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唯一!上榜!司福源,你真中!中!中!

焦作日报 2022-03-22



瓷中真君子

山阳绞胎瓷

近年来

绞胎瓷在沉睡了千年之后

又开始焕发光彩

“玉壶春瓶”“中华御龙”“绞胎玉璧”……

一件件精美瓷器让人叹为观止



让沉睡了千年的绞胎瓷重放光彩、续写绞胎瓷发展新传奇的“君子”之一,就是市福盛坊绞胎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盛坊)董事长司福源。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公示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福盛坊的绞胎瓷烧制技艺位列其中,是此次非遗名录中唯一一个绞胎瓷烧制技艺方面的上榜项目,也让大家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司福源身上。



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品质


2008年,24岁的司福源在接触到被誉为“瓷中君子”的绞胎瓷后,便义无反顾投入到绞胎瓷的事业之中,甚至不惜花掉多年的积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恢复绞胎瓷千年之前的辉煌。


“2009年10月1日,我创立了福盛坊。当时,我市绞胎瓷产业规模小、精品少。我觉得,绞胎瓷要想做强做大,就要加强绞胎瓷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多方合作交流,结合游客购买习惯,开发出精巧便携、赋予焦作地方文化特色、价格适中的绞胎瓷旅游产品,这将对我市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焦作文化形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司福源说。

司福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福盛坊成立以来,司福源请教各路名家多次对绞胎瓷工艺进行技术改良,初步实现了绞胎瓷从“粗、笨、重”向“薄、透、轻”的转变,并申报了技术专利,对绞胎瓷文化进行了有效推广,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市场销售网络,初步实现了从“作坊式、粗放式、无序式”向“市场化、精细化、多元化”的转变。

多年来,福盛坊以“不做广度,做深度;不做长度,做精度”的研发理念,先后承担了“联合国主题绞胎”等项目的研发,独创的“绞胎玉璧”系列产品获多项国家专利。2015年,福盛坊的“绞胎玉璧”获得“东方韵”国际陶瓷博览会金奖,被业界誉为绞胎瓷的新高度。司福源获得“焦作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之星”“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中原(轻工)大工匠”“第二批焦作工匠”等荣誉称号。



教学相长

传播非遗文化


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司福源在致力于打造精品绞胎瓷的同时,还不断探索和发掘教学机制,希望通过开展培训班、走进学校授课、开研讨会等形式,为绞胎瓷形成产业化储备更多的人才。


走进位于焦作师专(南校区)美术学院科技楼内的福盛坊绞胎瓷展厅,你会被这里形色各异、品质不同的绞胎瓷产品所吸引。从远古的绞胎瓷碎片到仿古的绞胎瓷茶具,从制作精良的绞胎瓷摆件到小巧简约的绞胎瓷挂件,每一个绞胎瓷产品都彰显了司福源的用心和细致。

“这个展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每年接待5000余人次前来参观。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绞胎瓷文化,感受绞胎瓷的魅力。”司福源说。


不仅如此,从2016年起,司福源每月都要举办一次读书会,传播绞胎瓷非遗知识;开设绞胎瓷课程,每年培训学生400余人次;定期举办“绞胎瓷创新设计大赛”,选拔优秀的绞胎瓷作品;和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焦作师专、市第十一中学等学校合作,让非遗保护和传承在常规课堂教育中绽放光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眼光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绞胎瓷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找到了很多灵感,这可谓教学相长了。”司福源笑着说。


如今,司福源正在着手编纂《陶瓷里的中国》一书。为此,他拜访了宁钢、叶建新等中国陶瓷界大家,学习他们先进的艺术理念,希望将这些精华融入绞胎瓷的创作中。另外,他还计划打造以生产、观光、体验、文化大讲堂等为一体的绞胎瓷文化产业园区,并撰写一部用于教学的绞胎瓷专著。

看着司福源绘制的蓝图
我们相信
绞胎瓷的发展未来可期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珂/文 宋崇飞/图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贾天罡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