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赞!孟州这事做得漂亮!
改厕治污一体解决
村容乡风同步提升
河南孟州市:改厕“改”出乡村新天地
暑热未尽,秋意已显。八月的中原大地,天空流光溢彩,山河锦绣壮丽。河南省孟州市,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道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村落,一处处错落有致的游园,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村民……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美丽乡村的诗情画卷。“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这正是眼下孟州农村人居新环境的真实写照。
孟州市赵和镇上寨村。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7月21日,习总书记在西藏视察工作时,深入村民家庭了解厕所卫生情况,指出厕所革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19年以来,孟州市委市政府就按照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孟州市槐树乡汤庙村。
在孟州,“厕所革命”在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中描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改厕治污一体推进、村容乡风同步提升”的“孟州模式”。
截至目前,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孟州完成改厕6万余户,215个村庄整村推进,实现了农村常住户应改尽改,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覆盖的目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2019年10月,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右三)在焦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国建(右四)陪同下在孟州调研农村改厕工作。
2020年7月,孟州市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典型范例在全国推广,改厕治污的“孟州模式”被河南省委办公厅以“中办约稿”形式上报中央办公厅。
农村改厕,孟州“改”出了一片乡村新天地,孟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
2019年10月,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右三)在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和平(左一)及河南省农业农村农业农村厅等领导陪同下在孟州调研人居环境工作。
提升站位 强化担当 全力推进“厕所革命”
“近几年,我们孟州市在推进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始终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文明,小问题、大民生’的理念,把农村户厕改造与污水治理一体布局,同步推进,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有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和平告诉记者。
为顺应广大群众的期盼,孟州把“小厕所”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体系”中进行改造,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干、2019年大头落地、2020年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把改厕纳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孟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和平(中)在赵和镇调研。
“孟州市把改厕作为‘一把手’工程,市、乡、村三级成立了领导小组,三级书记亲自抓。市委书记既是指挥长又是后勤部长,乡镇党委书记既是工作队长又是宣传队长,村党支部书记既是技术员又是监理员,一级带着一级抓。我们定期召开专题会、观摩会、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健全的工作机制,压实了工作责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推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孟州市委副书记李秋生介绍道。
县乡村三级书记坚持把改厕作为政治任务高位推进,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质量标准等,确保整村推进、应改尽改。每周调度改厕进度,每月通报进展情况,增强紧迫感;同时制定奖励推进措施,采取省市县乡各补一点、集体和群众自筹一点的“五个一”筹资模式,对推进快、效果好的乡镇予以奖补;保障管护队伍、义务巡逻员工资足额发放,解除其后顾之忧,调动积极性。
干净舒适的农村卫生厕所。
统筹谋划 精准切入 破解农村改厕难题
“过去的旱厕没有统一的维修管护人员,没有建立管护机制,老百姓家的厕屋、厕具等损坏后不能得到及时维护,粪污收集处理也十分不便。旱厕存在的种种弊端与农民群众希望早日用上干净方便无害化厕所、过上美好生活的意愿有一定差距,群众意见较大。”孟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卫春玲介绍道。
问题该如何解决?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霖介绍:“农村厕所革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就是切实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对此,孟州把改厕作为破解农村环境问题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将“厕所革命”与脱贫攻坚、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建设相结合,与污水治理一并纳入实用性村庄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全市250个村庄、农村常住户的6万余个旱厕应改尽改,实现厕污同治。一是向农村延伸城市管网。在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集聚区内的42个村庄铺设污水管网,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厕所粪污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大定街道韩东村结合道路修建,新建密闭式雨污分流管道5000余米,每户门前设封闭式管道检查井一个,每户修建双格式化粪池一个,厕所粪污经过双格式化粪池两次沉淀发酵后,经村道路管网注入市政污水管网。二是修建小型污水处理站。在经济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77个村庄建设污水处理站,铺设管网将农户贮粪池与污水处理站连通,进行无害化处理。河雍街道王庄村污水处理站,采用A/O生化法加膜过滤技术,日处理污水可达30吨,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该村72户的污水通过处理后,一部分用于公厕循环利用,一部分进入环城水系,分离出来的液态肥则被该村石榴园、葡萄园利用。三是建设大三格化粪池(沼气池)。在集体经济比较强、区位偏远的53个村庄,联户联村建设规模较大的三格化粪池,通过管网或人工抽粪的方式,将粪污导入三格化粪池(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大定街道庙底村,投资70余万元铺设污水处理管网6000米,在村外建设了一个容量达200立方米的大三格化粪池。目前,该村272户全部实现了户外改户内、旱厕改水冲,污水进入大三格化粪池经45天无害化处理后,污水变成了有机肥。村民史荣常承包的80亩耕地,经通过处理的水灌溉后,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赵和镇上寨村党支部书记行立明介绍:“我们村建成了11处大小沼气池,农户厕所粪污和养殖场粪便直接通过管网排到沼气池,由此产生的沼气可在每年4-11月供全村190户做饭使用,沼液用于浇灌农作物。”
对于那些不具备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且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暂时选择建设户用小三格化粪池,待条件允许时,再行铺设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孟州市南庄镇北庄村大三格化粪池。
示范创建 树立标杆 农村改厕“整村推进”
“改厕是一项民心工程,既要把老百姓家厕所改好,还得让大家都满意。为此,我们积极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学习取经,全体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改厕,在全村形成‘谁英雄谁好汉,卫生改厕比比看’的氛围。目前,俺村203户人家户户都改了……”韩东村支部书记张新祖乐呵呵地说。
孟州把示范创建作为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的载体,树立标杆,带动全市250个乡村改厕。一是示范推进。在全市每个乡镇选择1~2个村,每个村选择5~10户进行示范创建,以点带面,逐步铺开。二是联户推进。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改,做给群众看,消除群众思想顾虑,每人再联系3~5户,互助推进。三是评比推进。采取市级月观摩、乡级周观摩、村级适时观摩机制,通过观摩学习经验,查找不足,并将观摩结果作为百分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成效显著乡镇给予奖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质量把控 环保并行 解除农户后顾之忧
西虢镇莫沟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三面环沟,背靠顺涧水库,汶水河贯穿南北,全村757人,耕地1200亩。
“目前村里的户用厕所、公共厕所及生活污水都通过管网排放到村头的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建在村头的一个沟坡上,村支部书记苗小忠向记者介绍,“村民把家里原来的旱厕便池进行改造,利用地势将粪污通过管网导入无动力污水处理站,再经过两级人工湿地,借助湿地的净化过滤作用和植物的降解,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最后流入到汶水河中。”
厕所需要维修怎么办?在该市大定街道韩东村史荣江家的厕所外墙上,悬挂着服务标识牌,上面注明了维修、管护咨询电话和注意事项。“家里的厕所出了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专人维修。”史荣江介绍。
孟州市三农工作服务中心。
在改厕工作中,孟州市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了《孟州市农村改厕50问》。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严格程序、科学指导,确保改造一户、好用一户。一是健全三级服务体系。设立市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同时组建11个工作组,分包乡镇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乡镇组建技术队,进行建管指导和达标验收。行政村配备专业的技术员,实施现场指导、监理和管护。二是严格施工监管。严格按照《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操作;村委会组织选择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及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立施工队每天、村每周、乡每月逐级报告制度,确保施工质量。三是强化后期管护。对采用三格化粪池改造的村,市、乡统一购买抽粪车,组建服务队伍,适时为农户有偿抽取粪污,并供给种植大户使用。对大三格化粪池,加强排放监管,安全使用,切实解决了农户改厕的后顾之忧。
2019年,孟州市成立农村户厕改造管护服务中心。
“在后期管护方面,我们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孟州已实施的农村改厕与厕污处理利用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后期管护服务工作,我们正在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智能管护平台’,实行农户扫码报抽报修,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厕所满了有人抽,厕所坏了有人修。”孟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国强介绍道。
“厕所革命”顺应了群众期盼 得到了多方点赞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改厕后,广大群众普遍反映村庄整洁了,蚊蝇减少了,空气清新了,对新时代农村发展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一些在外上学的大学生就是因为厕所环境太差,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居住,现如今,户户用上了无害化厕所,干净多了,孩子也都愿意来家住了……”说起农村改厕,西虢镇湾村村民王芝慧感慨地说。
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
孟州市通过“厕所革命”,统筹开展了村容村貌治理,组织群众对村庄街道进行美化绿化,清除沿街违章建筑,整治荒芜宅基地,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农民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极大改变,特别是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的同步实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农户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孟州市西虢镇赵坡村。
一是改出了新村貌。统筹开展村容村貌治理,有2万多个沿街户厕“户外改户内”,既推进厕所革命,又美化村庄环境。
二是改出了新风尚。农村改厕改变了群众传统陈旧卫生、生活习惯,讲文明、讲卫生在乡村蔚然成风,之前那种“一家清粪满街臭”的现象一去不返。大定街道庙底村村民张圆梦说:“改厕后生活舒适多了,原来农村的孩子结婚都要到城里买房,现在的农村既干净又僻静,在城里买房的农村年轻人一到周末都急着回村住,撵都撵不走。”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槐树乡源沟村。
三是改出了新作风。孟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联户机制,干部率先改厕,群众积极跟进,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工作,群众的心气顺了,干部的能力强了,群众增加了幸福感,干部增加了成就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焦作日报新媒体中心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刘洋瑞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丰舒潍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