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县入选!重现千年前……

焦作日报 2022-05-02





焦作日报贴片广告位




林峡“天空之恋”等您来打卡

旅游咨询热线:(0391)7803018


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项目”

温县盟书遗址——埋藏千年的古人“发誓拉钩”现场


  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项目”评选活动是“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指导,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承办。近日,温县盟书遗址和焦作府城遗址共同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项目”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


什么是盟书?

这个遗址为什么这样重要?


  说白了,盟书就是上面写有誓言的石片,遗址就是两三千年前古人“发誓拉钩”的大型现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深处,来探寻温县盟书的前世今生吧。


石破天惊的发现


  “温县盟书的发现,说起来很偶然,但可以称得上石破天惊。”10月20日,已经退休的温县文物工作者王再建介绍。


州城遗址东南角城墙。 温县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1979年,温县武德公社(现武德镇)西张计村一名村民栽树时,在树坑里发现了不少石片,感觉非常惊奇。这些石片和普通的石片明显不同,多数呈长条形,一头尖尖的,有些上面还依稀有字。由于不知道这些石片是什么,这名村民就将情况告诉了当时的武德公社文化专干。文化专干看后同样如看天书,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认识上面的字,就汇报到温县文化馆。


  温县文化馆负责人隐约感觉这些石片来头不简单,立即带上部分石片找到省考古部门。省里一名考古专家经过分析后判定,这些是春秋时期古人盟誓用的石片。


  一条结论惊天下!此前,人们只是从古籍上知道春秋时期重视盟誓,但具体情况并不知道。盟书非常罕见,上世纪60年代,山西省侯马市曾出土过类似的盟书,被称为侯马盟书,后来成为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


  很快,省文物研究所的专家就来到西张计村发现石片的地方,经过批准后开始了考古发掘。埋藏在黄土深处的历史逐渐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原来,西张计村一带是春秋时期州城所在地,当时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地方,《左传》和《史记》中都有关于州城的记载。


  州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1400米,总面积约240万平方米。古城东南角尚有部分城墙残段,高10余米,系用黄土夯筑而成。


重见天日的盟书


  盟书也称载书,因其刊载着古人共同约束、盟誓的言辞,故而得名。


出土的温县盟书。 温县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1980年3月至1982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州城遗址东北角护城河外的盟誓台发现土坑(坎)124个,有16个坎出土了书写盟辞的石片,共发掘出了万余片盟书。由于数量太多,所以后来的考古报告中只发表了1号坎的材料。


  1号坎出土盟书4588片,包括科学发掘获得的2703片,已被扰动而仍在原地的1395片,自村民手中征集的490片。1号坎石圭大致可分为短体弧腰、长体直腰和等腰三角形三种类型。标本中最长的长27.1厘米,底残宽3.2厘米;最短的长9.6厘米,底宽3.7厘米。


  考古工作者将这些石片命名为温县盟书。温县盟书为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与书法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实物资料。


  温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郑亚东介绍,温县盟书绝大多数保存于河南博物院,另有极少数保存于温县博物馆。


结论不同的解读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张保民说,温县盟书与上世纪60年代出土的侯马盟书在年代、文字和誓词体例上均相近,故文博界通常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张保民撰写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温县盟书研究现状及成果。


  经考证,温县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辞的文书。多在圭形石片上用毛笔黑墨写成。1号坎盟书的誓辞内容是: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将受到晋国先公在天之灵最严厉的惩罚,夷灭氏族,绝子绝孙。


  几十年来,文博工作者对温县盟书的认识和研究不断进行,各方面研究成果均取得一定进展。大体来说,文博考古界对于温县盟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对温县盟书的初步整理研究;21世纪以来为新阶段,侧重于对温县盟书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盟书的年代、历史背景、盟誓制度、与侯马盟书的关系以及古文字方面的研究。


  关于温县盟书的年代。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文物》1983年第1期发表《河南温县东周盟誓遗址一号坎发掘简报》,推断时间是晋定公十五年,即公元前491年。白光琦在1984年第10期《史学月刊》发表《温县盟书的年份》,认为时间是晋桓公十五年,即公元前373年。


  关于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的关系,专家也有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先在1987年发表的《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一文中,认为二者时间同在晋幽公十五年(公元前425年),且农历十一月侯马盟书在前,农历十二月温县盟书在后。其后在2002年《侯马、温县盟书年代考》,认为侯马盟书时间为晋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34年),且盟誓时间或有持续;温县盟书时间为晋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31年)。


  焦作师专教授程峰在《殷都学刊》2002年第4期发表《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一文,认为二者年代相近,且温县盟书在前,侯马盟书在后。温县盟书与侯马盟书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二者反映的史实相同,都是晋国末年韩氏、赵氏、魏氏、中行氏、智氏、范氏六卿兼并战争的产物。


  2000多年前风云际会,卿大夫们虔诚盟誓的故事,至今依然在怀川大地流传。温县盟书,已经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朵绚烂的浪花,被定格在时空的天幕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李季衡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丰舒潍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