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野战军、沙海老兵~~传奇四十七团在这里!

2017-06-27 新疆兵团卫视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有一座美丽的军垦团场——四十七团,别看她面积不大,但是她的来头可不小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这传奇的四十七团。


四十七团团场新貌

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墨玉县境内,距离墨玉县城37公里,距和田市63公里。



四十七团的“前世”

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的前身部队就是闻名中外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这支部队随王震将军转战南北、浴血奋战,徒步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580里,和平解放和田。

▲ 1949 年,二军五师十五团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

一道命令老兵们被永远留在了四十七团

在完成解放和田的任务后,部队留下了一个营就地转业,开展屯田生产、减租反霸和土改工作,将4万亩开垦出的良田捐给地方政府,在昆仑山下屯垦戍边60余载,在几代军垦人的努力下,发展成了今天的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


四十七团的“今生”

在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里,四十七团几代军垦人践行兵团精神,始终肩负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神圣使命,建成了条田整齐,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团场。



四十七团: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团场发展速度

得益于和田地区有利的光热资源,近些年,四十七团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起到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目的,还吸引着大批周边地方群众的加入,实现了发展本团带动周边的示范效应。

四十七团的“鸡蛋枣”

因地处南疆,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这里的每一颗玉枣都是自然精华的结晶,四十七团的和田玉枣因大而甜享誉全国。

以红枣为主、苹果核桃为辅,四十七团形成了多元化的特色林果业发展态势。



四十七团:兵地融合发展,民族团结的示范单位

四十七团以四大块八小片分布于墨玉县北部,与墨玉县七乡三镇穿插接壤,兵地同走一条路共饮一渠水,双方互学共建

1999年与2014年,四十七团两次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四十七团:红色基地传承之地

这里有弥足珍贵的沙海老兵精神,他们服从命令、不怕吃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四十七团人不断前进,现在沙海老兵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在四十七团形成了以沙海老兵精神为依托以屯垦戍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老兵村等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的特色旅游业,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沙海老兵节

每年12月22日举办的“中国新疆兵团·沙海老兵节”更是四十七团的年度盛事,如今沙海老兵节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四十七团:绿色、宜居、生态、和谐的城镇

如今,四十七团居民茶余饭后都纷纷走出家门,到广场上散步、跳舞惬意无比。团场每年的文化活动周,也给团场职工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艺的平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现在的四十七团正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成效显著,真正使居民有了人在团场走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记者/十四师四十七团 靳超杰

编辑/范学燕 尹潇婕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其他用户还在看↓↓



在兵团三师这个连,他们的生活幸福极了~

【大美兵团】怪!怪!怪!兵团一八四团的“十大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