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5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30岁的我,是如何知道50年前那段历史的?

2016-05-17 不忘历史的 新闻哥

有谁知道50年前的昨天是什么日子吗?哥猜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吧。可是我希望你能读完这篇文章,知道一下。 




这份“伟大的历史文件”被称为“五·一六通知”。




为了了解青年一代对“十年WG”这段历史了解多少,凤凰网的同行,在街上随机采访了一群年轻人,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看到这段哥真是难受死了……原来WG真的快被忘干净了……


然后这段采访很快就被404了……




想想也是,获知的渠道如此狭窄,年轻人又怎么能知道呢?


然后我开始回忆,自己是如何接触到WG这段历史的。


记忆可以搜寻的最久远的线索是一部电视剧,叫《我亲爱的祖国》。




片子讲述了一帮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抗战硝烟,在海外艰难求学,新中国成立之后,毅然抛弃美国优渥的生活环境,回来建设祖国的故事。哥还记得陈建斌饰演的男主角方学同,在接到可以回国的批准后,激动地吟诵杜甫的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段拍的特别感人,哥专门找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00ztsq4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估计很多年轻人看完都觉得无感。哥当时刚刚小学毕业,看这个电视剧激动的不得了,浑身都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劲儿。可是看完大结局,我爷爷悠悠说了一句话:“可惜了这帮人,最后都没好下场……”

 why?


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一样,瞬间浇灭了我的热情。怎么会没有好下场呢?他们可是众星捧月接回国的啊!爷爷不再跟我解释,所以这个疑问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我了解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梁思成。




很多人并不熟知他的成就,只是喜欢八卦他与太太林徽因,还有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多角恋,或者羡慕他有个牛逼的爹——梁启超。但其实梁先生个人成就远不在他爹之下。他是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在他之前,中国人从没把建筑当成一门学科,他一手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成为耶鲁大学客座教授,参与设计联合国总部大楼设计,绘制了无数绝版的中国古建图纸……他的职业生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辉煌。




他与同时代的大师,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等等,都是知交好友,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这些大师要么跟着走了、要么去了美国,梁思成先生选择留在大陆,原因特别简单,因为八路军解放北平的时候,特意找到他标注北京城的古建筑,作战的时候避开该区域。作为一个建筑痴儿,梁先生被感动了。可是后来呢?WG破四旧,这些古建筑就是首当其冲的斗争对象,梁先生奔走求告,呐喊古建筑是民族瑰宝,是人类遗产,不可毁坏。结果他受到批判,成为右派,被称为“反动学术权威”,连治病的时候都在写检查,到死也不瞑目。



如果进一步了解60年代学界,被迫害的大知识分子真是太多了……


傅雷:我们熟知的《傅雷家书》作者,大翻译家,被批斗,受尽人格凌辱,与妻子双双自缢身亡。


老舍:文学家,《茶馆》、《骆驼祥子》无人不知,也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吴晗:明史专家,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被批斗迫害自杀身亡。


如果想了解的更多,推荐阅读章怡和女士写的《往事并不如烟》。




哥看到网上曾经有人说,WG迫害的都是文人,因为他们参与政治,没有科学家(比如吴晗,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哥真想吐他一脸“放屁!”


姚桐斌: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两弹一星元勋。被打死。


中国科学院在WG十年浩劫中,被抄家的达一千九百零九户,被迫害致死或自杀而死的二百二十九名(《中华文学选刊》1997年2期),这还只是一家科研单位,放眼全国呢?不敢想象……




还有人说,大知识分子处在权力核心,容易受波及,WG对老百姓还是好的。




香港导演彭浩翔几年前在网上发起了一个活动,征集网友从自家长辈口中听回来,关于家族和身边人的WG经历,出了一本书叫《碎碎念》。




哥有个朋友专门在香港买了一本,书很轻,200页都不到,全是140字以内的小故事,承载的内容却黑暗荒诞至极。







哥看完立马联想到我的大学老师。


你们都知道,哥是学新闻的,当年教新闻史的老师,40多岁的中年汉子,因为一时触动,合上课本,跟我们讲了他的父母被迫害的故事,说到最后当堂痛哭,那是哥第一次看到一个长辈对着我声泪俱下,触动很深。


 


然后去图书馆借阅了类似《夹边沟记事》等一系列书籍,彻夜难眠。




感谢我就读的学校思想开明,没有学生举报老师这种不良风气。


也是在读书时期,我看了一些关于WG的电影,《活着》、《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这些书里和影片里的主角,都是小人物。





(电影《活着》剧照)


等到工作以后,哥财务自由了,喜欢到处旅行,发现一个现象,只要是历史古迹,导游的讲解词中必有一句:“原件在WG中被毁,这是后来的复制品。”




当然,究竟是WG毁坏的文物多,还是改革开放后大拆大建毁掉的多,就需要考证了,这是后话。


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有次在书店偶然翻到杨二车娜姆的自传《走出女儿国》,她说,摩梭族的人一直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红卫兵来了,他们才知道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而在此之前,他们连日本侵略者都没见过。




其实年轻人对于历史,或者说是政治的忽视,哥不是第一次体会了。


2014年新闻哥路边摄做过一期节目,哥跟同事随机采访了几十位路人,问他们“知道两会是什么吗?”,结果只有10%的人回答正确,




哥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有个小姑娘特别理直气壮的说,“我不关心这些,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哥想说,多么没有阅历的人生才能说出这句话啊!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记忆呢?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历史?就是为了提醒后代那些前人经历过的苦难,不让浩劫重现。


WG虽然过去了50年,可一些劣根性依然存留到今天,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爱扣帽子,上纲上线,不喜欢的人和言论,都冠以污名,一点小事就无限拔高。嫌犯公审、游街示众,跟聚众批斗有什么区别?动不动就搞人肉搜索,公布地址,骚扰家人和工作单位。爱打小报告,挖人阴私。喜好站队,重立场而非讲道理,非黑即白,不允许多元价值观共存,不给人性留存喘息的空间。




其实写这篇文章,哥纠结了很久,分分钟秒删不说,还给自己惹麻烦。可是我总觉得,作为一个信息传递者,总得冒险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哥的粉丝里,80后+90后占到了90%,我希望至少关注了新闻哥的年轻人对这段历史有些微的概念,如果有可能,愿意主动了解和思考,至少不要把南京大屠杀和WG混为一谈……


毕竟50年过去了,这个国家还没能正视这段历史。可悲!可叹!



本篇内容纯属个人见解,举例也仅限个人涉猎范围,若有不实之处,请指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