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说太极拳(5)|这事你肯定不知道!从传承第五代到六代有奇人……(连载)

焦作日报 2022-03-23


话说太极拳(4)|从三代传承人到四代立家规……(连载)


传承第五代第九回


太极拳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陈公兆、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等。

陈公兆,字德基,男,生于1736年,卒于1830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三世,是太极拳的第五代宗师。

陈公兆不仅拳艺精湛,为人也是乐善好施,遇到灾荒之年,常设粥场施饭,周济贫民。其传承家学,注重养生,至今在陈家沟仍流传着他的养生秘诀:三十年不停拳,三十年不饱饭,三十年独自乐,三十年独自眠。讲述养生的秘密是要坚持锻炼,不暴饮暴食,要精神乐观,还要注重节欲,至今还有不少人仍一直遵循沿用。由于太极拳有养生益寿的功能,陈家沟的长寿老人较多。清朝乾隆六十年,弘历皇帝已经85岁了,为了不逾越祖父康熙在位61年的纪录,就决定禅位于太子。嘉庆皇帝为了彰显父亲的文治武功,定于嘉庆元年的正月初四,在宁寿宫皇极殿为太上皇举办“千叟宴”以示庆贺,要求全国各地推荐年过七十岁,身强体壮、德才兼备、子孙满堂的老人前去京城参加宴会。

陈家沟村虽然年过七旬者众多,但入选进京者仅有二人。一位是太极拳第四代传人85岁的陈善,一位是太极拳第五代传人88的陈毓英。


两位老人奉旨进京参加“千叟宴”,皇上御赐鎏金匾额“龙章宠赐”,同时赏赐有龙头杖、花荷包、黄马褂、鼻烟壶等,荣耀之至。当时的巡抚、知府与县令,为了庆祝陈家沟两位老人赴京参加“千叟宴”的盛事,择吉日来到陈家沟陈氏宗庙挂匾彰旌。

话说挂匾那天,陈家沟比过年还热闹,村民们舞狮子、斗老虎、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鼓乐齐鸣,鞭炮连响。

午时,在一干官员的主持下,举行神圣庄重的挂匾仪式。陈善与陈毓英两位老人将朝廷赏赐的礼物供奉到宗庙祖宗牌位前,以示荣耀。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喜事,一直靠耕读传家的陈家沟陈氏家族何时受过皇帝的接见,何时喝过皇上赏赐的御酒?这次两位老人进京替陈家祖宗长了脸,争了光,所有陈氏族人都扬眉吐气,高兴得找不着北了。更有年少轻狂的,不顾一干朝廷命官在场,只顾自己高兴,点燃鞭炮乱扔乱放。

呯呯叭叭,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都没有料到危机即将到来。突然间,一头疯牛从街道上猛冲过来,直扑围观人群。


原来是有好事之人将点燃的花炮扔向正在牛棚吃草的老黄牛,老黄牛受到惊吓,挣脱缰绳,疯跑起来,冲上大街,连顶带撞,已经伤了五六个人。

疯牛可不管什么官员、百姓,一路冲撞,直奔宗庙大门而去。

现场官员个个目瞪口呆,被这突发事变吓得不知所措,眼看着就要被疯牛掀翻。正在此时,忽听耳旁响起一声苍劲有力的喝声:“大家伙儿闪开,让俺来对付它!”

一位年近八旬、须发皆白的老人冲出人群,赤手空拳,直扑疯牛。这老人,正是陈公兆。

疯牛见有人敢冲向自己,哞哞直叫,更加张狂,将头一低,用犄角直抵陈公兆。

陈公兆看得真切,伸手抓住牛犄角,往前便领,疯牛发现被人牵制,四蹄蹬地,想要往后撤,陈公兆顺势发力一送,疯牛岂知这是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化打结合,牛力虽大,但已失去控制,扑通一声,被撂倒在地,半晌没有起来,最终被众人拖走。

官府之人惊吓之余,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道:“老人家真乃神人神力啊!”

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三人是堂兄弟,生卒年月不详,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三世,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三人从小拜族叔陈继夏为师,学习家传太极拳术。5年扎基功夫过后,陈继夏便将三人分开,分别授予技击、点穴、卸骨绝技。兄弟三人得真传后,相互切磋琢磨,个个艺精入神,方圆百里,无人不知,谓之“陈氏三雄”。秉壬除武功外,更兼精医术,为人和善,助人为乐,教子有方。后三人将拳技尽传于秉旺之子长兴。


六代有奇人第十回

太极拳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太极拳长拳主要传人郭永福、太极拳大架创编人陈长兴、太极拳小架创编人陈有本、陈鹏、陈有恒等。

郭永福,原名陈有孚,生于1736年,逝于1796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其父陈永兆,母亲郭氏。因其在温县打死一名恶霸,于1770年逃往山西省洪洞县苏堡镇,便改名为郭永福。

郭永福武功高强,忠厚仗义,好打抱不平,在温县是名声显赫的镖师,常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一次失手,打死恶霸后,隐姓埋名逃至山西省洪洞县,在平阳府吉家旅店藏身。旅店店主吉书升是个喜爱拳脚功夫之人,得知郭永福擅武实情,学了几路拳术后,深感郭永福武功非凡,遂拜郭永福为师。吉店拳业随之大振,习武之人多达百人,名噪一时。

1776年,乾隆朝吏部侍郎刘秉恬母亲病逝,守孝在家,得遇郭永福。《清史稿》刘秉恬载:“刘秉恬,字德引,山西洪洞人,乾隆二十一年举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再迁郎中。三十二年考选福建通卸吏,转吏科给事中。大学士副恒督师……”他一生主要工作是在战争中充任督粮运草官员,善军事,谋技击,见识宽广。于是,郭永福在刘府安身传艺,和刘府武术教师于师傅二人共同教刘府公子与护院弟子们武术。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刘秉恬受到皇帝召见,谈起郭永福武术超人,技击绝伦,乾隆皇帝赐号“神拳”郭永福。


郭永福擅长太极长拳。1776年遇上了较为开明的吏部侍郎刘秉恬后,使之有了传播发展太极长拳的绝好机遇,从规模、规范、理论、实用、养生等都提高到一定高度。郭永福亲传弟子主要有贺怀璧、张秀德。

陈式太极拳大架由陈氏第十四世传人陈长兴所创。陈长兴,字云亭,生于1771年,逝于1853年,秉承家学,功夫深厚,练拳行走身正合一,当时人称“牌位先生”。他还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练归纳,创造性地衍变出今日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又名炮捶)。他所创编的太极拳在画圆走圈的基础上,由松入柔,由简到繁,按照“大圈、中圈、小圈”和“有圈意无圈形”的不同功夫层次,采取“以形导气”(练精化气的基础架),“以气导体”(练气化劲的提高架),“以意导气”(练劲还神的功夫架)。利用三种架子的不同训练步骤,驱使体内劲路传递越来越细腻的运动方法,以求达到先开展后紧凑的效果。特点表现在手臂较为开展,步法大而轻灵,架子舒展大方,手法灵活多变,阴阳转换虚实分明,胸腰运化、折叠蛹动自然,松柔圆活,外柔内刚,气势磅礴,爆发力强,秉承传统而又见特色。世人称之为“陈式太极拳大架”。他传授的著名弟子有陈耕耘和杨露禅等。

陈式太极拳大架因一些后人在外走镖或经商,而开始向外界传播,特别是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十八世陈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请传拳,使陈式太极拳大架得到广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

太极拳大架的传承脉络:一代陈王廷——二代陈汝信——三代陈大鹏、陈大鹍——四代陈善志、陈善通——五代陈秉旺、陈秉壬、陈秉奇——六代陈长兴——七代陈耕耘、杨露禅——八代陈延熙、陈延年、陈五典、陈五常——九代陈发科、陈登科、陈田科、陈连科、陈省三、陈宝璩、王雁——十代陈照池、陈照丕、陈照奎、顾留馨、田秀臣、雷慕尼、洪均生、冯志强、李经梧、陈守礼——十一代等。

陈式太极拳大架一路特点:大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连绵贯穿,沉着稳健,一动而无有不动,一静则百骸相随,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缠丝,以形引气,以气摧形,呼吸自然,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

陈式太极拳大架二路特点:大架二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动作窜蹦跳跃、闪快腾挪、复杂急速紧凑,运动中旋腰转背,旋腕转膀,旋踝转势,形成一动而全动的螺旋运动。

陈式太极拳小架由陈氏第十四世传人陈有本所创。陈有本,字道生,生于1780年,逝于1858年,在原有家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创编了一套以走立圆、走小圈为主的套路,世人称之为“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氏十四世陈有本,秉承家学,拳艺精湛,造诣极深。他在原有家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创编了一套以身圈劲路变化为主体、手法从略的太极拳。演练时要求以身圈为主,其五层功夫的升华程度是先把圈走圆,而后走大圈,再由大圈变中圈,中圈变小圈,最后达到有圈意无圈形的功夫。特点较陈长兴所传的太极拳套路动作简练紧凑,步小灵活,古朴典雅,劲顺气厚,并以松柔入手,积柔成刚,刚柔相济,秉承传统而又独具风格。

陈式太极拳小架由于仅在家族内传授,且师承严格,至今鲜为人知。如今的陈家沟陈氏“小架”传人也开始向外界传授,但由于起步较晚,普及范围仍然有限。

太极拳小架的传承脉络:一代陈王廷——二代陈所乐——三代陈正如、陈申如、陈恂如、陈光印——四代陈继夏、陈敬柏、陈爵——五代陈大兴、陈耀兆、陈公兆——六代陈有本、陈有恒——七代陈有伦、陈青平、陈仲甡、陈季甡——八代陈垚、陈森、陈淼、陈鑫、陈炎、和兆元、武禹襄、李景炎、李作智、王赐信、任长春——九代陈雪元、陈松元、陈子明、陈省三、陈椿元、陈金鳌、陈克忠、陈克弟——十代陈鸿烈、陈秉密、陈伯先、陈绍栋——十一代陈立宪、陈立清等。

陈式太极拳小架一路特点:小架一路小巧玲珑,柔和自然,阴阳开合,动静相称,刚柔相济,蓄发兼并,外观轻和,内持静重,儒雅潇洒,舒展大方。

陈式太极拳小架二路特点:小架二路虚实分明,动静结合,环绕从速,催逼敏捷,呼吸深沉,一气呵成,柔中有刚,刚柔并重。这套拳路变大圈为小圈,变发劲为蓄而后发,更加强调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刚复归柔,螺旋缠丝,内外兼修。

太极拳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还有陈鹏与陈有恒。

陈鹏,字万里,男,生卒年月不详,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一生务农,家虽清贫但不丧志。为人豪爽,天性淡泊,面对穷困坦然自若。平时刻苦练拳,武术渐入化境,以致人莫知其端倪。除练拳外,又下苦心钻研岐黄之术。为人看病,家贫者不收分文。嘉庆初年被誉为“神医”,求医者络绎不绝。

陈有恒,字绍基,男,道光初入庠,生卒年月不详。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其父便是力斗疯牛的陈公兆。受业其父,对太极拳极有揣摩,拳术炉火纯青。曾走镖于甘肃、湖南等地,受人嫉妒,被害受伤后,溺于洞庭湖中。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严双军,河南省温县人,温县政协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太极拳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发行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太极拳著作20余部。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刘洋瑞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