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焦作街头出现“神器”?!

焦作日报 2022-05-03





焦作日报贴片广告位




峰林峡“天空之恋”等您来打卡

旅游咨询热线:(0391)7803018

“急救神器”

悄然走进焦作公共场所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称为“急救神器”,在“黄金4分钟”抢救时间内正确使用AED和心肺复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概率。在公共场所配置AED,也被认为是一个城市进步的体现。
您知道吗?“急救神器”已悄然出现在我市一些公共场所,关键时刻能救命。
9月11日是“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快来看看我市的“急救神器”都配置在哪些公共场所,“急救神器”未来如何扩大配置范围及比例吧。


医生:

公共场所配备AED关键时刻能救命


今年6月13日,在欧洲杯小组赛丹麦队对战芬兰队的比赛进行至第42分钟时,丹麦队球员埃里克森心脏骤停突然倒地。37秒后,医务人员迅速进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了AED除颤,助他逃过一劫。
这成为欧洲杯当天最大的新闻,AED也被人热议。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埃里克森这般幸运。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猝死原因多数为突发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而这类疾病多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近年来,我市运动场所、公园、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就曾发生过多起猝死事件。
去年冬天,在天河公园南水北调政二街桥下,一名男子正打乒乓球,突然心脏骤停,虽然路过的女医生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并将其送往医院,还是无法挽救该男子的生命。
去年4月,一名男子在场馆内打羽毛球时,突发心脏骤停而猝死。
“很多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一方面是因为救护车无法短时间赶到,另一方面是现场缺少AED,导致错过最佳急救时间。”河南理工大学一附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旋麟说,在心脏骤停发生的“黄金4分钟”内,如果给予正确的救助,将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王旋麟介绍,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王旋麟告诉记者,在国内很多大城市,只要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车站、机场、医院、地铁、超市等都设置有这种“急救神器”。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AED设备逐步介入院前急救,我国主要城市在大型交通枢纽以及人流密集型场所陆续开展了AED配置工作。上海早在2015年9月就启动了在公共场所设置AED的项目,深圳、南京、徐州已实现AED在地铁交通的全覆盖,北京、广州也相继提出了AED覆盖轨道交通的明确规划。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让它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赢得不少网友点赞。
记者调查发现,AED在焦作的投放现状还不理想,目前总数还是个位数,面临着数量少、培训少、认识少、使用少的情况。公共场所一旦有人出现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面临着AED不会用、不懂救、不敢救的问题。

惊喜:

部分医院、新闻单位有了“急救神器”


为了向新闻工作者提供健康保障,推动加快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以及普及急救知识,今年3月中旬,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通过悦尔“救心”行动项目向焦作日报社捐赠了一台AED,这一“急救神器”就设在报业·国贸大厦一楼大厅。
据该项目经理介绍,了解到媒体人经常加夜班,是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所以就向全国100家新闻媒体免费提供“急救神器”。
据了解,安装了“急救神器”后,该项目还为焦作日报社专门进行了急救培训,以实现“有用、会用、敢用”。
那么,我市其他地方还有“急救神器”吗?王旋麟介绍,3年前,河南理工大学一附院在内科楼、外科楼、体检中心、门诊部都安装有这一“急救神器”,目前有七八台“急救神器”。
“急救神器”,关键时刻真能救人命。有一名冠心病患者突然呼吸骤停,就被“急救神器”救了一命。
在不少城市,红十字会已在公共场所配置这一“急救神器”。

调查:

“急救神器”普及率低、使用率低


记者走访多个公共场所,均没有看到“急救神器”。除了AED覆盖不足以外,“不知道、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AED是什么东西?我没听说过。”“我只在新闻媒体上了解过AED,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我不会用。”“我只是普通老百姓,哪会用那么专业的设备。”……连日来,记者在焦作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市民,大部分人不知道AED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回答“不会用”。
曾在山东烟台海边救过心脏病人的市人民医院护士王静说,在现代社会,急救已经不只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掌握的通用技能。“如果我不会急救知识,如果我们单位没有培训过,那我遇到有人需要救治时,就无法挺身而出,所以我建议,我们的教育要跟上,不然就算普及了AED,也会被当成摆设。AED的使用培训,应该像灭火器使用培训那样普及。”王静表示。
在走访中,也有不少市民有疑问:“即便了解过AED的使用方法,也不一定敢用,万一施救过程中出错了,要不要担责?”
对于市民的困惑,王静建议,紧急情况下,建议优先由医务人员或掌握AED使用方法的市民进行操作,对于因正确使用AED设备进行救助所导致的损害结果,施救者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此外,今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也设置了一条“好人条款”,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相当于为施救者撑起了“保护伞”。
“国家为好人撑腰,在紧急情况下,大家都应当勇敢地挺身而出,为病人赢得黄金抢救时间。”王静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摄影报道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靳 岩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丰舒潍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