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蓬勃青年到白首老人,不变的是对兵团的爱
热爱要怎么表达?
使用文字还是语言?
文字更含蓄内敛,
语言更热烈直接。
如果是两者的结合呢?
既有文字的含蓄又有语言的热烈。
【记录兵团·放飞梦想】之“火箭杯”征文大赛
向你发出邀请,
写出你对兵团的热爱,
我们帮你邀请名家朗诵。
【记录兵团·放飞梦想】之“火箭杯”征文大赛自5月1日启动以来,已经收到了许多篇征文,这些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他们中有老师、兵团职工、公务员、诗歌爱好者……
今天就请大家赏析其中的一篇作品——丁言鸣的《心的回归》,“我们在新疆自诩为上海人,到了上海又自称为新疆兵团人……”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老人家对兵团的热爱以及眷恋之情。↓↓
心的回归
作者:丁言鸣
从兵团退休回到故乡上海已有二十年了,但是在这二十年中对于新疆,对兵团,对曾经的屯垦生活的思念几乎一刻也不曾消停过。其间我也曾三次重返新疆,除游历风景外,最多的还是重访我曾经生活过的农场和城市,会晤曾一起度过青春岁月的友人,还写下了不少诗文。个中情愫,难以一下子说清。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在新疆自诩为上海人,到了上海又自称为新疆兵团人,在新疆我们日思夜想地要回上海,到了上海却魂牵梦萦地要回新疆,在新疆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回忆南京路,城隍庙,到了上海我们津津乐道的却是塔里木、胡杨林……”人呵,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青年时期的丁言鸣
然而当我在诵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却在顷刻之间对这种复杂的感情有了心理感应。“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当时的陶公为了摆脱内心的纠结,而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年的文赋。文虽朴素,但内心的向往和追求却是如此得强烈。他写道:“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人到暮年,来日无多,一种回归自已渴望的生活的冲动会难以压抑,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在人到古稀之年的上海支疆知青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自2013年上海支疆知青赴疆50周年始,这一股返疆怀旧的热潮就此起彼伏。他们乘专列,远赴天山南北,塔河上下,他们回兵团,深入团场连队,寻访当年战友,他们演节目、出画册,点燃了当年的激情,把对兵团事业的大爱表現得淋漓尽致。
2016年10月,正是塔里木河金碧辉惶的丰收季节,一支名为塔河文化艺术团的业余文艺团体,踏上了从上海到阿拉尔的慰问演出之旅。艺术团的主体是年届古稀的退休回沪的上海支疆知青,其中有几位当年是风靡边城阿克苏舞台的原农一师文工团的老团员。
这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演出,从上海到阿拉尔,行程万里。
这是一次心的回归,从激情青年到白首老人,历时半个世纪。
从策划缘起到上台演出,仅仅三个月,从招聘演员到整装远行,一气呵成。
上海塔河文化艺术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群众业余文化团体,却完成了一件上海知青历史上的壮举。从2013年春天掀开了纪念上海知青屯垦戍边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到2016年秋天,那个胡杨金黄,稻穗勾头,棉絮飞白的丰收季节,纪念活动在祖国最年轻的城市阿拉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个壮举不仅仅是文艺爱好者们的心愿,更是不忘屯垦戍边初心的十万上海支疆知青心灵的回归!
演出己不能单纯地从艺术的角度来评论了,而他们的真心只需从几个小小的事例中即可明察。
艺木团的两位负责人都是曾经在塔里木屯垦的上海知青。两位都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田原先生,是澳大利亚华侨,侨居海外,经营有方,事业有成。石振亮先生,是一位专为上海隧道做电子监控的企业老总。他们衣食无忧、家境宽绰,本可以在上海或海外过上舒适的生活。但从2013年年始,两位先生凭着对文艺的执着爱好和对新疆兵团屯垦生活的感恩深情,拿出了几十万元的积蓄,先后排演了三台以兵团生活为内容,弘扬兵团精神的歌舞节目,在上海唱响了兵团精神的主旋律.他们既出钱,又出力,抓创作、租场地,既要处理纷繁的杂务,在舞台上还是挥洒自如的主持人和演员。他们忙并快乐着,快乐是源于他们做了一件想了多年而终于如愿的事情。
在艺术团中有六、七位是曾经的一师文工团团员。72岁的王明就是四十年前在阿克苏跳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名角。这次她从遥远的石家庄飞来,献上了古稀老人的喜儿独舞。表演演唱《回娘家》的韩振林已75岁,他和夫人默契地表演出自他们内心真切的感受,因为重返塔里木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回到了娘家。
跳顶碗舞的的大娘们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她们大都是农场中的文艺骨干。也许在当年她们还未曾圆了在大舞台上演出的梦。但到了古稀之年却万里飞度,寻回了青春的梦,故内心异常激动。为了演好这个舞蹈,有人打碎了五、六只碗,有许多人在家中做饭时还头顶着碗,终于找到了感觉,重拾了靓丽的青春舞姿……
演出仅仅一个半小时,在阿拉尔也仅仅出演了五场,但每场演出都会受到凯旋般的欢迎,观众几乎把新建的阿拉尔大剧院包场了。演出时台上台下联动,掌声同泪水齐飞。演出后的舞台上,鲜花、锦旗、拥抱、热泪飞洒、真情交流,一阵阵热情的话语使他们彻夜难眠,终生难忘。
在新疆的半个月的激动似乎容易消退,而从新疆回到上海后的感悟却久久不能平复。他们拍了几千张照片,几乎每个人都写了文章,他们又自筹数万元出了一本记录赴兵团演出的画册,画册的题名就四个大字:心的回归。
这些看似很平凡的小事,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这些已届古稀之年的老知青,在暮年之际又回归兵团的大家庭,何以为此?当年的清苦、当年的劳累、当年的拓荒生涯、当年的农场生活……为什么在晚年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向往和追寻,以致于孜孜以求地花费精力、金钱和时间去回首往事?兵团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曾经在那里付出过青春和热血的人们,以致于在几十年后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会把一颗真心回归于此?
我曾多次询问过那些曾重返新疆,寻觅自已青春足迹的上海支疆知青。他们却往往难以一下子讲清楚。倒是一位上海支疆知青朋友用两句诗词作了令人满意的解释:“此中有深意,欲辩已忘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生况味,也许到了暮年才会理解得更真切。
【记录兵团·放飞梦想】之“火箭杯”征文大赛向热爱兵团的你发出邀请,我们的邮箱是1518793214@qq.com,要标注【投稿】及作品名称哦,截止日期是2017年7月15日。
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哦
❀内容:以【记录兵团·放飞梦想】为主题,原创,现代诗或散文(含散文诗),深挖兵团军垦文化特点,展现兵团的美丽与繁荣,弘扬热爱兵团,热爱家乡的情怀。
❀每位参赛者作品限投一组(诗歌200行以内,散文3000字以内),且是作者本人最新原创,未在正式出版物及网络上发表过。杜绝抄袭哦!
谁发起的?
主办:十三师党委宣传部、十三师文联、兵团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承办:十三师火箭农场
赢取3.7万奖金,你准备好了吗?
一等奖 奖金5000元 2名
二等奖 奖金3000元 5名
三等奖 奖金1500元 8名
期待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兵团的你积极参与!
来源/兵团在线网
编辑/李光清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其他用户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