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证历史!甭羡慕,焦作这些人就住在天河公园!

焦作日报 2022-03-23


我家住在天河公园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喜迎通水六周年。六年来,中线工程调水348亿立方米,约6700万人受益。


这是记者从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的。


紧邻主干道和龙源湖公园的解放区王褚街道东西于村安置小区。其中,东于村建设了2个安置小区,20栋安置房,安置征迁居民3452人。西于村建设了3个安置小区,40栋安置房,安置征迁居民5061人。


丹江之水润怀川,百姓生活更美好。

六年来,南水北调生态补水效果显现,我市河流湖泊充盈,地下水位上升。苏蔺水厂、府城水厂相继投入使用,实现了焦作中心城区全域供水,近百万怀川人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

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焦作“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天河公园建设日新月异、大放异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南水北调穿城过”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焦作城区段一瞥


我家住在天河公园。

从2017年3月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安置时的解放区王褚街道西于村的破旧土坯砖墙小院搬到征迁安置的“和谐嘉苑”小区,对于今年12岁的杨曼琳、张嘉缘两个小姑娘来说是无比幸福的。过去她们两个人是邻居,现在仍是上下楼,形影不离。杨曼琳和张嘉缘分别住在5楼和25楼。她们清晰地记得,过去居住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现在小区高楼林立,娱乐设施应有尽有,登高远望,天河公园尽收眼底,心情豁然开朗,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出生于2007年家住观澜国际安置小区的张明飞(中)和爷爷张小平(左一)、奶奶赵素珍(右一),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日及今日合影。

而对于今年67岁的山阳区新城街道恩村三街村民张小平来说更是乐开了怀,逢人便夸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他赶上了好年景。他从2009年带头搬迁开始,见证了焦作南水北调总干渠征迁、桥梁段征迁、城区绿化带征迁和打造天河公园的焦作发展历史重要节点。

“我现在每天都到天河公园转转,这里名贵树种繁多,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健全,简直就是一个天然大氧吧,老百姓个个拍手称道。”张小平由衷地说。

杨曼琳(左)、张嘉缘(右)手捧记者送的2017年3月抓拍的合影爱不释手。

难忘,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焦作城区所辖区段的村庄、单位和广大居民识大体、顾大局,放弃许多既得利益,发扬前所未有的高风亮节和一片丹心,一切为世纪工程让路。

难忘,在南水北调焦作城区绿化带集中征迁攻坚战中,全市上下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2000多名征迁工作队队员奔赴一线,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协议的签订、搬空、拆除“三个100%”,创造了焦作城建史上的伟大奇迹。

确实变了,不敢想象,真的快找不到了。现经营着文具专卖店的解放区王褚街道西于村村民王佳手指2009年记者拍摄的老照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老家。

现在,在焦作最好的路段和区域,放眼望去,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共建设了25个安置小区,250栋安置房,安置征迁居民达33480人。漫步在安置小区林荫道上,搬迁户个个笑脸绽放,家家户户过上了舒心幸福的生活。

置身于8.8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焦作城区段总干渠两岸的天河公园,一座高品质的山阳城正悄然崛起,“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影报道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贾天罡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