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速看!焦作这16位英雄有话说,更多援鄂救助细节公布!

焦作日报 2022-05-01


期待武汉街头繁花似锦


周娜娜



  逆行武汉,“害怕”二字从未出现在脑海。在疫情主战场,我奋力拼搏过,虽然有苦有累,但从来不会后悔。我期待,来年与樱花有一个紧紧的拥抱。



  武汉的街头,行人多了起来;武汉的夜晚,开始有了喧闹的声音。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让心思细腻的周娜娜欣喜:“城市多了些烟火气,真好。”

今年31岁的周娜娜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接到驰援武汉的消息,她毫不犹豫报了名:“我是呼吸科的护士,护理经验与疫情对口,我要上战场。”接到出征的消息,是2月1日22时,她悄悄收拾好行李,一直到出发前的半个小时才打电话告诉弟弟:“我要去武汉了,没有告诉爸妈,你们都别担心我。”

到达武汉,是2月2日傍晚,看到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的城市,周娜娜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内心从始到终都没有害怕,只是充溢着喘不过气的压抑和沉重。”3月29日下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周娜娜仍忍不住掉泪。

次日,周娜娜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中。6层手套、3层鞋套、3层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2层口罩……按要求穿戴好防护装备,握拳都很困难,大家只能靠写在防护服外面的名字辨认对方。

“工作起来特别笨重,大家都在想办法努力克服。”周娜娜说。进入病区不久,护目镜里会布满水雾,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她有时候只能靠摸。一次,周娜娜进入病区后,发现左手手套没戴好,指尖有褶皱,为患者静脉抽血时触觉不准,无法辨出血管。怎么办?周娜娜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右手触摸患者,感觉血管的位置,左手拿起针头,成功为患者穿刺。这是她第一次挑战用左手穿刺。“河南姑娘,你真棒!”患者向她竖起大拇指。

心中的压抑,在勇往无前的奋斗中渐渐消散。周娜娜说,河南援鄂医疗队接管的是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东病区,医护人员轮流上岗工作,根据工作时间安排,她有时会连续几天护理同一位患者。看到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她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畅快起来。一名40多岁的重症患者刚入院时情绪特别不好,经常拽扯身上的治疗仪器。每次见到这名患者,周娜娜都主动和她交流,让其放松心情配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和积极治疗,这名患者的状况越来越好,最终治愈出院。

武汉的樱花,传递着春天的消息。渐渐地,周娜娜发现,这座英雄城市的街头热闹起来了,匆匆的行人露出了笑脸……这一切都意味着,自己回家的时间更近了。

“我只是千千万万逆行者中普通的一员,国家把我培养成才,我应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周娜娜说。在同一批河南援鄂医疗队中,她还遇到了一名来自新乡市某医院的大学同学,她们成为彼此间最温暖的支撑和鼓励。

父母,是内心深处的牵挂。为了让父母放心,战“疫”的日子里,周娜娜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向父母报告好消息:我们发放防护用品了,特别安全;我写了入党申请书,递交到了党支部;今天有患者治愈出院了,向我说了好几遍“谢谢”;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院区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会……

别时寒冬,归来春风。周娜娜,这名执着又勇敢的焦作姑娘,在英雄的城市里奉献着不平凡的力量。离开武汉前,她在胸前悄悄比下一个同心圆:“焦作和武汉,永远心连心。”


在战“疫”一线淬炼成长


云佳敏



一身防护服,换得一方安心慰藉;一句“谢谢”,是勇往直前最大的动力。年轻,是逆行的资本;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这次逆行,我始终怀揣激情,义无反顾。



出生于1993年的云佳敏,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这位年轻的姑娘很大胆:逆行上战场前,她没有告诉父母;战“疫”结束准备返焦,她仍然没有告诉父母具体归期。

云佳敏作出这两个决定,自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后,想着很快就能回来,自己只准备了两套衣服就匆匆出发了。“告诉父母的话,他们会担心,还不如瞒着。”云佳敏说。

在去郑州集合的大巴上,云佳敏听说这次出征可能会在半个月以上,才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已经在去武汉的路上了,你们不用担心,我能照顾好自己。”

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名90后小姑娘成了一名真正的“疫”线战士。她每天把自己包裹得像个“白熊”,在极其笨拙地情况下从事着繁重的护理工作。“我们所在地C7东病区接收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静脉穿刺、生命体征监测、导尿管插入等护理工作都在‘摸索’、感觉中完成。”云佳敏说。

从驻地到医院,从医院到驻地,两点一线的工作状态中,云佳敏真切体会着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刚开始时,心头有一些新鲜感,真正上了战场,紧张成了唯一的感觉。”云佳敏说。工作任务重的时候,她要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身体虽累,但对这名90后小姑娘来说,心理接受的挑战远远大于身体。疫情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在每天接送他们上班的大巴上,云佳敏会不自觉地闭上双眼,不忍心看窗外寂静的城市、空无一人的街道。

为了缓解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云佳敏迫使自己爱上了运动。在驻地宾馆的小广场跑步、打羽毛球,是她下班后常做的事情。她说,一旦运动起来,就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我的抵抗力增强了,病毒一定能远离我。”

云佳敏说,这段战“疫”经历,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她对“护士”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战“疫”中,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在驻地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云佳敏向党组织庄严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驻地没有纸张,她就在河南省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流程小册子的空白处,写下了特别又真诚的入党申请书,短短几百字,但“尽我所能,冲锋在前,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奉献精神,彰显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

虽然很少向家人提起在武汉工作的场景,但在前线战“疫”的云佳敏是全家人的骄傲。家人格外关注新闻,试图从中了解云佳敏的工作状态。疫情向好,家人多次打听她的归期,她的回答总是含含糊糊:“现在病人还需要我,等战‘疫’结束,我一定会回去的。”一直到3月29日晚上,云佳敏都没有告诉家人自己要回家了。这名胆大的姑娘仍有自己的理由:“如果提前告诉家人,他们又要紧张了。再说,作为一名年轻护士,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可宣扬的。”

与武汉说再见,与焦作再相见。这场逆行的战“疫”,让云佳敏的内心更强大,更有力量。她已作好了打算,隔离14天后听从安排重返岗位,在护理岗位中燃烧激情、奉献青春。


全力以赴 守护生命



王建峰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武汉的樱花开了,这个春天让我们如此期待。前有逆行者,后有守家人,胜利的硕果离不开家乡人民的鼎力支持。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3月29日傍晚,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在驻地和送别他们的“蓝朋友”——武汉市汉阳区消防救援大队的队员们一起高声合唱的那一刻,王建峰不禁眼泛泪花。

2月2日,我市1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应急医疗队不负重托、勇敢“逆行”,紧急驰援抗击疫情最前线——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在武汉50多天的战“疫”中,焦作援鄂医疗队队长、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建峰带领队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怀着“救一座城,护一国人”的信念,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3月25日,我市援鄂医疗队负责的C7东病区正式封区清零。当天15时,王建峰和同事们为病区4名患者办理完出院、转科等手续,离开医院。“那天是我最后一个班,看到患者出院时的笑脸,听着他们不停地说着感谢,我的内心很激动!”王建峰说。

全力以赴,用生命守护生命。王建峰不会忘记,刚来时面对患者病情重、工作量大,他们被无形的压力笼罩,加上各方面物资供应不足,带给他和队员们身体和心理上极大的挑战。“大家互帮互助,连续奋战,在工作中,有的人的脸被口罩勒到流血,手被汗水浸到泛白……我们不顾危险,就是要把希望留给病人。”王建峰说。

王建峰介绍,病区前后收治了70名患者,大多数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病人平均年龄较大,很多都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很快,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前期很多病人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抑郁、失眠、烦躁等状况……”王建峰说,在疫情面前,生命是渺小的,但引导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毒,医患携手降病魔,人又是强大的。”王建峰说。

抢救患者、科内会诊、多学科会诊、采集咽拭子……在病毒面对,王建峰直面危险,与患者携手对抗病魔。“我的检查结果还是重症吗?”“我感觉呼吸还是有点困难,怎么办?”……在王建峰的微信里,今年60多岁的24床患者不断地询问,他初来病区时病情较重,呼吸困难还合并有鼻出血情况,在经过会诊治疗和心理干预后,病情好转,可患者还是很担心。

患者不放心,想要再找专家看看自己的CT片,王建峰就将电脑上的CT片录制好小视频发给他。“和上一次相比,已经好转了,不用太担心,你现在处于恢复期,不用焦虑,现在就是好好康复,很快就会好的。”王建峰一次次的安慰和鼓励,让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最终康复出院。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在对患者全力救治的同时,王建峰也对疫情全球蔓延的状况十分忧心。去年春天,他在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的一所心脏病基金会医院进修,来自全国的医护人员共有14批在该院进修学习。“我们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或捐助物资进行支援,作为在武汉前线支援的医生,我向组织者表达了可以提供技术支持的想法,只要有需要,我会不遗余力。”王建峰说。

回望初到时,武汉就像一座空城,如今的武汉已经慢慢恢复了生机。“回来前,我们到武汉东湖看了樱花,樱花灿烂,就如未来的江城。”王建峰说。



风雨之后 阳光更美



郭亚茹



我很自豪能在这样的城市生活过、战斗过。我想,等来年春暖花开,我一定要和爱人一起去武汉赏樱花、吃热干面。



脱下婚纱换上“戎装”,新婚别离只为战“疫”。这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90后护士郭亚茹的真实写照。回想起50多天前的那个决定,她坚定地说:“不后悔。”

2019年10月,时年27岁的郭亚茹步入了婚姻殿堂。结婚3个多月,本来正是她与丈夫如胶似漆的时候,一场疫情却让夫妻俩不得不分开,也让人们看到了她的果敢与坚毅。

郭亚茹的请战书中这样写道:“从生活角度分析,我刚结婚,还没有孩子,家里无后顾之忧;从专业角度分析,我所在的科室大都是新来的医护人员,经验相对不足,我在北京宣武医院接受过重症监护培训,有4年重症护理工作经验,也有较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所以,我是最适合到战‘疫’一线的人选。”

最终,郭亚茹如愿成为了我市14名援鄂医护人员中的一员。

初到武汉是2月2日17时许,望着没有行人和车辆的街道,郭亚茹一阵心酸。“虽然城市空荡荡的,但是万家灯火通明,看着这些灯光,就好像是启明星照亮我们战胜疫情的路。”郭亚茹说,在那一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救治每一名患者。

每天,郭亚茹都穿梭在各个病房,和重症患者并肩作战,与死神搏斗。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她所在病区的50床阿姨。

“因为缺氧、呼吸不畅,患者浑身没有力气,也不想吃饭。看到这种情况,我有一种帮助不了他们的无力感。但即便如此,我还要告诉她‘一定要多吃饭,有力气了才能战胜病魔’。”郭亚茹说,她还专门为阿姨调换了清淡的饮食。当看到阿姨在她的鼓励下吃得越来越多、撤掉了心电监护仪时,她的内心非常激动,就好像打了一次大胜仗。

扎针在这里成了一项有难度的技术活。郭亚茹曾写下这样一段话:“不透气的防护服使我汗流浃背,护目镜更是雾气腾腾,所有的操作都比平时困难了许多倍。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能感受到身上的衣服渐渐湿透,本就戴着眼镜,再加上护目镜的压力,感觉鼻梁都要被压断了。但我明白,此时自己是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在这场战役面前决不能退缩!我们必胜!”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郭亚茹要为患者测血糖、扎针。为了避免重复扎针、减少患者的痛苦,每次她都是憋着一口气在操作,不然护目镜就会雾气腾腾,模糊视线,影响操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亚茹的业务越来越娴熟,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

“很多患者说的都是武汉的当地话,我们都听不懂。但是我们听懂了他们说的那句‘谢谢’。特别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出院时对我说‘你们都是功臣’,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我觉得我们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郭亚茹说。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载誉归来的郭亚茹看着焦作满眼的新绿,不禁想起了她在武汉同济医院与同事们一起晒太阳、在东湖樱园赏樱花的情景。“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美好。”郭亚茹说,“太阳出来了,胜利就在不远处!”



难忘治愈者深深的一鞠躬



郝龙辉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武汉战“疫”,这是对我日常工作的一个认可。一个个患者治愈出院,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



“武汉战‘疫’,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时,远远地对着我们深深鞠躬。这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3月30日上午,结束了50多天的支援工作,在武汉天河机场即将登机返焦的郝龙辉和记者电话连线时说。

今年27岁的郝龙辉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男护师。作为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中的一员,他负责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护理新冠肺炎患者。

2月3日,郝龙辉抵达武汉时,把微信签名改成了“与子同袍”。这句古老的诗句符合他当时的心情,因为他出征前在请战书上写下誓言:“无惧风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愿意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尽管豪情万丈,但初到武汉,郝龙辉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走进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病房时,也曾感到环境的压抑。患者病情严重,情绪焦虑,如何才能驱散他们心头的阴霾呢?

“要像亲人一样对待危重病人!”郝龙辉说,对于那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他近距离给他们喂药、喂饭。同时,为了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他表现得十分乐观、积极,然后不停地给患者打气,鼓励他们战胜病魔。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转危为安,一个个病情痊愈走出病房。他们临走时,不忘对着医护人员深深鞠躬。看着这些年龄上是自己长辈的患者给自己鞠躬,郝龙辉感动之余,身体的疲倦也消除了大半。

“层层防护,每次出来衣服可以拧出汗水。护目镜戴时间长了,头疼、眼眶疼。”郝龙辉说,手套长时间紧绷着,手变得麻木,加大了护理操作难度。为此,他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结束一天工作,走进酒店休息时,身体已经很疲惫,但为了增加抵抗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郝龙辉把一个大矿泉水瓶装入凉水,当成哑铃来锻炼。他坚持每天提着它运动500次,让自己大汗淋漓。

在吃饭时、睡觉前,郝龙辉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父母、妻子的电话。7个月大的儿子在视频中对他手舞足蹈,一股思乡之情弥漫心头。

郝龙辉说,虽然他跟家人不喜欢谈工作,他出征武汉时也没有让家人送,但他知道家人、朋友都时刻牵挂着自己。为此,报平安是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最多的话:“来武汉××天,一切安好……”2月14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妻子和孩子的照片,并留言:“今天情人节,没有办法陪你们,下次补上,爱你们……”

武汉战“疫”中,虽然每天医院、酒店“两点一线”,十分单调,但仍有不少让郝龙辉难忘的瞬间。

郝龙辉居住的酒店对面是一个消防队。3月2日,消防人员给他们送来一个个小字条。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白衣天使,平安归来——119的祝福”,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3月12日,奋战“疫”线的郝龙辉举起右拳,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武汉战‘疫’,这不光是对我日常工作的认可,这段特殊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作为医护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我今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郝龙辉说。


难忘汗水浸湿衣裤的感觉



殷仰仰



患者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让我觉得责任重大。武汉各界的关爱,使我心里倍感温暖,激励我以更大的动力对抗疫情。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3月30日,终于踏上回家的路,殷仰仰在微信朋友圈里用这句话表达了内心深处对亲人、朋友的爱与思念。

得知即将返焦,殷仰仰的父母除了高兴外,在电话中一再交代她:“不要放松警惕,避免感染!”

当日,殷仰仰在返焦途中和记者电话连线时说,回首在武汉的50多个日日夜夜,既有艰辛的汗水,也有感动的泪水,这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

今年27岁的殷仰仰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师。去武汉前,她一直在该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作为党员,她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支援武汉的请战书。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直到坐上前往武汉的车辆,她才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让她开心的是,父母很支持她,并叮嘱她要照顾好自己。

一到武汉医院,殷仰仰就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进入病区,近距离护理新冠肺炎患者。穿着防护装备显得笨重,她的行动没有平时利索,一开始心里有压力。不过,当集中精力成功为病人扎上留置针的那一刻,她紧绷的心放松了不少。防护装备密不透风,不一会儿,汗水就浸湿了衣服。长时间戴护目镜,压得她的头及眼眶很疼,并留下深深的压痕。

为方便穿防护服,减少病毒传播,殷仰仰和其他女队员在出征前就剪掉了长发。为了不因为去卫生间而浪费防护服,她第一次用上了纸尿裤。

“每天脱下防护服,大家无一例外,衣裤都被汗水浸湿了。可是,大家没有丝毫怨言,即使衣裤全被浸湿,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殷仰仰说。

除了生活上的护理外,给患者精神上的减压同样重要。殷仰仰请同事在自己的防护服上写上“加油”,并画上笑脸图案,她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将积极、乐观的情绪传递给患者,给他们鼓劲、加油,增加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殷仰仰每天听到最多的是患者的感谢。“患者的信任,就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患者对我们的肯定,让我觉得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意义!”殷仰仰说。

在殷仰仰和队友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有治愈者出院。这期间,来自社会各界对医护人员的支持与关爱,让她感到阵阵暖意。

一天,殷仰仰听到病房楼下传来阵阵“白衣天使,盼你们平安归来”的呼喊声。她隔着窗户看到,原来,一群消防人员正在楼下悬挂条幅:逆行者支持逆行者。“你们也辛苦了!”殷仰仰喊道。“为人民服务!”楼下传来阵阵回音。

“累并快乐着!”殷仰仰说,作为一名90后党员,她随时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让党旗飘扬在防控最前沿。她要用心中爱的阳光,驱散疫情带给人们的阴霾。

3月25日,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负责的C7东病区正式清零,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目标。3月30日,殷仰仰和队友踏上归途。然而,她在武汉的战“疫”岁月里,未曾欣赏武汉的樱花,希望来年春暖花开再去黄鹤楼登高望远,感受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景。



春暖花开 “燕子”归来


梁燕



爱是一种力量,它让武汉不畏生死;爱是一种信仰,它让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爱是一种能量,它让罹患者不惧病毒;爱是一种希望,它让医护人员攻坚克难。愿武汉涅槃重生,九省通衢通天下;愿武汉樱花烂漫,香气满人间。



梁燕是焦煤中央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15年前,她在湖北上了3年大学,并认定那儿是她的“第二故乡”。15年后,梁燕再回到那里,此刻,那个曾经的求学女孩身穿白衣战袍,用坚毅和勇气为荣誉而战。

在梁燕的微信日志里,记录了她在武汉坚守的点点滴滴。

2月4日,是焦作援鄂应急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三天,梁燕从驻地房间的窗户向外望去。“在我的印象里,武汉是一个川流不息、樱花飘香的美丽城市。但是刚来的几天,我发现一切都变了,清冷的街道、紧闭的店铺,一切都悄无声息。”梁燕说。

那天,是梁燕第一次进隔离病区,心里有些紧张。她想起临来时医院领导的嘱咐,父母、爱人、孩子的那一声声叮咛,一时思绪纷杂。但一想到自己是一名护士,肩负职责与使命,顿时感到精神振奋:“我是一名白衣战士,在武汉与各地的医务人员一起战‘疫’,用生命捍卫誓言。”

第一次进隔离病区,梁燕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出汗导致眼镜上都是雾气,视线模糊。耳听着患者剧烈的咳嗽和令人窒息的喘息,她很紧张,手在发抖。次日,交班回到驻地,她迷迷糊糊地睡了将近一天,但疲乏没有缓解,这种疲乏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在离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无论是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新冠疫情防控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为了夺取最后的胜利,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虽然在一线奋战一个月了,但是疫情不退,我们不退……”3月初,按照规定可以选择退出战“疫”,可梁燕和战友们纷纷请战,向疫情发起冲锋。

3月9日,梁燕在武汉已坚守一个多月。隔离病区内发生了太多故事,让梁燕最难忘的是,医护人员的鼓励让许多患者重拾信心。

一次,一名年轻患者因为病情加重而感到绝望。梁燕得知后,坚持每天鼓励他,帮他增加信心,说服他配合医生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年轻患者很快痊愈并出院。

为了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梁燕会刻意关注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她说:“为了战胜疫情,我们选择坚守,我也确信我们的坚守可以变成支持病患前行的无穷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12日晚,一场火线入党宣誓仪式在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驻地举行。面对鲜红的党旗,梁燕等10人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此刻,她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那天,是梁燕需要铭记一辈子的日子。她将入党誓词字字印在心间、刻于脑海,觉得眼前的党旗更加鲜艳:“这面红!是无数革命先辈流血流汗染成的。这面红!代表着9000万党员的意志。这面红!承载着14亿人口的希望。”

3月25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病区“关门大吉”,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在驻地修整的梁燕和应急医疗队员们来到东湖赏樱花。樱花树下,他们绽放笑容,用手机记录下那最美一刻。

冬已尽,春已至。春暖花开时,“燕子”要回家!


刻骨铭心 难忘战“疫”


张巧珍



武汉给我留下太多回忆,相信这段经历会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回忆。寒冬已过,暖春已到,今年看不了樱花飞舞的美丽,等明年我们一定相约武汉。



援鄂58天,将要平安回家。对于张巧珍来说,此时有太多的感谢、太多的不舍。这里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相信这段经历会是她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回忆。

3月25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病区集团“关门大吉”,按照工作安排,焦煤中央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区副护士长张巧珍将于3月30日随焦作援鄂应急医疗队踏上回家的归途。

“接到通知,明天就要离开武汉了,我的心里有太多的不舍,舍不得并肩作战的战友,舍不得还在康复期的患者。”3月29日,记者电话连线张巧珍,听她讲述了在武汉的战“疫”时光。

对于张巧珍而言,在武汉的每一天都值得铭记。

2月4日,是她第一次走进医院的隔离病区。当天21时接班,19时她就从驻地出发了。

“从下车开始,目之所及的医护人员个个都装扮得像‘外星人’,令人精神立刻紧张起来。”张巧珍说。

在清洁区,接班医护人员要换装。“手套戴了5层,脚套穿了3层,防护、隔离衣各一层,帽子和口罩各2层。套上一层一层的防护物品,穿到最后,我觉得呼吸不过来、手脚僵硬。”张巧珍说。

让她最难受的是戴护目镜,因为眼睛近视,为了避免感染,她选择了带框架眼镜,结果眼镜夹在护目镜中间十分难受。可她顾不得多想,跟着大家走过5道门,进入隔离病区。

当晚,病区总共收治了40名患者,其中20名危重患者,有很多患者需要护理人员格外关注。张巧珍跟随指导老师接班查房,开始记录、监护,为患者量体温,记录完就到护士站录入电脑,工作紧张且忙碌。

一个小时的时间,身上裹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张巧珍的护目镜里套着的近视眼镜被哈气遮住,模糊不清,衣服也已经湿透,全身湿冷。她的身体有点吃不消,连忙找了把椅子坐下休息。

次日3时,交接班后回到驻地,张巧珍冲了个淋浴,头发还没完全吹干,就筋疲力尽睡着了。

醒来时,她用手机记录了这次感受:“进入病区后,我从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同情,再到想要去和患者交流,这中间的心理变化是很自然的。真希望那些患者不再感到孤独、寂寞,早日战胜病毒。”

这次经历,让赵巧珍越发自信起来。坦然面对一切,让她收获更多感动。

张巧珍记得,病区里有位老太太,刚开始不太配合治疗。“这里的很多患者,心理负担比较大,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慰。”因为听不懂老人说的湖北话,她就用点头和手势与老人交流,渐渐地,老人接受了一切,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有一天,快下班时,张巧珍又去看望老人。老人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一定会好的。我要去焦作,去你们云台山玩。你也记得带孩子来武汉做客。我们共同努力!”听了这话,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张巧珍每天都被激励着、感动着。她说:“这次抗击疫情,我能亲身参与,用我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那些急切需要帮助的人,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说武汉话 温暖患者心


李田净



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里,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生命是脆弱的,但它又是坚强的。祝愿武汉早日恢复往日的繁华,期待全国人民摘下口罩,露出最美的笑脸。



收拾行囊,归心似箭。在离开武汉的最后一个晚上,李田净的队友提议大家拍张照片留个纪念。看着武汉市的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李田净说,终于看到了武汉的烟火气。拿命搏的日日夜夜,值了!

4个人,站在宾馆门前,手拿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的鲜红旗帜,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他们脸上的自豪,摁下快门定格这有意义的一瞬间。

李田净,31岁,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护师。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她和医院的3名同事成为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队员。2月2日,我市14名队员勇敢逆行,驰援武汉。

2月2日,到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时已经是深夜。经介绍得知,该院区是收治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

从2月3日组建科室至3月25日关闭病区,李田净和队友用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时间赛跑,和病毒斗争,从死神手里抢生命。50多个日日夜夜,她在病房时整个人如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回宾馆休息则需要安眠药帮助。3月25日,病区的大门上贴上“关门大吉”,全科135名河南医护人员安全撤离。此刻,李田净的心才算是落在了肚子里。

英雄凯旋,英雄无畏。“英雄也怕呀。”李田净说,医疗队成功完成任务,但经历的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无法从记忆中抹去。李田净说,2月2日晚到达武汉,偌大的飞机场只有他们医疗队一行人,城市安静得让人害怕。

2月3日,李田净和队友学习了有关新冠肺炎的症状、救治注意事项以及个人防护措施等。根据工作安排,队员被分成几个组,确定了上班时间。

2月4日21时,李田净到武汉的第一个班。她和战友兰福旭、张巧珍、梁艳一起乘坐大巴来到医院。在病房楼前,一名身穿防护服的人推着一个包裹严实的人,不远处响起家属悲恸的哭声,安静的夜、悲恸的哭声,让他们的心揪成一团。

李田净说,进入工作区,来不及多想,她就开始穿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戴一层又一层的手套、口罩、帽子,全副武装后穿过5道门进入病区。此起彼伏的铃声在病区响起,李田净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原本应该3时下班,但由于工作太忙,她回到宾馆时天已经亮了。特别累的李田净睡不着,脑子里像过电影般地想着当天经历的一切。

李田净适应能力很强,两个班后就完全适应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为了更好地和患者交流沟通,她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武汉话。就在这一学一教的过程中,她和患者建立了信任,她用乐观的工作态度消除了患者心里的恐惧。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很快,随时都会出现生命危险,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去关心患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李田净说。

至今,李田净还记得2月21日那天,病区迎来了第一个出院患者。她的出院,给大家带来了信心。

进入3月份,病区患者的情况越来越稳定,最多的一天出院11名患者。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大家都特别开心,那种不辱使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李田净说,在武汉,她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今后,她要向老党员学习,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同心抗疫魔 医患一家亲


兰福旭



在过去的58天里,我亲历了武汉抗疫的点滴变化,如今,我离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明年春天,我还要再来武汉,看樱花浪漫的样子,登威武的黄鹤楼。



从2月2日至3月29日,在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50多天中,兰福旭写了27篇日记。这27篇日记,把他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串了起来,这是他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兰福旭,34岁,焦煤集团中央医院ICU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兰福旭第一时间书写请战书,请求驰援武汉。他说自己学的是重症呼吸治疗专业,在武汉战“疫”最前线需要他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

2月2日,兰福旭同我市另外1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应急医疗队勇敢“逆行”,紧急驰援抗击疫情最前线——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2月5日,兰福旭在日记里详细记录了他第一次进入病房时的情形。戴帽子、戴口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穿戴完毕至少需要30分钟,通过5道门进入病区。

3床患者高烧39.5℃,从厕所出来后,突然就给他们跪了下来。兰福旭说,患者说的是武汉方言,他们又穿着多层防护服,视力和听力都受影响,不知道患者在说什么,后来才明白,患者是在央求他们不要走,留下来救救武汉。“那一刻,我的心都拧在了一起。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己最大的力量救治患者。”兰福旭在日记中写道。

翻看兰福旭的抗疫日记,每一篇都让人感动。

2月16日:“接班时看到病房里一名男患者给另一名女患者按摩,后来知道他们是一对夫妻。看到他们在病房中相互鼓励、加油的情形,我想把自己搜集到的最美的祝福语送给这对夫妻,但最终只是祝福他们早日康复、早日回家。”

2月19日:“疫情不退,我不退。”

这天是兰福旭到武汉的第18天。当天11时,在安眠药的帮助下睡了近6个小时后,他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是看科室微信群、看当天的新闻。在看到3019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后,他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于是,他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疫情不退,我不退。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没有英雄,希望你们一切安好。放心,我们会替你们守好武汉,待春花烂漫时,武汉依旧是那个樱花烂漫的武汉。”

在重症病房,兰福旭和时间赛跑,和病魔争夺生命。即便如此,许多患者仍失去了生命。

2月21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迎来了首例出院患者。这一刻,全病区的医护人员都特别开心。患者康复出院,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从这一天开始,病房里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患者有了治疗以外的生活需求。此时,患者已经把医护人员当成了家人。”

对于患者的小要求,兰福旭都会满足。在吃饭的时候,他会将自己的粥装进保温饭盒,上班的时候带给患者喝。他还自备剪刀给患者剪头发。在病区,患者和医护人员一起抗击疫情,大家真的如一家人一般,相互信任、相互鼓励。

3月25日:“病区关门大吉,全科135名河南医护人员安全撤离,大家特别开心,喜悦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从2月3日21时组建科室,至3月25日,历时50多天,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兰福旭自豪地说。


徒手掏粪石 一心为病患


赵童



在那疫情最为黑暗的时刻,我们焦作市援鄂应急医疗队前往武汉。也许我只是一个微弱的光,但当我们河南1000余名援鄂医护人员与全国4万名同仁奋战在一起时,我们组成了最耀眼的光,划破了黑夜,迎来了黎明。



3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一条令人感动的报道:在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一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突患急性肠梗阻。由于患者粪石较多,紧急情况下,一名医生直接用手将粪石掏了出来,缓解了患者的病痛。

短短几天后,这名医生获得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与相关媒体联合推出的“战疫英雄奖”。

颁奖词中有这样几句话:“大疫当前,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徒手掏粪石,连患病老人都于心不忍,他却义无反顾……”

一身白大褂,一生赤子心。这名让人深深敬佩的医生名叫赵童,是我市人民医院ICU北区副主任、援鄂应急医疗队副队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赵童铭刻于心的话。农历正月初一,赵童就写下一份请战书。第二天一早,他作为第一梯队的一员进入到医院发热门诊。在医院忙碌多日,赵童没有回过一次家。这期间,他更是义无反顾地向医院表达了要去武汉开展医疗援助的意愿。

2月3日,作为市援鄂应急医疗队副队长,赵童被分配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在武汉,赵童没有豪言壮语,心里惦记的永远都是病患。

在武汉奋战的50多个日日夜夜,赵童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穿上防护服,无法上厕所。有一次上完夜班,到了6时本该回到驻地休息,但得知一名病人必须转到ICU后,赵童没有脱掉防护服,选择了坚守。直到7时许,赵童才等到ICU的通知。随后,他和其他医护人员推着病人开始转运。医院很大,特殊时期转运有专门路线,整个过程用了大概30分钟。而做好交接等工作再回到病房,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两个小时。那一次,赵童第一次经历了穿纸尿裤尿裤子。

开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总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赵童更是表现出了特有的担当。有一次,赵童在病房为一名老太太诊治时,老人突然一巴掌打到赵童脸上,差点把他的护目镜打掉。

当时,赵童听不懂老太太的方言,没法与其交流,可他心里明白:“老人可能是因为痛苦,或是见不到家属、对死亡恐惧才会这样。病人心情烦躁也正常,咱受点委屈不算啥,不能斤斤计较。”

虽然挨了打,但赵童没有疏远老人,之后每次上班都会去看望老人。有一次夜班,赵童发现老人血氧饱和度很低,情况十分危险,就和同事在最短时间准备完毕,及时把老人送到ICU救治。

战“疫”一线,辛苦忙碌,发生在赵童身上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但谦虚的他从来不愿意多提。

无论面对媒体采访,还是听到朋友的称赞,赵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好了平凡的工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做表率,本就是应该的。而国家需要时就应该向前冲。能在武汉贡献一分力量,要感谢医院给了我机会,感谢身边的同事团结一心。”赵童说。

这就是赵童,不为荣誉,不图回报,只是日复一日的肩扛责任、默默前行,在战“疫”中经受了考验,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与医者使命。


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


孟明哲



看到病人一个个康复时,我觉得汗水没白流。樱花绚烂,犹如武汉人民的笑脸。春已来,花已开,武汉,自由呼吸吧!



巾帼英雄,关键时刻挑重担。

由于业务精湛,刚到武汉,她就被任命为河南省援鄂医疗队护理组副组长,负责协助安排整个省级医疗队的护理工作。

铿锵玫瑰,绽放战“疫”一线。

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她迎难而上,用专注精神和专业技术筑起了生命屏障。

她叫孟明哲,市人民医院ICU北区护士长、市援鄂应急医疗队队员。在医疗战线奋战20多年,孟明哲拥有丰富的重症监护工作经验,平时兢兢业业,是同事眼中的榜样和标兵。而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孟明哲早早作好了准备:“如果有一天武汉需要支援,我绝对会第一时间报名。”

之后,当确定成为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的一员,孟明哲在心中更是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国家有难,定当全力以赴。我们医护人员要坚守岗位与病魔作斗争,让爱比病毒传播得更快。”

抵达武汉后,由于业务精湛,孟明哲被立即任命为河南省援鄂医疗队护理组副组长。这就意味着,她的工作会特别繁忙,肩头的担子会特别重。

就拿刚到武汉的第二天来说,从2月3日7时起,孟明哲参加协调会议、整理物资等,整整忙碌一白天。到了晚上,孟明哲作为我省援鄂医疗队第一批人员进入院区,也成为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进入院区的第一人。又忙碌了一晚,2月4日早上才返回驻地,可孟明哲还是没休息。简单调整后,她召开了紧急护理组会议,又为我市队员开展了感控知识培训。

最初到武汉,孟明哲第一个走进病区;离开武汉前,她还要负责消杀等收尾工作,最后一个走出病区。“穿上防护服,贴身的衣服一天湿几次,有时候确实感觉身体到了极限。”从头坚守到尾,孟明哲说,面对辛苦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咬牙坚持。

在战“疫”第一线,孟明哲没过多考虑自己,只想在武汉多尽一分力。

呼吸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诊疗阶段的后期尤为重要,这是治疗的延续,需要打造“全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3月上旬,我市援鄂应急医疗队在院区成立了首支康复护理团队。为了让病人尽早康复,为了让他们重拾信心,孟明哲更是留下了一段段感人故事。

有一次,孟明哲在巡查时发现病人胡某情绪极其低落,想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可胡某不发一言。一开始就遇到困难,孟明哲没在意,她慢慢沟通,希望用真诚一点点打动病人的心。“别人都出院了,而我一直不能康复……”胡某说,除了病情外,家中有人不久前去世更让他备受打击。

那一刻,孟明哲的心猛地一揪。因为就在几天前,其家中的一位老人也刚刚过世。胡某的心情,孟明哲感同身受。胡某可以哭泣发泄,但孟明哲需要压抑住内心的悲伤。她以朋友的身份,继续用积极阳光的一面不断开导、鼓励胡某。胡某发现这名护士是真想帮助自己,于是彻底打开了心扉。之后,孟明哲不断关注胡某,休息时间也不忘通过微信和胡某聊天。就这样,胡某最终走出了阴霾。

孟明哲的微笑,永远留在了这名武汉患者的心中。看到患者的微笑,孟明哲也觉得很幸福。

不怕辛苦与危险,一名巾帼英雄无怨无悔,留下了太多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孟明哲不辱使命,全力以赴,无愧于我们心中最美的白衣天使。

生日那天在武汉战“疫”


姚建刚



回首在武汉的50多天里,有汗水、有辛酸、有喜悦、有感动,也让我得到一次人生的洗礼,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伟大。有了这次经历,我已把武汉当成我的第二故乡。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论生死、不计报酬!”

这是市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科护士姚建刚,在武汉战“疫”第一天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的话语。而这一天,正是他30岁生日。

姚建刚说,入党一直是他多年的心愿。而到达武汉的那一刻,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2月2日到达武汉天河机场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武汉的情况有多么严重。整个航站楼只有河南援助武汉医疗队的队员和寥寥无几的机场工作人员。在去酒店的路上,看不到其他行人和车辆。”姚建刚说,“就在这时,我突然看见车窗外远处的建筑物外体上面写着‘武汉加油’几个大字,那一刻我热血沸腾,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用手机定格了那个瞬间,并发在了朋友圈,他在战“疫”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会保护好自己,竭尽全力让热闹喧嚣的武汉回来,我要吃一碗正宗的武汉热干面。”

2月3日一早,姚建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觉得那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

“可能是在电梯间我与同事无意间说起这天是我的生日,我们的随行工作人员听到了,下午开培训会时,全队123名队友为我唱起了生日歌。这让我倍感荣幸,也将成为我珍藏一辈子的美好记忆。”姚建刚说。

当然,记忆中不仅有欢乐与惊喜,也有汗水与泪水。

姚建刚此次所在的病区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东病区,作为重症病区,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他和同事不仅要对病人的监护仪器、呼吸机进行监控、调试,还要对病人的生活进行护理,工作强度很大。

“刚开始我们没有经验,护目镜的松紧带没有调试到位,勒得太紧,还要穿三四层的防护服,没多长时间衣服就湿透了,闷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一度出现胸闷、头疼等症状。但身体不舒服也不能出病区,我只能弯着腰、靠在走廊的扶手上稍作休息。”回忆起这段过往,姚建刚这个七尺男儿不禁哽咽了。

不仅如此,河南和湖北在饮食上也有很大差异,作为地道的河南人,吃不惯湖北的饭菜怎么办?能在领盒饭时多加上两根蒜苗,就是姚建刚的意外收获。

这些也被他用图片记录在了微信朋友圈,被他同时记录的还有很多感动——武汉的美团外卖人员免费为医护人员送来面包、奶茶;湖北省河南商会的爱心人士为河南籍医护人员送去大批物资,并告诉医护人员“想要什么尽管说,我们都可以满足”;被姚建刚精心护理的患者,在病情好转后拉着姚建刚说:“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让我感到特别暖心。面对疫情,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更何况,我们身后还有全国人民在默默支持着我们,为我们加油、鼓劲儿,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姚建刚说,如今他已经回到家乡,但这50多天在武汉的经历将成为他最宝贵的回忆,永远珍藏在心间。


一句“记住你”终生难忘


张运强



这场疫情大战不仅是医护人员在战斗,更是全员在战斗,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相信我们万众一心,疫情会很快结束。



“看着患者带着笑容健康出院,我非常开心,非常自豪。”3月25日,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东病区,焦作市援鄂应急医疗队队员、市人民医院ICU北区护士张运强送完最后一批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出院,在日记中记录下那一刻的心情。

“千里驰援赴鄂行,不破楼兰终不还。如果没来武汉援助,我想我会后悔一辈子。”回忆主动请缨毅然赴险的决心,想到十万火急千里驰援的历程,回顾在武汉救援的点点滴滴,张运强称这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

2月2日初到武汉,张运强看到因疫情影响而空荡荡的大街时,一阵不安涌上心头,同时他意识到情况很严重。第二天,参加完穿脱防护服的专业培训后,他便匆匆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张运强回忆:“虽然平时工作中见多了生离死别,却从未面对过这么密集的危重病人,整个病区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

“我担心过,但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足,怕拖大家后腿,影响病患救治。”张运强说。身为医护人员,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病人健康。由于很多新冠肺炎感染的重症患者需要用到精密复杂的仪器,为了确保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到位并准确无误,每天下班后,他坚持学习和动手操作,提高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面对繁忙的工作,为保证病房工作的有效运转,他主动放弃休息,并针对患者入院时存在的恐慌心理,运用自身专业素养化解患者心中的焦虑,引导患者住院期间正确调适,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战胜疾病的心态。

回想起在武汉救援的经历,张运强谈到,为了防止感染,他每天必须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口罩和护目镜、手套,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收集仪器数据、执行医生医嘱、完成标本采集等。忙起来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还能够忍受,但戴上防护用具,十几分钟就会因缺氧感到头晕、恶心,一小时后呼吸也会变得困难。而且因为包裹严实,每个动作都要花费平时两倍的力量才能完成。而每次穿戴好这些装备,都要工作最少4个小时,以致鼻子被防护镜和口罩压得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出现了轻度压疮。

“忙”是张运强在武汉五十多天的最大感受。因为他所在的病区是隔离病房,没有护工也没有病人家属,他就像照顾多个孩子一样,端茶送饭、护理治疗、打扫卫生等,还要不停地安抚焦虑的病人,有着忙不完的工作。

忙碌之余,病房里也有让张运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其中,一名张姓阿姨住院需要输液时,张阿姨说她的血管不好找,尤其看张运强戴着很厚的手套,更是担心。当时,他也有些忐忑,但好在技术过关,没让张阿姨遭二遍罪。住院期间,由于张阿姨年龄比较大,病情比较重,四肢肌力特别差,生活不能自理。这时候,张运强既要照顾张阿姨的日常生活,还经常协助其作肺功能康复训练。随着张阿姨病情渐渐好转,出院时她眼眶含着泪水说:“小伙子,我记住你啦!”那一幕让张运强铭记在心。

亲眼见证患者由住院时的紧张、焦虑、失落,到治愈出院时的感恩、激动甚至热泪盈眶,张运强觉得,此次援鄂经历教会了他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大义担当,什么是医者胸怀,这些都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负重前行在第一线


姬卫华



初来武汉,这里的一切都是静止的,看不到人,路上也没有车。如今,道路两侧的玉兰花开了,路上的行人、车辆也多了起来。看到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都值了。



“鄂有何难,豫到平安,疾控出击,勇士凯旋!”

3月29日21时,在离开武汉的前夜,姬卫华更新微信朋友圈,4张工作照、一句肺腑之言,成为他驰援武汉抗疫的纪念。

姬卫华,42岁,在我市疾控中心工作。疫情发生前,他奋战在我市“四城联创”一线。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吹响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这一刻,他热血沸腾,立即写下请战书递交给单位领导,他说:“我希望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实现‘疾控人’的使命。”

从1月23日到2月22日,姬卫华先后写了3次请战书,每次递交请战书时,他都会说同样一句话:“驰援武汉战‘疫’,我是认真的!”

最终,姬卫华成功入选,成为河南省第二批援助武汉防疫队队员,奔赴武汉,支援抗击疫情工作。

2月22日晚,姬卫华和同事杨涛到达武汉,他们被分到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服务。根据安排,姬卫华和杨涛需要做的工作是:开展第三方消毒效果评价,对48个隔离点进行消毒技术指导,对方舱医院进行消毒技术指导,对养老院、福利院、部分确诊病例家庭进行终末消毒、采样。

23日,姬卫华开始工作,这是驰援武汉的第一次消杀工作。他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背着25公斤重的消毒液,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很快进入角色,对当地一家康养机构进行消杀。在开展消杀工作时,他不忘对该机构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和消毒知识的培训。

姬卫华说,要想达到消杀的目的,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一定要让药水附着在物体表面,物体看上去湿湿的才行;必须小心翼翼,既不能将消毒液弄到皮肤上,又要防止脚底打滑。

“脚底打滑很有可能把防护服划烂,一旦暴露感染,全队人都要隔离观察,我们的个人安全和消杀工作一样重要。”姬卫华说。

每天的工作地点和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深夜接到电话,姬卫华就和杨涛到确诊患者的家里进行终末消毒和采样(指标本采集)。在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家进行消毒时,姬卫华会对门把手、照明开关、桌面、水龙头等各个角落进行细致消毒。离开前,他还反复交代家属,一定要在一小时后再开窗、擦拭物品,提前开窗会影响消毒效果。

在驰援武汉的这些日子,姬卫华一心扑在工作上,他的脚受过伤,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提前买了许多止疼膏药,每天上班前都会贴上。

一天工作结束,姬卫华无论多累,都会坚持教防疫队队员打太极拳,宣传焦作的太极拳文化。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地市的队员爱上了可以强身健体的太极拳。

3月11日,河南省援鄂第十四批医疗队(第二防疫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冯石献给我市疾控中心寄来感谢信,信中说:“姬卫华和杨涛每天以最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大决战中,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顾大体、识大局,集体荣誉感强,表现非常优秀。”

3月29日,姬卫华结束了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工作,他略有遗憾地说:“下次再到武汉,一定要吃武昌鱼,登黄鹤楼,看美丽的樱花。”


精心检疫万无一失


杨涛



肩负着全市疾控系统的期望,我出征武汉。能够为武汉疫情的向好增添河南力量、焦作力量,我感到欣慰和自豪。武汉人民一定能早日摘下口罩,以更美丽的笑容拥抱未来。



“这一个多月,是我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回想在武汉的日子,市疾控中心质控科副科长杨涛心中感慨万分。尤其是离开武汉时看到“欢送英雄”的标语,他觉得自己哪里是什么英雄,只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履行了疾控人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他不觉得自己是英雄,殊不知,面对大家避之不及的病毒,他却每日要与病毒“零距离”接触,这何尝不是大家心中的英雄。

紧急驰援武汉,杨涛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第三方消毒效果评价,对48个隔离点进行消毒技术指导,对方舱医院进行消毒技术指导,对养老院、福利院、部分确诊病例家庭进行终末消毒和消毒技术指导,每一项工作都要直面病毒。

虽然经历过非典、甲流、H7N9等多次重大疫情,见识过各种病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杨涛早已能够做到坦然面对。但直面新冠肺炎病毒,他仍像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一样,感到激动和紧张。

从2月22日抵达武汉,与硚口区疾控中心对接之日起,防护服、头套、护目镜、口罩、手套成了杨涛的日常装备,因为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作为疾控人,我们的战场遍布各个角落。”杨涛说。30多天来,他和同事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前期,他要背着25公斤重的消毒液,前往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家中进行消毒。后期,要对定点医院、隔离点作消毒效果评价,确保万无一失。

“说不辛苦是假的,消毒作业要求仔细,由上向下、由外向内、由左向右、由空间向物表,这样才能保证消毒质量合格达标。”杨涛告诉记者。每次消毒都是与病毒的正面“比武”,因为防护服密不透风,加上负重作业,再爬几层楼进行消毒,基本上还没开始工作便已汗流浃背。尤其是一户消杀作业结束后,他们需要到室外一个相对空旷的地方消毒后脱下防护服,这也是要面临的“挑战”,因为天冷的时候,被汗水湿透的衣服顿时会让人体验到什么是寒风刺骨。一次大面积的消毒最少也要一两个小时,憋气、闷热、劳累……这些感觉会贯穿消毒作业全程,但大家毫无退意,并深感充实与欣慰。

杨涛回忆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武汉人民对他们的态度。在去确诊患者家中消毒时,患者家属对他们十分客气,尤其得知他们是来自焦作的援鄂疾控人员更是感激不已,称他们是可以依靠的人,带来了温暖与安慰。而在离开武汉的路上,他从点滴中感受到武汉人民的感恩之情。

在武汉工作的最后阶段,随着患者增加的数字越来越少,杨涛所负责的第三方消毒效果评价却更加忙碌,每天都是在汗流浃背中完成采样检测工作。“虽然样本检测量很大,但是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对每一份标本负责。”杨涛说。检测结果容不得一点马虎,一旦有不明确的地方,他们就要反复比对,整个流程严格受控,从而确保检验准确无误。

看着从刚刚到达武汉时的空寂无人到逐步复工复产,见证了武汉正在一步步复苏,杨涛觉得自己在武汉抗疫的每一点成绩都得到回报,此前的一切付出等来了今朝的春暖花开。


告别荆楚,他们把汗水和光荣溶入江河大地

告别稚嫩,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担当

告别战友,请铭记我们之间的美好约定

告别阴霾,他们背负使命走向新的战场

……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李季衡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你们是我们的骄傲!致敬!

为英雄点亮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