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年不回家?!6位焦作“名人”喊话家乡父老!!!

焦作日报 2022-03-23



除夕团圆日,

佳节倍思亲!

但是今年,

许多人响应政府号召,

他们选择了就地过年!

古兵
 


古兵,46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

1997年至1999年在焦作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工作,1999年至2006年在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工作。2006年,成为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出镜记者,随后在《面对面》栏目担任主侍人。

在2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中,他曾多次参与央视大型专题报道和省部级深度访谈,对话新闻人物,记录时代声音,成为他最珍贵的财富。


奋斗故事

在知名主持人杨澜眼里,古兵是时代的守望者,因为在乎,所以发问。 古兵主持的《面对面》栏目感动了很多人,带给观众的是思考和感动。

2020年,古兵采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让观众了解了这位中国大气物理研究领域泰斗为气候预测作出的巨大贡献。
他采访珠峰高程测量总指挥李国鹏,让观众由衷地致敬为国测绘的勇士们。
他采访广州先天性肌肉病患者方坚泽,让观众认识了方坚泽的极限人生和永不停步的拼搏精神。方坚泽拿下中国第一个国际认可的肌肉病有障碍深水潜水证书,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的改进。
今年1月17日,古兵专访石家庄抗疫一线“火眼”实验室总指挥杜玉涛,挖掘到了大量感人细节:在石家庄疫情出现之初,杜玉涛带领团队凌晨从深圳集结出发,6时到达石家庄,10个小时完成检测实验室的搭建,在这次石家庄全员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兵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还是一位公益大使。1月21日,他主持首部抗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首映式。古兵说,这是去年武汉疫情期间30位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电影,用生命记录生命,注定了这部电影的特殊,导演在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里剪辑出来的这部电影不仅是纪录那段艰苦的抗疫时光,也希望这部作品给今天依然面对疫情的人们一些微光和温暖。以爱之名,无畏前行。
回忆家乡
《焦作日报》的报道改变他的成长轨迹。
古兵是土生土长的焦作人,焦东路小学、学生路小学、市十一中、焦作一中,记录了他最初成长的脚步。
他说,能在新闻岗位坚定地走下去,和《焦作日报》的一篇报道有关。
当年,在焦作电视台工作的古兵,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武陟县一名叫白春芳的准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交不起1000多元的学费,面临上不起大学的困境。古兵就和当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一起,帮助这名大学生筹款,就这样,这名女大学生半年的学费解决了。
白春芳当时给焦作市委写了一封信,感谢镇政府的资助,也感谢了古兵。当年,《焦作日报》头版以《一封女大学生写给市委书记的信》为题报道了这件事。
“这件事,让我感到了一个记者的良知和使命,也为记者这一职业感到骄傲。”古兵说。
寄语新春
爱焦作,云过年。因疫情的原因,在焦作务工的一些外地人无法返乡过年。为响应号召,作为焦作人,我今年也要在北京过年了。在这里,向在焦作过年的朋友们、老乡们,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许多焦作游子和我一样,因疫情的原因、工作的原因无法回到家乡过年,也祝他们在当地过一个快乐的幸福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谢杜非



春节是中国人的难舍情结,可今年的春节,许多人选择牺牲团圆、齐心防疫,留在上海过年的谢杜非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28岁的谢杜非家住解放区锦江现代城小区,目前就职于上海市黄浦区一家游戏公司,主要负责游戏剧情策划方面的工作。从武汉工程大学毕业后,他于2018年到上海追寻自己的梦想。敢想敢拼,追求卓越,“90后”谢杜非就是这样的“后浪”!



奋斗故事
“我们公司在上海黄浦区,所在区域还被列为了中风险地区,不管是返乡还是复工回来,都非常麻烦,甚至还要进行隔离,所以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吧!”昨日,通过微信语音连线,谢杜非告诉记者。
这是谢杜非第一次在外地过年,随着春节越来越近,上海大街上浓烈的过年气氛,也让他思乡的情绪更浓了。“爸爸妈妈都特别理解,早早地就给我说,今年过年别回来了,别给国家添麻烦,在哪儿过年都一样。”谢杜非说,爸妈的理解和支持,让他觉得安心了许多。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对于谢杜非从事的游戏行业来说,由于是纯线上行业,也迎来了机遇和发展。去年3月份,谢杜非从焦作回到上海复工,每天忙碌而充实,为生活和梦想打拼,其间一直没有回过家。“今年过年,公司响应国家倡议,还为我们发放了就地过年的补贴,挺温暖的。”谢杜非说。
就地过年倡议一出,微信朋友圈里“晒”包裹“大赏”也是一道风景线。爸妈寄来的包裹,承载着浓浓的爱,谢杜非自然也收到了。“他们给我寄了好多东西,酒精、一大箱苹果,还有自己家炸的小酥肉以及麦片、米线等,这是上海,还有什么是买不来的……”谢杜非对记者说。
说起就地过年的打算,谢杜非说,最近两个月,每天都是出奇地忙,早出晚归的,他就想着过年好好休息几天,能多睡会儿。过年其实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大年初四他就要复工去跟进项目了,其余时间,他想着和女朋友在上海多转转。“按照我妈的指示,多陪陪女朋友。”谢杜非笑着说。
回忆家乡
“在上海,可以吃到烩面、胡辣汤、豆腐脑,但就是没有豆沫,我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家乡的一碗豆沫了。”谢杜非说,回忆家乡,最惦记的还是家乡的美食,因为那是记忆中的味道,最让人留恋,让人回味。
谢杜非说,每年回去感觉焦作的变化都很大,不仅有了高铁站,有了高大上的商圈、综合体,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尤其是家门口的天河公园,经常看到爸妈微信朋友圈里发的视频和照片,真是美不胜收。
寄语新春
来上海两年多了,我觉得这里是我追寻梦想的地方,新的一年我首先寄语我自己,继续奋斗,希望自己可以到更大的游戏公司施展才华,早日实现开一家游戏公司的梦想。希望新的一年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回家,和爸妈去天河公园、大沙河两岸打卡,领略家乡美景,再和他们补上一顿年夜饭。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 报道



曹静涵



曹静涵,28岁,家住山阳区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2018年,研究生毕业的她和家人到海口度假,就深深地喜欢上了海口这座城市。2019年,通过公开招考,她成为海口市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
今年春节,曹静涵主动配合防疫要求,选择留在海口就地过年。第一次在外地过年,虽然心里有些不太高兴,可她说不后悔这个决定。因为她相信,这次的留下,是为了来年更好地相聚。



奋斗故事
2月8日,春节将至。海南省海口市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与内地省份不同,这里十分宜居,是一个四季如夏的城市。在这里,能感受到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大海和柔和的沙滩。”记者与曹静涵微信视频时,她的言语中表达了对海口这座城市的喜爱。
之所以不远千里到海口扎根,这名“90后”姑娘说,看中的是海南省跨越式发展给外来创业者带来的机遇。“2018年,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随即,海南省发布《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从人才落户、解决子女就业、提供医疗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支持。”曹静涵说。
2019年,曹静涵刚刚研究生毕业,就把目光转向海南省。通过公开招考,她顺利成为海口市一所小学的老师。可刚到海口时,独自在外地,无论是生活和工作,都难免有许多烦恼。“海口的物价比较高,刚开始生活在这里压力也比较大。”曹静涵说,于是,她每年都要回焦作过年。一方面,给家人说说工作的喜悦和生活的烦恼,一方面,在父母的身边听听他们的唠叨。
“今年受疫情影响,学校向老师们发出号召,希望我们能在当地过年。”曹静涵说,虽然海口市目前是低风险地区,但受返乡政策的影响,她还是决定响应国家号召,留在当地过年。
2021年是曹静涵在海口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她也逐渐适应了那里的生活。让她感到满意的是,经过努力,她和老公在海口购置了一套住房。虽然不大,可房间布置得很温馨。今年,曹静涵和老公爱情的结晶也将出生,这些美好给她增添了不少喜悦。
“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曹静涵说。
回忆家乡
曹静涵自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在外地奔波。可每年她都会回焦作过年。作为土生土长的焦作人,她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感情。“临近春节,我最想念的是家乡的各种美食,炸丸子、胡辣汤、豆腐脑、水煎包……现在身在他乡,这些美食都吃不上,确实让我感到遗憾。”曹静涵说。
在接受采访时,曹静涵说:“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回家看看。跟亲朋好友好好聚一聚。”
寄语新春
愿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向家乡的亲朋好友拜个早年,祝大家阖家欢乐、万事如意、牛年大吉!新的一年,我也要继续奋斗,努力工作,为家乡增光添彩。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冰 报道



冯冰



冯冰,64岁,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红姐帮帮团”副团长。
退休后,冯冰热衷于公益事业,和同龄人一起在社区轮流值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家事调解、婚姻介绍、公益讲堂等免费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奋斗故事
冯冰退休后的这些年热衷于志愿活动,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身上的那股认真劲儿让许多人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她总是说,奉献,是老有所为的体现,能让退休生活充满活力,更有价值。
冯冰的女儿是一名英语教师,3年前到贵州省安顺市支教。去年年底,冯冰到安顺市和女儿一家团聚。他们原本打算等女儿放了寒假,一起回来焦作过春节。“女儿从小在焦作长大,每年寒暑假都会回来,对焦作的感情很深,在外地过春节更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她说。
可是,今年她们决定不回焦作过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压力仍然很大,我们响应国家号召,留在贵州过春节。”1月中旬,冯冰的提议得到了女儿一家的支持。
身在贵州,但心里仍放不下焦作的志愿工作。“如果我在焦作,春节前一定会去看望空巢老人,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送上新春祝福。”冯冰说。这些天,她抽出时间通过微信与焦作的好友们联系,期盼早日回到家乡焦作,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大家服务。
回忆家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春节的临近,冯冰对家乡的思念也愈发强烈。闲暇时,她和女儿一起逛公园,看到贵州的一草一木,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焦作的人民公园、天河公园、云台山……“把对家乡的思念藏在心底。如今应以大局为重,放弃与家乡亲人的团聚,舍小家,为大家,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冯冰说。
如何在贵州过个有意义的春节?冯冰从准备春节美食做起。她列出清单,分别准备了焦作特色美食和贵州特色美食。“炸丸子、枣花馍、粉条都准备好了,同时还准备了熏肉等贵州美食。”她说。
忙忙碌碌中,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思乡情暂时被遗忘。冯冰每天把“美食日程”安排得特别紧凑,她变着花样为女儿制作家乡美食,手擀面、馒头、油饼,浓浓的亲情和烟火气,温暖着远在贵州的家人。
寄语新春
在贵州一切都很好。内心深处盼望着早日回到焦作,早日回到家乡。在非常时期,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积极做好春节前准备工作,在异乡的春节也一样很温暖。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智玲 报道



王金政



今年27岁的王金政是温县人,从小受父亲熏陶,他四五岁便开始玩固定翼飞机模型。2016年年底,他在深圳工作时接触到了无人机竞速比赛,并成为一名“飞手”。
2018年8月,他被选入了国家队。2019年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他先后取得了2017年度全国航模公开赛穿越机组第一名、“彩虹鹰杯”无人机比赛第二名、2020年广东省无人机公开赛暨广东省第一届选拨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奋斗故事
“2016年年底,我在深圳工作时接触到了无人机竞速比赛,觉得自己的激情在这里得到了释放。”王金政说,无人机竞速是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一项航空体育运动。无人机竞速赛事与传统竞速运动的平面赛道不同,它因多了垂直方向这条维度,被称为3D竞速,也被业内玩家称为“空中F1”。无人机竞速赛中最快飞行时速可超过200公里/小时,这种赛事给观众带来的速度感官刺激与F1赛车颇为类似,对于选手要求十分严格。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金政开始自己学习组装、操控无人机,并组建战队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类无人机竞速比赛,取得了2017年度全国航模公开赛穿越机组第一名、“彩虹鹰杯”无人机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8年8月,2018世界无人机锦标赛中国队选拔赛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无人机项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开赛,抱着玩一玩心态的王金政没有想到自己被选进了国家队。
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是2018年11月在广东深圳龙岗大运中心体育场举行的2018首届世界无人机锦标赛。
“这个赛道长650米,分为3层,垂直高度相差6米,走势高低起伏、纵横交错,呈‘中国结’状,创造了六个全球第一,飞行难度可想而知。后来有一轮,和我分到一组的其他三位选手都是韩国人,不管是战术还是气势上,我都不占优势,刚开始我还处于领先位置,直到助理告诉我他们快追上来时,我心一慌,‘炸机’了。”王金政说。
“炸机”,就是遇上意外摔落。往往在竞速赛中,只要“炸机”就会被淘汰,无缘进入下一轮比赛。这次世锦赛,王金政最终止步16强。
不过,天高任鸟飞,王金政的飞翔梦并没有就此止步。2019年,他凭借着过硬的技术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回忆家乡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王金政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深圳过年,但随着春节的临近,他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想念城市便捷的交通、不拥挤的公交车,当然更想念的还是咱们焦作的特色小吃。和朋友一起吃一碗爽口的擀面皮、喝上一碗暖胃的羊杂汤,那感觉真是太美了。”王金政说。
如今的焦作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今年他一定要回来看看家门口的南水北调天河公园,到大沙河湿地公园转一转。
寄语新春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疫情阻止了我回家的脚步。不过我相信,我的祝福一定会随着《焦作晚报》飞到每位亲友的身边。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我的奶奶、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我的亲朋牛年大吉、工作学习蒸蒸日上;祝愿家乡的父老乡亲家庭美满幸福,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珂 报道



牛世林

 


牛世林,27岁,修武县西村乡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20年7月进入位于广东珠海的格力集团,负责用户体验设计。



奋斗故事
今年春节,牛世林决定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倡议,留在珠海过年。虽然他知道,70多岁的爷爷很想他,特别希望他能回家过年。“今年春节不能团聚,但以后还有机会,希望能尽快补回来。”牛世林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2020年7月,牛世林通过校招进入格力集团。硕士研究生时学的是产品设计产业,他在格力从事用户体验设计工作。
“能进入格力集团,真的挺不容易。笔试过关后,还要经历五轮面试。竞争真的挺激烈,100个人里面也就冲出来两三个人吧。”牛世林说。
进入格力集团后,牛世林依然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学校学的东西和从事的工作差别很大,需要尽快学习用户体验设计知识,适应工作节奏,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进入车间,要熟悉流水线,了解工艺、流程,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下了班以后,就抓紧时间拼命看书,补上自己的短板,虽然很累,但很充实。”他说。
回忆家乡
虽然不能回老家过年对牛世林来说是个遗憾,但好在女友也在格力集团工作,两个人在一起,远在异乡的孤独感就不那样强烈了。
牛世林的老家是一个小山村,年俗保留得比较多,这也是他格外怀念家乡的原因。
“小的时候感觉过年特别美好,那种仪式感,那种浓浓的年味儿,一辈子也忘不了。炸丸子、蒸花馍、包包子,肉香、面香特别浓。还有爷爷家的热炕,非常暖和,让你觉得过年确实是最美好的一段日子。”对老家的怀念,牛世林一一道来。
牛世林的妈妈、伯母很会做饭菜,每年过年时,都会在除夕团圆饭上尝试创新。饭菜上桌后,色香味俱全,一下子就把一家人的食欲勾了起来。
在珠海如何过年?
牛世林说,同宿舍的几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已经商量好了除夕的菜谱,好在他乡过个热热闹闹的大年。珠海不缺海鲜,牛世林计划来个炸海鲜。来自东北的室友打算做锅包肉,这可是东北名菜。来自陕西的室友准备做地道的陕西面食给大家尝尝。
寄语新春
愿爷爷、爸爸、妈妈等长辈身体健康,每天都能开开心心。愿家乡越来越好,让更多人不用离开焦作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新的一年,我要继续充实自己,适应岗位需要,为格力集团的发展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刘洋瑞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