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第一!第一!中站又是第一!

焦作日报 2022-03-23


又是年度第一!

中站区项目为王舞起经济龙头


新年伊始,捷报传来。1月13日,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公布全市2020年重点项目暨产业转型攻坚观摩评价结果,中站区荣获2020年度城区组第一名!这是2016年全市开展集中观摩四次评价年度结果以来,中站区第三次斩获年度第一桂冠。会上,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捧回奖牌,并作典型发言。

市委书记王小平到中站区调研工业转型工作。
2020年,中站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高质量发展结硕果: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居全市第一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5.6%,税比达81.5%,均居全市第一位。  坚持“项目为王”,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该区强化项目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实施了总投资747亿元的“三十工程”重大项目,其中钛锆新材料产业园、氟基功能新材料等十大工业项目总投资335亿元,龙翔湖、白马湖及白马门河生态治理、十条城市道路改扩建等十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32亿元,宝武物流、城市棚户区连片改造等十大民生服务业项目总投资380亿元,筑牢了高质量发展“支撑点”。其中,“三十工程”包括子项目69个,截至目前,28个项目已开工;29个项目已完成立项审批,正在办理开工准备手续;12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谋划。强化保障服务。成立高规格指挥部和服务专班,累计解决手续办理等问题373个。强化金融服务,区应急转贷平台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47笔共计9.19亿元。市智慧金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该区新增企业贷款58.04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29.84%,居全市第一位。抢抓政策机遇。全年共申报项目54个,已争取政策性支持资金10.3亿元。千方百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2020年,该区3个省重点项目、32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0%、162%。其中,投资18亿元的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投资10亿元的集越纳米碳纳米管导电浆一期、投资6亿元的2GWh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等22个项目建成投产、达产达效,特别是3万吨高性能导电炭黑、100MW分布式能源、30万吨煅后焦一期等7个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亿元至80亿元。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到中站区重点企业龙星化工调研。
实施开放带动,积极开展链式精准招商。该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共洽谈引进项目64个,总投资564.5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郑州大学创业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中集公铁海联运、投资10亿元的晨阳涂料、投资5亿元的河南飞行动力5万吨火箭推进剂等29个项目已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年产4万吨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2万吨减水剂等19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新景科技、新开源等35个项目正在洽谈,有望近期达成合作协议。  突出创新引领,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该区强化院地合作,与中科院、南京理工、郑州大学等院校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强化“三大改造”。谋划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3个,完成投资37.2亿元,其中投资2.86亿元的氟硅资源综合利用、投资2.3亿元的风神工程子午胎技术改造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特别是多氟多“5G+”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全省唯一的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百强”荣誉称号。  建强载体平台,积极推动“两区”建设提质增效。该区加快推进西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集约节约、主导产业等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再次获评省优秀产业集聚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集聚区继成功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园区后再获国家级荣誉,12月13日被商务部确定为全省两家、我市唯一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446万美元,提前4个月完成市定目标;实现进出口总值31.4亿元,占全市33.73%,增长26%,均居全市第一。此外,该区特色商业区与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建设有机融合,综合物流、文旅康养、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特色商业区晋升为“省二星级特色商业区”。


董红倜表示,中站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创新、招商、项目建设力度,奋力开创“三区四基地”建设新局面。一是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按照“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延链补链”的思路,持续实施“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363”培优育强工程,重点推动十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总投资38亿元的钛锆产业园20万氯化法钛白粉和3万吨海绵钛钛合金一期、投资10亿元的通号电缆等30个重大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确保投资10亿元的高端铝型材、投资5亿元的火箭推进剂等32个项目今年竣工投产。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钛锆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工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以高端轮胎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以氟锂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在全国、全省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全力推动城市更新和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出彩”的目标,重点实施好总投资100亿元的“十路三河三校三片区”项目,加快生态城建设步伐,力争到2035年,“文化旅居港、山水生态城”建设展露新姿。三是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四是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依托“三区四基地”“两大产业集群”“六大专业园区”、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等载体平台,大力开展集群链式招商。“十四五”期间,力争每年至少引进3-5个5亿元以上,1-3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五是全力推动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是全力推动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实现新提升,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为焦作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娜 报道




《焦作日报》2021年1月14日A04版






中站区:砥砺奋进结硕果潜心前行谱新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站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为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战胜了一个个挑战,打赢了一场场硬仗,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处处都有新变化、处处展现新气象,经济呈现加速回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居全市第一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亿元,增长5.6%,税比81.5%,均居全市第一位。


疫情防控取得“双零”战果
复工复产率先按下“快进键”

位于龙翔街道赵庄村的“太行八英”广场与“四好农村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站区精准研判、果断决策、快速行动,创新采取“三统一”“三天一人次外出”“双路条”等有效措施,始终保持零确诊、零疑似的“双零”记录,使中站成为疫情防控期间最安全的地方,被评为全市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率先出台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成立服务保障专班和医疗服务队,一企一策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2020年2月25日,该区工业企业率先实现应复尽复;3月中旬,辖区159家“四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
抓牢实体经济不放松工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该区坚持以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为目标,推动产业层次加快提升、产业体系高质量构建。

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先期工程怡光路完成改造升级。
持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该区坚持“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延链补链”的工作思路,持续实施“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363”培优育强工程,龙蟒佰利联钛白粉行业龙头地位持续巩固,销售收入、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多氟多加快转型创新,六氟磷酸锂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电子级氢氟酸成功切入韩国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且持续稳定批量供应,出口量位居国内前列;风神轮胎成为全球第三家可以生产工程子午巨胎的轮胎制造企业;倍耐力加快生产线改造,具备全系列高端轮胎生产能力;奋安铝业、龙星化工、三木等7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集约纳米、爱尔福克快速增长,荣佳钪业、伴侣纳米、强信科技等中小企业税收分别增长598.4%、165.8%、89.5%。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该区院地合作成果丰硕,在焦作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上,签约了郑州大学工业催化创业产业园等3个项目,总投资125.2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新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坚持以“三大改造”引领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谋划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3个、完成投资3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2.4%,其中投资2.3亿元的风神轮胎工程子午胎技术改造、投资2.2亿元的长隆科技年产1.5万吨固体絮凝剂(PAC)技术改造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多氟多5G+工业互联网在河南省唯一荣获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百强”称号。

西大井1919风情街夜景。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加快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该区产业集聚区智慧园区建设取得新发展,集约节约、主导产业等主要指标迈入全省先进行列,再次获评省优秀产业集聚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继取得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园区称号后,再获国家级荣誉,去年12月13日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省两家、我市唯一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强化金融服务。据智慧金服统计,2020年全区新增贷款58.04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29.84%,居全市第一位;区应急转贷平台累计为辖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47笔9.19亿元。
扎实推进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建设城市更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已建设落成的搬迁安置小区——和美三期。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建设拉开序幕,投资3.4亿元的白马门河综合治理项目快速推进,总投资2.3亿元、全区人民盼望多年的怡光路、跃进路改扩建工程全线竣工、建成通车。与焦煤集团就位于中站区38宗、127.73公顷土地达成腾退补偿协议,为老城区发展打开了空间。谋划实施的“十路三河三校三片区”项目正在加紧推进,部分项目已编制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2021-2023年)资料并进行申报。一期三片区土地征迁工作顺利启动,龙翔湖设计方案正在编制;怡光南路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新园路、经三路、跃进西路、紫荆北路、光华南路正在完善初步设计方案和设计施工图,纬三路已开工;白马门河北段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招标工作,近期将开工;白马湖选址方案已初步完成;焦作五中、许衡中学、焦作四中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设计。加快推动特色商业区与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规划有机融合,宝武现代综合物流园一期满负荷运营,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成为网红景点,西部工业原料城运营良好,特色商业区荣获二星级称号。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扩大开放招商。该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探索创新“云招商”“云签约”等招商新模式,新引进项目64个,总投资564.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的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投资9亿元的通号铁路通用电缆等10个项目已签约;投资15亿元的晨阳水性涂料、投资5.3亿元的中州碳素煅后焦项目、投资5亿元的河南飞行动力5万吨高氯酸钠高氯酸铵(火箭推进剂)等5个项目已开工;投资20亿元的郑州大学化工科技创业产业园、投资12亿元的甲基苯甲酸等6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正在洽谈项目31个,其中投资30亿元的吉利手拉手汽车小镇、投资3亿元的美国空气化工氢能源等项目有望达成合作意向,投资11.2亿元的宝武物流二期项目、投资11亿元的新开源医疗科技等13个项目即将签约落地。2020年1月至8月份,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446万美元,提前4个月完成市定目标(3446万美元);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1.4亿元,占全市33.73%,同比增长26%,进出口总额和增幅均居全市第一,连续8个月领跑全市。

乡村振兴初见成效的许河村。
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该区加强项目谋划对接,申报专项债、特别国债项目26个,获得资金支持项目12个,已下达债券资金6.45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及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10.17亿元,已下达债券资金1.14亿元。
加快实施重大项目。该区谋划实施了总投资747亿元的“三十工程”重大项目,其中投资18亿元的龙佰集团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投资10亿元的集越纳米碳纳米管导电浆一期、投资4.5亿元的和兴化工年产3万吨高性能导电炭黑及尾气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投资6亿元的多氟多2GWh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项目已完工,开始连续生产并批量销售。2020年1~11月份,全区累计开工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76.4亿元;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0%;3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2%。
践行共建共享理念民生事业发展有了新提升

建设中的和兴化工导电炭黑项目。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该区精准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全区产业扶贫开工率、竣工率,扶贫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健康扶贫救治率均达100%,资金拨付率94.78%、新增户贷率5.79%,均居全市前列,全区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群众脱贫清零,并顺利通过全省第三方评估验收。环保攻坚加压奋进。该区坚持“减存量、控增量、重生态”,持续开展环保攻坚战,PM10、PM2.5、优良天数等主要指标均居各城区第一位。城市创建圆满收官。举全区之力推进城市创建,城区范围内92条背街小巷和城中村、城郊村87条村居道路以及桃源路、紫荆路、瑞丰路等城市次干道全部得到改造,怡光路、跃进路改扩建工程在文明城市验收前全线建成通车;辖区2019年的4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完工,2020年的12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面开工,其中5个小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改造、3个小区已完成建筑本体施工,圆满完成城市老旧小区和南部9个村庄改水工程,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强化党建引领管党治党呈现新气象

群众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的云台小区载歌载舞。
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该区圆满完成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扎实做好基层组织换届工作,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了忠诚、干净、担当的鲜明导向,营造了务实重干、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顺利接受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对中站的巡视,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娜 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许来伟、杨帆、牛建锋摄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上新啦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刘洋瑞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