于“水上南海”的行动需要,放大艺术带动与转化实效,优化艺术节在地持续生长,成为了本届实施的核心命题。
● 首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的全体志愿者。
为此,艺术节采取了推出新主题、扩展举办范围、加强策展标准与创作要求、拓宽创作者身份、提升高品质艺术构成、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大湾区和国际艺术家占比,吸引本地企业多元参与、针对老旧区域激活和城镇重点项目带动、创意策划一批具有亮点新意和体验魅力的艺术项目类型、积极与优势品牌合作开展社会化共创、促成跨城市跨地域联动等升级举措,力争通过本届艺术节的举办,在为观众游客带来愉悦的人文艺术体验的同时,让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和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进益增收,提升南海的文化力与影响力,为南海成为大湾区文化高地和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而继续努力。
●马岩松《时间的灯塔》
新主题:
从最初的湾区,到水係南海在南海的历史沉淀里,镌刻着今日粤港澳大湾区繁荣的基因和密码。2022年举办的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以“最初的湾区”为主题,开启了一篇立体的呈现与行走的阅读。
● 水上南海,纵横交错的河涌与成片的桑基鱼塘互相连接,人们依水而居,顺水而生活。
“最初的湾区”力图将人们的视野,拉伸到一个更广阔的维度上去做审视,通过对“地理水土演化、上古文明初亮、南迁民系源流、地域形制沿袭、基围水利家园、理学文化高光、龙狮传统代表、侨民四海播撒、民族工业发端、近代思想启蒙、改革风气之先”等诸多因素的集合总括,从因由性、典型性和连续性的观察角度,将南海区的文化价值,放置于地理上的珠三角、文化上的广府区域,以及经济上的大湾区之中,做以思量辨读。也希望人们在瞩望未来的同时,在这片从无到有的沧海桑田之上,从这束千年赓续的薪火烛光之中,寻着水与土的源流,看见湾区先民的开拓奋斗,看见前辈先贤的瞩语寄言,不忘来路,照见前程。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不止于艺术展出和文化活动,而是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地方文化工程,面向乡村振兴、面向城市发展,拓边展界,希望通过凝聚南海价值的长期叙事,来积累认知,形成具有识别性的“文化力”印记。于是,我们笃意将“最初的湾区”作为艺术节的永久主题。而同时,也将运笔设卷,在每届艺术节的举办中,聚焦南海文化面貌与发展课题中生动的一面。
● 首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开幕现场。
地域文化在南海这片土地上,绵长而宏大,涓流百脉丰富多元。而这里真正的故事,是从水开始的。从四万年前西樵山上古人类的遗迹,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再到2200年前秦始皇征服岭南之时,现如今南海区所在的地方,基本上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从那时起,人们在此立足,谋生发展,就必须面对水、理解水,思考如何利用水,找到与水共生的办法。900年前的宋代,被评为世界灌溉遗产的“桑园围”开始建设,御水固土的江堤之内,以河涌为脉,田亩鱼塘星布其间,家园得以生息发展。水是自然伟力的延伸,与其共生,成为了南海人不二的选择,既养成了本地如水一般的性格,也孕育了顺势而为的民间智慧与生存哲学。时至今日,水之于南海的意义,已早非“与水谋地”那样简单了,而是如何以水为脉,为时代发展需要铺设新的路径。
● 西樵山下的桑园围。
2023年5月,南海区政府发布了《“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为总体目标,按照三年实施计划,围绕“构建绿美韧性水生态、创新绿色活力水经济、塑造人水和谐水生活、建设交旅融合水交通、彰显生生不息水人文”五大战略行动方向和14项行动部署,聚焦12个重点建设区域,推进141项重点工程。战略实施1年以来,综合完成进度超过50%,将南海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滨水活力区和发展典范的蓝图正在实现。
● 2023年4月27日,南海区在“水上南海”工作推进现场会暨里水花月夜启航仪式上重磅发布《“水上南海” “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
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举办,既是“水上南海”的任务之一,也以其展示、体验和传播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承载了阐释“水上南海”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使命。因此,在本届艺术节上,策展团队基于“艺术创生”工作方法,从针对性的地域观察之中,不断寻找契合,从策展的构思,到场域的规划,从艺术的表达,到体验的设计,也自然而然地围绕着“水上南海”而展开,力求着眼于讲述一个:这里的人们穿越古今,始终能够把握时代发展命题,建设湾区永续活力之源的本地故事。
本届主题“水係南海”,等同于“水就是南海”的意思。这是一句既有粤语方言味道,又带着少许古文风格的表述。它通过一个预设,希望人们带着好奇,带着猜想和探问,再一次走近南海,在不断接触具体物象的过程中,感知背后的哲思与抱负。从古远到未来,水是南海的社会生态,也是文化的心态和奋斗的姿态,更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常态。随形顺应,水係南海。
● 埗头,是本地人外出打渔与水连接的出口。榕树下的埗头、石板凳组成了村民的公共空间。
拓展两镇,水上联手
第二届艺术节继续加强全域性布局,举办范围从西镇延伸扩展至九江镇,覆盖地域面积达到271.87平方公里(西樵镇176.63平方公里+九江镇95.24平方公里)。计划以“跳村游”的方式,将西樵镇的西樵山、听音湖(含南海丝厂)、太平墟、平沙岛、儒溪村、渔耕粤韵,和九江镇的烟南村、璜矶社区、河清社区、国风园,共10个区域串点连线,梳理设定为4条游览线路,同时与“水上南海”水交通线路规划进行叠加设计突出重点体验段,创新开发4段艺术游船水上游线,在西樵与九江分别针对性开辟“听音湖-儒溪村-渔耕粤韵”“听音湖-太平墟”艺术画坊游线,以及“烟南烟桥-烟南兴贤”“璜矶向北-河清-璜矶东社”艺术龙舟游线,为观众游客增强风土接触、提升观览体验。
● 九江外滩,摄影:梁平。
● 西樵听音湖。
本地+国际+多元+功能
以“艺术创生”工作体系和“场域策展”方法为基础,本届艺术节对策展标准与创作要求予以加强。其中,策展工作侧重于4个方面,即:本地化、国际化、多元化和功能化。
首先,本地化,即以本地优先,是艺术节的一贯宗旨。主要包括:强调本地带动(文化特色挖掘+产业材料与技术应用+商业企业联动)、展现湾区力量(开设在地艺术创作营+聚焦湾区新锐设计的招牌计划2.0);加强本土参与(居民共创+志愿者鸡蛋花队+院校学生实践);突出本地风貌(展现本地待客之道+突出南海文化IP醒狮与龙舟+传播南海美食文化+推出首批文化项目南海色彩);
第二,国际化,是展现中国开放、推动文明互鉴的行动语言,通过增多国际艺术家参与、增加国际机构合作、拓展海外传播互动等方式实现;第三,多元化,大地艺术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展览,促成文化交融提升本地价值是其目的,本届将在多元艺术家身份、多元艺术项目形式、多元文化艺术机构、多元领域跨界参与等方面重点拓宽;第四,功能化,艺术节认为,“有用”的艺术更具社会意义,本届将着重将艺术作品与交通体验提升、公共设施优化、村居环境改善、区域打造助力等需求相结合。
● 艺术节团队带领艺术家沿着水脉考察。
同时,本届艺术节在艺术创作上倡导:在地性、亲和力、趣味性、想象力、前瞻性、可持续。在地性包括:创作者亲历现场、讲述本地故事、运用本地材料与技艺、融入本地智慧、邀请本地人共创;亲和力包括:作品应面向公众、尽量适合全年龄段、创作语言应充分尊重当地、加强对老幼群体的人文关怀、传达简单的美好、提供舒服愉悦的感受;趣味性包括:注重互动性、鼓励结合科技、强调体验趣味、以人为本触达五感;想象力包括:突破惯性创作语言、因地制宜善用空间、激发跨维呈现;前瞻性包括:以应对问题为思考、探索新颖创作方法、追求对现状的改变、启迪心智引领青年;可持续包括:优先旧物利用、提倡简朴注重环保、鼓励手工、预设循环使用。
艺术节希望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提升,让艺术作品真正从本地生长出来,并成为本地人引以为豪的新的文化财产。
● 首届艺术节项目《醒狮操》在南海区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被全面推广。
艺术游船+艺术节总部+文化项目
本届艺术节亮点纷呈,本次发布暂做提要说明。主要包括:
● 通过开辟艺术水上游线(艺术龙船+艺术画坊)丰富观览过程,打造艺术化交通体验;
● 结合重量级作品、潮流观念展览以及交流项目落地,引入重量级国际文化机构合作;
● 全新开设“在地艺术创作营”,面向本地、面向湾区,鼓励青年创作者参与;全面吸纳本地企业参与,在创作中结合融入产品、材料、制造工艺,展现南海区制造业优势;
● 艺术节永久总部落地西樵镇有为馆,展示艺术节长期举办决心,助力打造南海文化与旅游聚集区,推动听音湖国际化面貌提升;
● 全面参与“九江镇文化艺术新中心建设、国风园乡贤文化建设与青创提升、渔乐邨-太平墟复兴计划、平沙国际艺术岛打造、岭南水乡儒溪村优化、南海丝厂激活带动与老官山 Citywalk 打造”等行动,让地域创生多点开花;
● 遵循可留存、可应用、可传播原则,重点实施“南海色彩、美食地图、醒狮操2.0”等多个文化项目;
● 设计引入“流动美术馆、移动版画工作坊”等项目,拓展公共教育,开放公众参与,加强院校学生实践。
🥚彩蛋:本届将推出与优势品牌合作的重量级跨地域社会化合作项目。
● 本届新艺术区域,璜矶社区与烟南村掠影。
● 南海丝厂。
● 南海色彩项目,8月1日,上海交大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傅炯于南海区委宣传办主讲 “湾区亮色 南海出彩” 南海地域色彩研究与产业应用座谈会。
多元创作者身份
截至本次首轮发布(8月7日)时止,预计本届艺术节的艺术项目将接近90个(含本届新作品和首届保留作品);参展艺术家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超过100位(组)以上,国际艺术家和大湾区艺术家的占比都有进一步提高。因循大地艺术节的理念,为促进跨领域交流和多维对话,本届艺术节的创作者身份将更加多元,不但在泛艺术领域继续拓宽,还连接扩展至科学与社会研究范畴。参加者涵盖当代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音乐家、舞蹈家、表演艺术家、漫画家、插画师、摄影师、作家、媒体人、文化学者等。
● 首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开幕式艺术家与媒体在艺术项目《大戏台》《水天一色》前合影留念。
目前已确认参加第二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的艺术家名单(根据艺术节积累原则,名单中包含首届保留作品的艺术家)如下:
深入现场 立足地方
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经过长年实践,不断总结优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工作方法,从文化调研,到场域调研,再到艺术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逐步递进聚焦,为策展和艺术创作提供依据。
“在地性”是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策展与创作核心理念,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更好地讲述在地故事,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更深邃的文化之力。艺术家们不仅仅是在限度的空间中向内地探索,而是来到更广阔的水土之上,激发多维度的奇思妙想。
自第二届筹备启动至今,艺术节团队已组织艺术家赴南海考察46次,包括37组/位艺术家共计100人次。始于龙舟水,经历高温湿热,又智斗台风,考察路上的背景板时而青空白云,时而雨雾环绕,团队带领艺术家们或驱车往返于西樵和九江,或沿着水脉纵深南下,以更多重的方式探索着这片土地的肌理。
▌艺术家考察记:
“水,从不止息地在星球上旅行,它像一个隐喻,要把这个世界联系起来。南海是康有为、叶问和黄飞鸿的老家,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我们共享着这样的文化,所以当艺术的种子落地在这里的时候,可能真的是一片合适的土壤。”——邬建安
“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的艺术家来说,村民们能包容接纳,就如同水能承载一切一样,如水一般包容,让更多人看到文化的力量。”——庞海龙
“我对这里的感情,从首届艺术节开幕乃至结束后更加深了......珠三角最迷人的就是,你转入乡村小道进入村子,才发现它的丰富多样性,所以我觉得离开大马路才是乡村真正的开始,西樵也好、九江也好,我觉得都看不完。”——刘庆元
“爷爷奶奶骑着电瓶车或者三轮车在村里穿梭的样子很有趣,希望下次我有机会可以坐龙舟!”——东弘一郎
“我坐上了龙舟,看着云、水、树......还有跳到船上的鱼,鲜活又充盈!”——陈粉丸
“粤语说‘水为财’,但我相信更多的财富深藏在这些村落的老屋历史中。”——郭达麟
“小时候也生活在这样的村庄,被水包围感觉很安心、很滋养,一块块桑基鱼塘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从上空看,迷你又可爱。”——玩具回春堂
“天气好热啊!......不过这里的自然和人文都很有意思!水这个元素,本身就有着包容万物的意向,希望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因为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此处相遇。”——原伦太郎
“在这样高温的环境下,水的滋养是一种疗愈呢。”——王忠升
“我是一个顺德公,但是这几年我发现我反而在南海时间更多,越挖就越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新东西,很有个性。”——彼得猫
“这一次,向水而生。”——罗冰梅
“流动的水贯穿于整个南海,作为南海人,我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欢迎大家来南海,坐龙船!”——卢焯健
“希望大家可以轻松地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一切。”——吴子元
“水的氛围对我来说还挺有意义,因为我特别喜欢钓鱼。”——黄河山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像水一般。”——Barurama Collective
“南海的色彩是什么?首个以色彩入手研究地域的项目,从民间非遗到工业产线,关于色彩的研究正在展开。”——傅炯
“我希望能够以这六位建筑师为起始点,激发出整个环湖沿线的一些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既有当地性、又有当代性。”——王子耕
“时隔两年回到太平墟,让我来拉爆大湾区的设计力名单吧!”——梁佳
“在一个小小村中能看到很大的世界,一下子让你血脉奔腾。”——TANGO
“这里不只是一个所谓大型游乐场,而是深刻体认到本地的文化生活后创作出的艺术现场,很有意思也很难,我既好奇又期待。”——王耀庆
“我觉得,值得来!”——沈少民
截至目前,艺术节策展工作已结束,艺术创作阶段正在进行,欢迎南海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共创;完整艺术家名单和主要艺术方案,将在后续阶段性公布;本届艺术节规模范围大、数量多,完整舒适观赏至少需要3天及以上,建议热爱艺术节的观众游客朋友们,提早规划好时间,初秋时节南方尚暖、跨年时段度假舒适、粤味春节风情火热,都是很好的选择。更多信息动态、观览和旅游指南将逐步公布,敬请期待!
跟着一起念:水 係 南 海
seoi2 hai6 naam4 hoi2沿着水脉
重回最初的湾区
关注南海发布视频号,掌握南海最新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2024-08-07
2024-08-07
2024-08-07
来源: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摄影:岛影工作室、张静、李均良、yuchen、南海发布、南海九江 编辑:姚易 审校:何锦婷、蔡彦栩、叶鸿禹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