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雪边关,这些兵团人“冰花”出镜,这一刻,他们最亮!

2018-01-16 兵团在线 新疆兵团卫视

在新疆兵团,

有这样一群人,

当风雪来袭,

他们悄悄“白了头”。

他们顶风冒雪训练巡逻,

为祖国和人民巡边放哨,

坚定地担负起维稳戍边的重任。

☆网红“老魏叔”

01


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

是我们心中的“网红”。

他50多年来扎根中哈边境无人区,

他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

他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上千次,

他成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冬天的中哈边境无人区,

“小风天天有,大风埋人骨。”

风雪天很容易迷失方向,

他很多次观察边情迷路了,

他的妻子就顶风冒雪“喊”他回来。

他说,

他放不下这个地方,

守护这儿,是他的一份责任。 

☆夫妻哨所

02


十师一八五团有个夫妻哨所,

他们叫马军武和张正美,

他们是民兵,也是护边员。

30多年来,

他们扎根在祖国的界河安边,

他们履行着巡边、守水、护林的使命。

每年的冬季,

冰雪封路,长达半年,

交通不便,与世隔绝,

这对他们的巡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这都不算什么,他们说,

因为哨所是家,界河在,国就在,

守住了国土,就守住了家。

☆宝汗·埃恩赛根的足迹

03


十三师红山农场的退休职工

宝汗·埃恩赛根近30年来,

一直在中蒙边界的苏海图一线放牧巡边,

留下了总计九万多公里的足迹。

150公里的中蒙边境线,

50多座奇峰峻岭,

一年36次顶风冒雪巡逻······

一口馕,几把雪,

这是宝汗·埃恩赛根的守边生活。

退休后,

他把接力棒交给了小儿子。

“初中毕业,我就让儿子接了我的班。”

“现在,他很熟悉70公里的边境线了。”

“他会写字,我写过‘中’字的界碑上,他都补写了‘国’字,真正接过了我的班。” 

☆孙龙珍民兵班

04


九师一六一团“孙龙珍民兵班”

每天的任务是:训练、巡边、查看界碑……

120多公里边境巡逻路,

冬天她们要翻越几座大山,

从马背上摔下来,身上跌得青一块、紫一块,

常常会掉进雪坑、遭遇暴风雪……

一月的新疆寒风刺骨,

女子民兵班仍然在训练,

40多年来,一茬茬女民兵就这样传承着龙珍精神。

☆严寒中的34名民兵

05


七师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

海拔3800米,冰川终年不化。

冬季气温最低达-30℃以下,

有些地方积雪可达一米以上。

即使这样,

34名民兵仍坚持边境巡逻,

在这样的严寒中,

他们的训练也从未中断。

☆从青年到不惑之年


06


24年前,

四师六十三团的中哈边境线,

一片荒野、没有电也没有通路,

一个24岁的小伙子,选择在这里安家,

一边放牧一边守边关,一守就是24年,

他的名字叫朱国利。

冬天大雪的时候,积雪有一米多深,

野狼一饿就会吃牧民的牛、马,

即便积雪没过大腿,风险巨大,

朱国利也要正面追击野狼,

还要日复一日地巡逻守卫边防。

时光荏苒,

当年24岁的小伙子如今已过不惑之年,

眼角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唯一不变的日复一日地巡守边关,

看太阳在国境以东升起,在国境以西落下。


生命有终点,

奉献却无止境。

在兵团,在几千公里的边境线上,

像这样的守边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为祖国守边防的铮铮誓言。


天山的雪

天山的月

在作证我们一代代兵团的心

······

 


今天,

让我们为这些

“冰花”出镜的兵团人点赞!


 

图片/十三师王文川,十师一八五团杨东东,九师管述军,九师团结农场刘润慧,七师一三七团电视台韩志军、米双,四师六十三团王宏伟

编辑/范学燕 何晓花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其他用户还在看↓↓


2018年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祖国需要,我随叫随到!

兵团军事部党委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