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门庭冷落→游人如织!南海这对夫妇在古村打造艺术馆

南海发布
2024-09-01

南海发布

权威、及时、有料。150万南海人都在看的公众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及设置星标。



在古村中打造一间艺术馆

南海丹灶这对夫妇

让文化空间“活”起来😍


走进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岗村,古老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村道干净整洁,村内镬耳老屋错落有致,古建筑韵味犹存。


一步一景,一砖一瓦,仙岗蕴藏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


仙岗村拥有众多的古建筑,仙岗书院是其中典型代表。始建于光绪年间的仙岗书院曾一度门庭冷落,如今,它被民间收藏家张永炎与其妻子杨美花活化改造成了一间艺术馆——守一艺术馆,此地也成为当地村民群众打卡、遛弯、流连忘返的乡村文化空间。


近年来,广东各地围绕“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在书写乡村文化空间答卷的同时提质乡风文明。在守一艺术馆内,村民不仅能够了解岭南村居历史,领略广东优秀传统文化,也从一曲曲融贯古今的戏文故事中感受和传递文明力量。


修旧如旧




曾被冷落多年的古书院“活起来”


几张八仙桌排开,桌上陈列凉果、花生,村民看得入神、听得更过瘾。眼里是利索身段,耳畔是声声入耳的粤剧唱腔,一曲唱罢,在座无不击节叫好。


守一艺术馆。


很难想象,这个“守一艺术馆”在数年前还是一座尘埃满地、结满了蜘蛛网,被当作废旧农具仓库的古书院。


说起这所古书院,不少老一辈的村民都有记忆。南海丹灶因相传是东晋葛洪炼丹处而得名,自古人文荟萃。镇内的仙岗村更是因其文教兴盛、诗礼传家而闻名。这所书院始建于光绪年间,是村中学童发蒙之地,在书院一片琅琅读书声中曾走出不少文化名人。后来,书院成了老屋旧宅,逐渐门庭冷落、沧桑破败。


张永炎是南海本地人。他是个商人,也是个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收藏家。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他,从商之余醉心于古物收藏与修复。在其家中,“三雕两塑”(即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等珍玩琳琅满目,满洲窗、广绣等富有岭南特色的艺术品相映生辉。


张永炎、杨美花夫妇。


2016年,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张永炎回到了南海丹灶,仙岗书院的活化改造工作也因此拉开了序幕。


“从修辑仙岗书院古建筑主馆舍,镶嵌复原明清时期的屏风、金漆木雕、砖雕、满洲玻璃、古建筑,到修建村里闲置仓库作艺术体验馆,我们曾遇到很多困难。”张永炎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历程,但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村民群众的支持下,大伙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最大程度保留了这座岭南特色古书院的底色,让仙岗书院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活化再生。


如今,这所古书院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守一艺术馆”。


守一艺术馆入口玄关屏风。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守一艺术馆”这个名称颇有讲究。“取名‘守一’,寓意着专一,代表专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的办馆理念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古村历史建筑为背景,创新性结合岭南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打造集文物展示、艺术展演、非遗项目体验于一体的功能性文化场所。”张永炎说,让岭南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他回乡创办艺术馆的初衷。


融合传统和新潮




书院成村民抢“霸头位”的

乡村文化空间


穿过玄关屏风,一个具有传统韵味的舞台映入眼帘。鎏金的楹联分列左右,一幅木雕居于正中,上书三字“群声台”。这是守一艺术馆主场馆的粤剧舞台,沿用“出将入相”的布局,“粤”味十足。


守一艺术馆古舞台。


与传统的艺术馆相比,守一艺术馆最大的特色是将展览和演出的功能融为一体。除广府民俗服饰、广作木雕家具等岭南传统文化展陈外,其拿手好戏是“粤剧”。


在当地,粤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粤曲名伶、平喉四大唱家之一的徐柳仙正是南海丹灶人。不少村民群众爱听爱唱,对粤剧中的一些戏曲掌故熟稔于心,小一辈的孩童也大多能吟哦几句。


建馆以来,守一艺术馆已先后开展“活力南海韵扬古村岭南曲艺大舞台”“南海区曲艺小品精品展演”“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晚会”等活动60多场,广府说唱艺术展示30多场,粤语相声小品展演10多场演出不少为纯公益性质,几乎座无虚席。


守一艺术馆举办的传统贴金箔体验活动。


“我年幼时就爱听粤曲,觉得粤曲的韵味非常吸引人,所以特别喜欢。艺术馆建成后,我们这些爱听粤曲、看戏剧的村民又多了一个好去处。艺术馆特别古色古香,还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来看戏,他们都觉得很精彩。”60多岁的村民梁翠莲是十足的戏迷,每逢有演唱,她都早早来“霸头位”。


除了传承粤剧文化,艺术馆还开设了传统贴金箔工艺、卯榫木作、沓饼技艺等体验活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去年,该馆融合传统和新潮两种元素,开展了电竞大赛等活动。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下玩游戏,别是一番滋味,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守一艺术馆让当地年轻人对岭南传统文化越来越有兴趣,也带动了乡村文旅的兴旺”丹灶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邝艳明表示


近年来,南海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化后的守一艺术馆已成为当地村民群众和外地游客打卡、遛弯、流连忘返的乡村文化空间。“守一艺术馆已经成为我们当地具有地标式意义的一个重要场所,这里经常会开展戏曲等文艺活动,我们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仙岗社区党委委员李碧珊认为。


唱的戏文,说的是人生




文化空间助力提质乡风文明


张永炎的妻子杨美花是粤剧的一把“好手”。她出生曲艺世家,受父亲的熏陶,从小就唱念打做无一不晓。她曾在东莞粤剧团工作,后来又成为南海的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退休后,她自觉承担起了推广岭南戏曲文化的工作。


杨美花在守一艺术馆开展龙舟说唱培训课。


龙舟说唱是流行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一根小棒、一面铜锣、一只迷你鼓,再加上一柄龙舟杖,是“龙舟说唱”的“四件宝”。演唱时,一人手执木雕小舟,胸前挂小锣、小鼓,边唱边敲。2007年,丹灶镇对龙舟说唱进行整理建档,并申报了南海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美花自小就在长辈的熏染下学会了龙舟说唱。2014年,她成为了南海区第三批非遗项目龙舟说唱代表性传承人


自打有了守一艺术馆后,杨美花就将它作为推广龙舟说唱的平台。寒暑假时间,馆内常常能听到师生一唱一和,那准是杨美花又“开课”了。“以前在丹灶文化站工作时,我们也经常会去学校开展义教,辅导学生戏剧、曲艺等相关的课程。”


龙舟说唱的传统曲目融贯古今,保存了大量岭南地区鲜活的生活细节,在俚言俗语中更是蕴含了不少处世智慧和从善内涵。唱的戏文,说的是人生。在杨美花看来,传承龙舟说唱其实也是在传承乡风文明。


“我觉得戏文是以正能量为主的,教育学生不是要求他们成为戏曲演员,我更多的是希望他们在戏曲文化的熏陶中树立优秀的品德。”她说。


关注南海发布视频号,掌握南海最新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南海多所新校报到!9月开学→

2024-08-27

南海新型储能电站如何调节大湾区电力?《人民日报》要闻版深度聚焦→

2024-08-27

全国唯一!蝉联两届!南海香云纱走向世界

2024-08-27


南海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海丹灶
编辑:梁颖岚
审校:何锦婷、姚易、蔡彦栩、麦洁怡
点“在看”告诉更多人↓↓↓

2024082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海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