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热泪盈眶的兵团故事

2016-12-14 兵团在线 新疆兵团卫视

上个月小编和大家分享了咱们兵团十四师四十七团纪念馆的夏美玲凭借一篇名为《生死不移写忠诚》的演讲获得第二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一等奖的好消息反响很不错!(戳这里回顾:来自兵团十四师的她讲了个故事,拿了个全国一等奖!

看完这篇推送文章,网友都纷纷在评论区中留言,大家都为自己是一名兵团人或曾经在兵团工作过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还有很多网友喊话小编说,想要看一看这篇演讲稿!

时代在变,兵团老兵的精神不变,老兵的血脉,早已融进了兵团的热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送上夏美玲在第二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上的演讲稿《生死不移写忠诚》。

《生死不移写忠诚》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现场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夏美玲,来自于沙海老兵团场--四十七团,我是兵团第三代,打小就接受着老兵精神的洗礼,今天我荣幸的站在这里为您讲述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和田,有着这样一群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固守边疆、奉献一生的老兵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典型代表。1949年12月,为了及时制止和田地区民族分裂分子预谋组织的暴乱,十五团奉命从阿克苏日夜兼程15天,徒步横穿具有“死亡之海”著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580里,于12月22日和平进驻和田。当时受到了一野首长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的通令嘉奖。

在我们四十七团纪念馆内有这样一封电报,电报中写道:“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这是王震将军的亲笔复电,为了和田的稳定,就是这一纸公文,老兵们就像大漠胡杨把根深深的扎在昆仑山下,扎在了戈壁滩上。创业期间是很苦的,那时候没有蔬菜,每顿吃的都是盐水就馍,60年代初期,还经常吃煮的蒸苞谷、蒸麦子,肉就不用说了,只有过年才能见到肉,当时喝的都是涝巴水,受季节性影响,涝巴经常没水,战士们只能找一些参杂着枯草败叶的黑泥水来补充,而他们却风趣的说:“是在喝酱油。”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为这里有了女人,铁打的营盘不再是流水的兵。

激情燃烧的岁月,先后有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青年参军入伍,投身边关,进疆老兵与支边女兵组成家庭的方式在当时兵团的团场都很普遍,而在我的家乡略有不同,我家乡是一个维吾尔族聚居地,老兵和当地维吾尔族姑娘,打破世俗和宗教的藩篱,结成夫妇,这其中就有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没有因为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产生隔阂,相反,他们互相学习语言,相互理解,成为那个年代团场最令人羡慕的夫妻。据统计,当年一共有180多对汉族和维吾尔族青年结成了幸福家庭,我还有一个维吾尔族名字——阿依古丽,因为我血脉中流淌的汉族和维吾尔族交融的血液。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士们集体请战要求拿起武器赴朝参战,可上级下达的命令就是继续屯垦戍边,因为没有走到战场,成为了老兵们这一辈子的遗憾,他们说活着不能到三八线,死后我们就埋在三八线,从掩埋第一位去世的老兵开始,已经有三百多位老兵在这里埋骨黄沙。


每年清明时节,老兵王传德总会带着儿孙到团场最大的杏花园,采摘一袋杏花来到三八线,看望和他在沙漠里共度了一生的战友、同志、妻子的王秀兰,面对墓碑王传德深情地说:“秀兰,你走的时候我没有把军帽给你带上,你走了以后我把你的帽子缝在我的帽子里,我一直带着这顶帽子,就好像我们永远在一起一样”。


现在有不少老战士的遗孀她们不愿意回原籍故土,而是固守在与丈夫开垦出来的这片热土,一位老战士的遗孀说:“再过几年我们就要去三八线了,去和老头子在阴间开荒、种地、守边关。

67年后,1803名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老兵仅剩下5人,军装的颜色已经融入了老兵的血脉,融进了四十七团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热土,一个深藏了六十多年的英雄群体,他们军装脱了、军魂未丢,人走了、军魂未走,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作为年青一代的兵团人,我们身体里留着老兵的血、骨子里沸腾着老兵精神,在祖国赋予的职责使命面前,我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个人利益,我们能做的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有没有被老兵的故事所感动?

如果有,

请记得分享给身边的人,

动动手指为老兵的精神点个赞!


作者/夏美玲

编辑/卿璟妍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