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码!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啥总是这么猛?!

焦作日报 2022-03-23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取得双胜利

团结奋斗又高又新演绎更精彩


3月8日焦作日报A02、A07


核心提示

  3月的示范区大地,在大发展的铿锵鼓点中,处处溢满着高质量的喜悦。


  面对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悉心指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运行、稳中提质态势,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双胜利”。


  推远历史镜头,回望“十三五”,五年的历程不平凡,五年的奋斗更精彩。这五年,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这五年,转型升级的积极因素正在积聚;这五年,各项事业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新亮点、新的增长极,正在为焦作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贡献着示范区力量。


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参加黄河生物科技学院开工奠基仪式。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鹏程 摄 

2020

众志成城 克难攻坚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这一年,疫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疫情来袭时,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该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果断处置全市首例输入性病例,迅速阻断疫情传播,守住了焦作城市的南大门。该区优先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为全市抗击疫情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抗疫斗争中,医护人员舍生忘死、逆行而上,城乡社区工作者冲锋在前、日夜坚守,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奉献大爱,广大志愿者挺身而出、忘我付出,全区人民听从指挥、居家隔离,共同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在这场疫情大考面前,向组织和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市委书记王小平参加焦作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装备产业专题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鹏程 摄


  这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要求,及时组建党员服务专班,确保重点工业企业两周内实现应复尽复,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同时,认真落实各项企业纾困政策,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全年减税降费2.29亿元,争取上级资金4.4亿元、专项债券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05%。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受疫情影响,与上年比有所下降,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增长3.7%,占GDP比重达9.7%,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沁泉湖公园。 


  这一年,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从138名上升至130名,火炬统计工作连续5年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表彰,成功创建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全年新认定、复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较上年增加9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2家,较上年增加30家,占全市总数的24%;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各1家,各孵化载体新入驻企业135家;创建省、市级研发平台13个,较上年增加8个,建成了迈科技术咨询公司这个全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引进创新人才(团队)22个,增长120%。获批各级科技项目84项,到位上级资金4600万元,增长190%。


蒙牛百亿集群焦作5G智慧工厂竣工投产。 


  这一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围绕传统产业转型,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各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2家企业的5个产品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围绕优势产业培育,蒙牛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2.5%;明仁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7%。40家重点工业企业运行平稳向好,总产值、利润分别达到98.5亿元、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0%。围绕现代服务业升级,全区第三产业完成税收5.99亿元,同比增长8.5%,占税收收入比重达66.3%,其中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分别完成1.86亿元、4661万元,增幅分别为83.3%、66%。围绕农业现代化,新建高标准农田466.67公顷,优质小麦、花生、蔬菜、怀药等“四优”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733.33公顷。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省级验收。花田水乡北西尚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上陵牧业8000头标准化牧场建成投用,创建市级乡村旅游观光示范园区4个,培育省市级示范合作社10家,新备案省级“星创天地”2家。


  这一年,项目建设创造新速度。全区实施重点项目228个,总投资969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分别达到7个和29个,75个项目圆满竣工,均为历年最多,在全年全市项目观摩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蒙牛四期5G智能工厂、明仁东厂区、沁泉湖公园、韩公教育园区二期、黄河生物科技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二期、创基智谷等一大批引领型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与中原工业设计城融合发展,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 


  这一年,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双替代”改造3812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7.2万平方米。对158家涉气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管控,科瑞森、厦工、卓立等重点企业完成VOCs深度治理,重点行业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36个,完成排污许可登记185家,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全年累计优良天数194天,同比增加41天,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达5.636、56μg/m3、99μg/m3,同比下降13.7%、12.5%、12.4%,综合指数改善率位居城区第一。水环境、土壤环境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引金入区,打造智慧金融集聚之地。 


  这一年,城乡建设打开新局面。示范区以城市创建为抓手,补短板、强功能、优环境、树新风,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贡献了示范区力量。围绕补强城市功能,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9个,完成投资10.2亿元,新增城市道路12公里、管网14公里、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水域面积8公顷。完成了民主南路综合提升工程、蒋沟河迎宾路两侧生态湿地工程,打通了滨河路、文汇路、世纪路、西经大道,启动了金沙路、民主路南延等工程。围绕改善城市环境,新建口袋公园5处,实施街景节点绿化提升工程3个,拆墙透绿、立体绿化17处。核心区2家工业企业外迁,和屯村完成整村拆迁,5个城改社区进入快速施工阶段。新建改造城区公厕3座。垃圾分类覆盖32个小区2.9万户,参与率达90%。围绕推进乡村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45公里,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村村通公交。农村垃圾处理全域实现社会化运作。农村户厕改造完成2.85万户,实现常住户全覆盖。全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进展顺利,敷设管网12.6万米、共接入8300余户。围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新创建省级文明村镇3个,姚郭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文昌街道通过集体资产保卫战、双违整治攻坚战“两场战役”,依法依规收回、清理、拆除、整顿宅基地900余处、20万平方米。


  这一年,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市级权限下放等改革任务,两次受到省委改革办通报表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审批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可办、即到即办、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占全部事项的99.2%、61.8%、81.3%和95.1%,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普遍应用,探索开展了不见面开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获得感明显提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举办了焦作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教育装备产业专题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等重大招商活动,引进恒大文旅康养城、中德科技园等各类项目102个,总投资35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14个。


焦作桥隧智能机械制造基地实现产销两旺。


  这一年,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省定市定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年民生支出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9%。千方百计稳就业保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77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9人,返乡下乡创业595人,均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笔438万元。科技总部新城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我市唯一一家。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全面落实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城乡低保提标、基本救助等政策,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所,公办幼儿园在园比例达40%。实验中学建成开学,张庄初中操场投入使用,近年来首次实现生源回流。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文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推动焦作同仁医院与郑州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0个、医养中心2个、农村幸福院4个。


生产型服务业蓬勃兴起,第三方检测加快集聚。


  这一年,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把抓基层强基础、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强化党建引领。面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始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党建。实施基层党建“基础建设年”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新建、完善党建阵地23个。结合村情实际创新实施的人才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村级集体经济“红管家”、街长制等做法,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肯定。强化纪律作风建设。落实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一体治党方略,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各项工作落实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


明仁50亿元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加快进行。


  同时,统战、政法、巡察、审计、统计、应急管理、司法、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人防、地震、档案、群团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效。


“十三五”

团结奋斗 又高又新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这五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质量效益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从2016年的8.2%提升到了2020年的9.7%。主体税种从2016年的2.6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3亿元,年均增速达12.6%。蒙牛百亿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明仁50亿大健康产业集群、膜材料50亿产业集群等4个主导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36.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4.4亿元,年均增速15.3%,形成了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疫情防控把好焦作南大门。


  这五年,创新动力日趋强劲。高新区综合排名从146位提升到了130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0家增长到2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5家增长到8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从18个增长到67个,省级以上孵化载体从1个增长到6个,孵化面积从4万平方米增长到30万平方米,分别比“十三五”初增长了180%、447%、272%、500%和650%,呈现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持续增加、创新生态日趋完善的好态势。


“四好农村路”助推产业兴盛。 


  这五年,城乡面貌愈变愈美。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文明创建的机遇,加快城市建设,新增城市道路里程50公里、管网184公里、绿化面积380公顷,推动了核心区的扩容提质。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从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切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现了乡村面貌旧貌换新颜。特别是大沙河城区核心段生态治理工程建成完工,形成了长12公里、面积达334公顷生态水面,打造了水城相融、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


韩公教育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这五年,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人民生活。5年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53.6亿元。城镇就业人口规模扩大,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95%,韩公教育园区全面建成,形成了从幼儿园到初中的高品质一贯制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文明创建手拉手,城市文明新提升。 


  这五年,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把加强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选贤任能,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改革创新,形成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 报道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摄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加快实现“25311”远景目标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月8日焦作日报A04、A05版


核心提示

  百舸争流千帆竞,谁揽潮头第一波?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的示范区,面对时代的新命题、新课题,如何谱写焦作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新篇章?


  牢记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市两会期间参加山阳代表二团时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两会精神,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围绕“25311”远景目标,加快建设焦作城市的核心板块区、科创名城的创新引领区、产业名城的集聚发展区、文旅名城的休闲康养区、城乡融合的示范样板区(五区),努力成为科创名城的先锋、品质焦作的标杆、城乡融合的典范,奋力谱写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焦作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焦作市2021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25311”锚定航向 奋力冲刺


  蓝图已经绘就,战鼓已经擂响。示范区明确目标,找准定位,锚定航向,奋力冲刺。



2035年远景目标


焦作市示范区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


  根据我市2035年建成“六个焦作”和“十四五”期间实现“四城四区”“八个更大”的目标定位,确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为“25311”,具体来说就是“两个坚持、五个定位、三级目标”。“两个坚持”即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坚持以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引领示范区加速发展。“五个定位”即到2035年,把示范区基本建成焦作城市的核心板块区、科创名城的创新引领区、产业名城的集聚发展区、文旅名城的休闲康养区和城乡融合的示范样板区。“三级目标”,即到2035年,分别在全市、全省、全国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在全市,示范区要成为科创名城的先锋、品质焦作的标杆、城乡融合的典范;在全省,示范区要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国家高新区建设要有重要影响。



“十四五”发展思路


常态化疫情防控演练。


  主动对接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大都市区、郑焦一体化、郑洛联动等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为引领,以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党建高质量为根本保证,推动“五区建设”届时取得初步成效,科创名城的先锋、品质焦作的标杆、城乡融合的典范届时初具规模。



“十四五”目标任务


西经大道。 


  到2025年,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力争进入前100强,力争步入创新型特色园区行列。



“十四五”重点工作


滨河路。


  围绕发展定位、紧盯目标任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构建更有特色的产业体系,打造更高品质的城乡环境,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2021又高又新 正当奋进



2021年总体要求


生态广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为引领,以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焦作城市的核心板块区、科创名城的创新引领区、产业名城的集聚发展区、文旅名城的休闲康养区和城乡融合的示范样板区,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主要目标


美丽乡村。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力争实现9%以上的增长。



2021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智慧工厂。


  聚焦稳增长防风险,巩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激发投资活力。深入实施高质量项目攻坚年行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要素、服务、保障跟着项目走,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围绕今年计划实施的282个区重点项目,确保顺利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要完善项目储备库,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和总量。要最大限度提高项目申报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推动债券资金和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再上新台阶。释放消费潜力。要围绕青年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打造业态融合、时尚现代的特色消费街区,汇聚人气,提升消费。要抓住新一轮汽车下乡、家电更新等政策机遇,增加大宗商品消费。要坚持房住不炒,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快文化旅游康养业、星级酒店和商业综合体、391文化创意园、吉姆天地运动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补齐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短板。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政治站位,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妥善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指导思想,切实保障“三保”支出。加强金融业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


规划设计馆鸟瞰图。 


  焦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增量、优存量并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纵深推进“三大改造”。实施智能化改造提效扩面行动,支持明仁药业、天宝桓祥、中轴股份、迈科冶金等企业创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同时,实施绿色化改造提标示范行动、技术改造提速升级行动。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新上、续建的43个工业项目,总投资98亿元,2021年完成投资50亿元,力保蒙牛公司常温发酵酸奶、明仁年产3亿瓶高端苏打水等项目投产,力推中轴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宝桓祥纳米级金刚石微粉等项目开工建设或主体建成。发力新基建新经济。强化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作用,建好用好智能港口散货装卸输送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名泽磁业、高森建等科技型企业扩产能、拓链条,扩大5G配套、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5G+智慧工业”,建设好蒙牛5G智慧工厂等示范项目。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中原工业设计城、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的引领作用,提升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持之以恒引金入区,逐步打造焦作的金融中心。积极对接中方检测实验室整装产业园项目,逐步打造全省检验检测高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开展本土企业培优扶强行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大企业上市力度,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提升企业家队伍、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垃圾分类新时尚。


  聚焦创新驱动,激活发展第一动力。准确把握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定位,对标找差、争先进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增长极,争当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排头兵。建设高层次平台载体。加快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科技总部新城、创基智谷、中德科技园6个科技综合体建设,加强管理、服务、考核,全年力争新增孵化面积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继续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3年行动,保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稳定增长。开展高质量校地合作。大力实施创新资源引进行动,吸引高校院所到该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鸟瞰图。 


  聚焦品质提升,推进城市发展高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居者心悦、来者心怡的宜居宜业新区,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等各类专项规划,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内涵式发展。启动科创名城总体设计,明确各产业功能区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功能区建设所需的创新机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关键要素。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加快推进山阳路南延及跨大沙河桥等15个路桥基础设施工程,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打通阳明路等断头路,改善交通微循环。实施沁泉湖公园综合水景、街景节点绿化提升等工程,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坚持常态化城市创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探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确保分得清、收得齐、运得走、处理好。


民主路沙河桥鸟瞰图。 


  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抓紧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良田400公顷。支持文昌果蔬基地、苏家作蔬菜基地等优质农产品发展壮大,以绿色有机农产品拓展高端市场。支持文昌、阳庙、苏家作发挥自身优势,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行动,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编制接地气、可执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到2021年年底,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打造一批班子好、生态好、服务好、治理好、发展好的新时代“五好”新农村。


数字经济产业园鸟瞰图。


  聚焦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改革催生新气象,以开放激发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明确招商重点。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科技招商,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项目。提升招商能力。精准找到目标企业,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完善招商机制。充分发挥“1+5+8”招商体制作用,切实提高招商效率。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诚信市场环境,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政府部门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


龙凤灯舞走进央视春晚。


  聚焦群众期盼,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工业企业、“三散”等6项治理,在强化治标措施落实的同时,以更大力度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今年,围绕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办好10件民生实事。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落实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开展就业创业培训900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全面落实社保政策,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深化“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工程,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务实合作。集中力量兴办一批市级名校,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让群众就近上好学。黄河生物科技学院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平安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3年行动计划。实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推动城市治理创新,探索搭建城市治理“一张网”。


市场化垃圾清运保障良好的农村环境。


  聚焦党建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紧扣发展抓党建、持之以恒转作风。练就过硬本领。重点提高全区干部政治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对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夯实基层基础。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大力实施固本强基行动、“头雁培育”行动、“党建+”行动,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规矩意识,坚决反对“四风”,弘扬优良作风,守住廉洁底线,竭尽全力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自己的作为、留下自己的痕迹。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督查督导、正负激励,着力完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创先争优。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 报道

本文图片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摄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牛守明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