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交小麦”一定能在焦作落地生根!请袁老放心!

焦作日报 2022-05-03





焦作日报贴片广告位




袁隆平同志治丧办公室今天公告:兹定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至第十一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举国皆哀


大家牢记这位让中国“端牢饭碗”的英雄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痛惜!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从焦作走出的“麦田指挥家”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说:




“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时刻扛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杂交小麦”是受到“杂交水稻”的启发



从泥土中来,到白云中去。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举国悲痛。


说起袁隆平院士逝世,茹振钢教授非常悲痛:“袁隆平院士不仅是水稻专家,还是非常伟大的粮食科学家,他非常关心河南的小麦,其中,‘杂交小麦’的研究就是受到袁隆平院士的鼓励和启发。


图为茹振刚教授


茹振钢教授说,他和袁隆平院士共同参加过几次在人民大会堂或者科技部举行的会议,几次不多的见面机会,袁隆平院士都非常关心河南小麦的发展,并鼓励茹振钢等人进行“杂交小麦”研究。


据介绍,袁隆平先生曾寄语河南:小麦与水稻的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需要相互借鉴学习,希望河南将“杂交小麦”作为攻关重点,早日研究出“超级小麦”,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


如今,在河南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杂交小麦”的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6月,茹振钢教授团队承担的“强优势BNS型杂交小麦组配与规模化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亩产最高达到1796斤。河南的“杂交小麦”“超级小麦”,在袁隆平院士的激励下,展现出令人刮目的潜力和前景


在茹振钢教授眼里,袁隆平院士不仅成绩巨大,而且人品非常非常好,在他心中,袁隆平院士是神一样的存在。袁隆平院士生前是伟大的人,去世后,是伟大的科学之神,我们非常敬重他。


茹振钢说:“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时刻扛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杂交小麦’事业上不断攀登高峰,让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今年5月中旬,曾来温县参加焦作(温县)第四届小麦种子产业博览会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郭天财,惊闻袁隆平院士逝世很是悲痛。


据《河南日报》报道,2014年3月,袁隆平受聘于河南农业大学,担任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水稻首席科学家,围绕水稻大面积超高产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为推进河南粮食总产持续增长提供新的科技支撑点。“我1996年与袁老初次认识,后来有过十多次交集。”郭天财说,“2014年袁老来学校作过报告后,还参加了粮食作物持续增长座谈会。他说,河南的小麦发展潜力巨大,希望河南能够研究出超级小麦,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这些话,对我们影响很大。



焦作牢牢扛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吃饭是头等大事。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河南视察,都对粮食安全寄予厚望,就“三农”工作殷殷嘱托。


心怀“国之大者”,“小麦之都”焦作温县一以贯之用铁肩膀牢牢扛起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5月21日,无人机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崇义镇航拍的金色麦田。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帆 摄


在5月15日举行的焦作(温县)第四届小麦种子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焦作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市,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市”、“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市”,被誉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


全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200万亩,2020年全市223.7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520公斤,比上年增加7.9公斤。粮食加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小麦加工企业85家,规模以上36家,年加工能力353万吨。2020年销售收入85亿元,产品主要有优质小麦面粉、挂面、方便食品。小麦种子生产经营企业56家,新品种选育企业8家,近5年来,全市通过国审、省审小麦品种18个。


5月21日,沁阳市崇义镇兰户铺村农民苏保福在查看小麦长势。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帆 摄


我市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子产业发展,将小麦种子产业作为全市优势重点产业来抓,把种子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种子基地面积一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占河南省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成为我省重要的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是“河南省良种繁育先进单位”。年产优质小麦种子达5亿公斤左右,产值达10亿元/年。因我市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色泽鲜亮、千粒重高、商品性状好,种子质量优,享誉河南省乃至全国,辐射销售整个黄淮海冬麦区,年推广面积可达3500万亩,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温县的小麦种子生产面积占全市小麦种子生产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我市主要小麦品种科研基地,2019年温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全国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近年来,作为小麦之都的温县,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积极开展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规划和建设,做强温麦良种品牌,并通过大力实施制种强县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温县力量。


图为温县麦田 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徐宏星 摄


温麦良种远近闻名,在业界有着“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之说,小麦单产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温县育种科研优势突出,全县累计培育小麦种子品种28个,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5项。拥有院士工作站、温县农科所等众多小麦育种科研平台,并与李振声、刘旭等全国顶尖小麦科研团体和中国农科院、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等20余家科研院校保持常年合作。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农村部及时出台制种基地与龙头企业联合共建制种大县奖励政策,为温县小麦种子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温县将联合中央企业中国种子集团,发挥各自优势,建设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为一体的小麦核心种源基地,实现制种大县转变为制种强县的目标。 目前,温县正重点抓好“四中心三体系”建设任务,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地方企业的合作机制,合作共建制种大县。


袁隆平院士走了,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国人泪目,很多焦作人在微信朋友圈致敬这颗夜空中最闪亮的星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珍惜粮食。


像袁隆平院士那样,做一个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人,永远是少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曹县爆火!还是宇宙中心?焦作网友不服了→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待遇优厚!!大专可报!

博爱有“暴徒”持刀进校园?!别紧张……

你“造”吗?焦作路牌按颜色分方向?!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梁易凝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