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东北人,都在盼着吃麻辣烫

张富贵 新闻哥 2022-04-24



今天富贵我又来代班了!


写写我的家乡东北。


因为疫情,东北不少地方都处于封控状态,可给我的老爹老娘憋坏了,特别怀念楼下的那家麻辣烫。


听着二老的诉苦,我都馋得不行。


饭点我马上去食堂打了一份,爸妈恕孩儿不孝,只能先替你们尝尝了。



老乡先不要急着吐槽,我知道这盘有多不正宗。


在俺们那旮沓,麻辣烫做成这样是要浸猪笼的。


前几天,新闻哥写过一个新闻,长春德惠市居民刘某晶,因为在疫情期间贩卖非生活必需品“麻辣烫”被行政拘留。


划重点,非生活必需品。


我们的不少东北同事对此有着些许异议。



的确,让一个东北老铁敞开心扉的方式有很多种,见效最快的就是“来碗麻辣烫”!



浸满汤汁的油豆皮,软嫩滑爽,想起来便口舌生津;


一咬就爆汁的撒尿牛丸、福建鱼丸,奇妙的口感令人欲罢不能;


还有入口即化的玉子豆腐、清爽可口的青笋、Q弹软糯的宽粉……


有资深吃货云:喝骨汤—美容养颜;蔬菜—健康排毒;面条—抗饿管饱;丸子—味香解馋。麻辣烫四者兼备,可谓是中华美食文化之瑰宝。



一个东北铁子,即使南下三亚,或者远渡重洋,最难忘的还是上学时候学校周围的“正宗四川麻辣烫”。


它们那日积月累被油火熏得腻腻歪歪的牌匾上,凝聚着老铁们对美食的万千热爱。

 


没错,就跟“重庆鸡公煲”其实和重庆没多大关系一样。


麻辣烫虽然起源于四川,却是由东北人发扬光大的。


正所谓“四川的麻辣烫,东北最正宗”。



正宗的四川麻辣烫(非东北产),是只有本地胃才能消受的至极の美味。


历史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东北人造麻辣烫。


东北人发挥了高超的美食创造力,你看东北乱炖,白肉都可以拿来炖了酸菜,血肠也可以拿来煮,炖个来自四川的麻辣烫还不是小菜一碟?


最早在东北兴起的麻辣烫三块钱一碗,配菜是菠菜、生菜、白菜、茼蒿、香菜、土豆片、海带和蘑菇,搭配着冷面、粗粉、细粉等主食。


配料都大同小异,但精华都在那一勺麻酱。东北人重新定义了麻辣烫的“麻”,“麻”是“麻酱”的“麻”,这涉及到东北麻辣烫的血统和尊严,不容混淆。


麻酱能突破血脑屏障,直击灵魂深处。一口麻酱入喉,吃啥都能被加上层芝麻香buff,让人越吃越上头。

 

这大概是麻辣烫在北京地区一样盛行的原因之一。



在麻辣烫中加一小勺白糖,是土生土长的北方娃子才懂的麻辣烫の奥义。


只要你在点外卖时备注“加份糖”,这就是东北老乡相认的心灵默契。

 


而更让人通体舒畅的,是那一碗牛骨高汤。


有东北老铁骄傲地说:你们四川麻辣烫再牛X,能把那红到发黑堪比胃肠砒霜的汤底一饮而尽吗?


俺们东北这旮旯的麻辣烫,汤底是文火熬制8h以上的东北名菜牛骨汤,一口下去能鲜到每个毛孔都忍不住呼吸,把体内寒湿一次排个彻底。就是光喝这口麻辣烫底汤,我都能干三大碗不带停!


甭管你在外面遇上什么糟心事:



不过如今的麻辣烫,早就不是东北的禁脔了。


除了川渝地区还保持着对辣的信仰负隅抵抗,其他地区已经折服于麻辣烫的醇厚。


(全国麻辣烫分布地图)


虽说从路边摊起家,今日的麻辣烫也有很多高端变种,满足食客的不同需要。


哈尔滨的麻辣烫已经进化了,看看这家“麻辣烫界的爱马仕”。超过1500平米的面积、奢华的装修和豪横的菜品。



在这里,你甚至可以吃到澳洲龙虾。



鲍鱼河蟹、澳洲肥牛、鱼虾毛肚等食材,也都可兼容并收。



今时不同往日,小小的麻辣烫也能做成大生意,还走出国门,成为一波美食文化输出。



在最繁华的东京街头,你一眼就能看到杨国福巨大的招牌。



我老婆石原里美也是麻辣烫的碗下之臣,她在节目中对麻辣烫隔空告白赞不绝口,直呼每周必点。



麻辣烫在韩国也大受欢迎,从首尔大林洞和建国大学附近,到弘大商圈、光化门、汝矣岛、江南地区都能看到麻辣烫餐厅,甚至渗透到了社区胡同商圈。



知道的明白这是韩国街头,不知道的以为来了望京。


这可能是自从韩国把汉城改叫首尔以来,汉字在韩国街头最大的一次曝光。



麻辣烫的美味,成了新世纪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中韩共识。



麻辣烫也成为网络博主的流量密码。


一名韩国up主(此人有争议,大家兼听则明)总结过:“先品汤头,再把食物从大碗捞到小碟子里小口地吃,最后汤要拌着米饭吃掉才是对麻辣烫最大的尊重。”


 

如此可盐可甜,大碗又解馋的美食,换谁谁能不爱呢?


不过我建议先给麻辣烫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免隔壁抢先。



PS:还处在封控当中的小伙伴们,如果解封了,你们最想吃什么呢?







adalineyang@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