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吴育雄:医疗控费的关键点究竟在哪儿?

2016-07-08 王日飞 动脉网

在基层医疗市场,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可以说是动脉网记者遇到的最独特的机构。协会自称核心工作是开大量的连锁诊所、社区护理站,为保险公司提供“质优、价廉、可及”的医疗服务,同时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些听起来根本不像一个协会干的事,且听创始人吴育雄如何来诠释这诺大的局。


此前,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在“2016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表示:“许多改革总会有一部分人满意,唯有医改是让所有人不满意,医生不满意、患者不满意、政府也不满意。”


不过,代涛也说了,实现“健康中国”要深化医改,坚持以维护增进人民健康为中心,而不是以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为中心,医疗机构的发展应该要保障人民的健康。既要少花钱、还要办好事,企业赚钱的问题还先得靠边——尽管这似乎不符合逻辑。


可是,面对万亿级的医疗健康市场,资本还是会主动靠近。以跟着政策走的原则来看,基层医疗市场俨然成为最热领域之一。虽然基层医疗仍然饱受服务能力不足、支付方难题等困扰,但这也正是社会资本发力的关键点。


如何做好费用管控是关键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创始人吴育雄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于2014年12月成立,最初的想法是服务广东省家庭医生工作者及相关技术人员,推动家庭医生、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制度的普及。


在2015年,广东省政府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健康保险公司。当时,家庭医生协会成立才一年左右,但协会的基层医疗改革思路和费用管控体系,以及已经付诸实施的运作模式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于是被指定为拟筹建保险公司的指导和顾问。


从支付方的角度来讲,政府和保险公司的目标一致:如何管好钱。政府极力将医保基金池维持在可控的安全范围,保险公司要极力避免亏损经营。


而现状却是,医保基金岌岌可危,商业健康保险大面积亏损,政府转交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医保同样属于亏损经营。


据《湘声报》2016年5月的报道,湖南长沙的湘雅医院一度不接收长沙市的医保病人住院,只接受门诊。


据称,从 2008 年起,长沙市医保局普通医保因账户无钱,导致未支付医院的医保费用过多,其中大病互助基金欠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高达3187.09万元。


而截至 2015 年底,省医保局、异地联网医保和长沙市医保局离休医保3个医保部门,拖欠中南大学湘雅三家医院统筹基金共计 46175.09万元。


此外,吴育雄也透露,他于2014年在中部某省区调研时了解到,该省某市中心医院年收入2亿多,可当地市医保局就拖欠了9000多万。医院、医保局的压力矛盾可见一斑。另有数据显示,约有60%的医保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基于此,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做好费用管控就成了整个问题的关键点。如果按照卫生经济学的原理计算,从诊所到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治疗成本越往上越高,每上升一级增加40%~60%的管理费。因此,发展基础医疗是解决成本问题的最佳方法。


对此,吴育雄告诉动脉网记者:“美国精准医疗的本质是通过基因技术把更多需要大医院治疗的疑难病变得诊断明确、临床路径清晰。进而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极大地降低医疗成本。”


构建质量费用可控的基层医疗体系



如此说来,目前大力推行的分级诊疗似乎找到了费用管控问题的关键点。但是,吴育雄并不这样认为:“分级诊疗应该是一种结果,切不可把分级诊疗当做制度,它是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资源能力匹配定位,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后的一种状态和结果。比如在英国,90%的医疗行为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可那也是以充足数量的全科医生为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的。”


换而言之,现在通过医保倾斜、政策强压,但医生、医疗资源并未下沉的分级诊疗,根本不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很可能收效甚微。


也正因如此,吴育雄给家庭医生协会定下两项核心工作:

1、通过新技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2、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把更多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


在新技术方面,家庭医生协会通过与明动软件(新三板上市)合作,后者承担主要的系统开发工作,推出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信息系统”,包括专家指导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其中,专家指导系统分云端和终端两部分。云端聚集了大量专家,如每一年度的《岭南名医录》上的专家和星级家庭医生等,终端则是基层医生(或基层医护人员)。


基层医生在终端进行门诊,实时把门诊病人病历上传到平台,如果遇到处理不了的疾病可以即时在平台上找到专家请教,减少误诊,又可通过“手把手教”的方式快速提高个人医疗水平。


平台同时连接各大医院,基层医生可以在平台上实现双向转诊。在转诊过程中,也可以在不同层级医生间实行互评,再结合医患互评可形成一个对基层医生全面的绩效考核。


全科信息系统中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主要釆用英国医学会(BMJ)的最佳临床实践(BP)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诊疗规范,把乱开药物和检查变成前置审核,从而防止过度医疗,并借此推动全省基层医生的同质化服务,解决“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难题。


在引入新商业模式方面,家庭医生协会推出的U护和守护两款APP,都已形成较成熟的模式。


U护APP是一个帮助护士自由执业的平台。护士需要先挂靠到一家基层医疗机构,对于首次在平台上申请上门护理的患者,医生和护士会一起提前上门确定其身体状况和家庭环境是否适合。这一模式在2015年9月上线后,曾受到违规执业的质疑,不过最后,广东省卫生厅出面表示支持这一模式。


平台的护士主要是离职护士和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有空余时间的护士,这也是对护士资源的一种引导回流和高效利用。医保对于院外护理是不报销的,在部分地区有“开小口子”的政策,但指导价极低。比如护士一次上门服务才10多元钱,毫无吸引力。据吴育雄透露,平台上的护士上门服务项目几乎都是患者自费,每次为80元~100元。


守护APP平台则是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家庭医生协会合作开发的精神卫生云服务平台。


我国约有17.5%的人患有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严重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屡有发生,主要是由于监护人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差,病情失控。


守护APP的重症监护模块由三方构成:市管理员、基层责任医生和监护人。其中患者监护人通过APP在责任医生指定的时间内上传病人病情和服药情况,形成监护记录。


责任医生据此了解患者病情和服药情况,若发现患者有危险倾向,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送院治疗。若监护人未如期上交监护记录,平台将分别对监护人以及责任医生发出提醒,以解决监护工作中的失管和漏管问题。


最后是支付问题,政府将以后台自动生成的历史监护记录为依据,向基层医生发放监护补贴。家庭医生协会也在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叠加在平台上,丰富业务生态。


现有的业务案例是一家提供哮喘HMO服务的企业“罗宾医生”,在接入基层医疗平台后,罗宾医生向患者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并提供数字化哮喘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委派合作的基层医生提供在线咨询和门诊治疗。


200亿产业投资驱动的变现模式


到目前为止,家庭医生协会的支出并不亚于一家移动医疗企业。成立至今,协会在上述业务中已经累计投入数千万元,这些资金主要源自捐赠,其中保险公司是最为重要的“金主”。


讲到这里,我们只是看到家庭医生协会作为公益平台所开展的业务。但对于协会创始人吴育雄而言,商业行为同样是绕不开的话题。在他对基层医疗市场的整体布局中,在与公益平台并行的另一边,还有一个什么样的商业平台?


据吴育雄透露,由中信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全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佳护护理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广东全科控股有限公司已在筹建中,注册资本达到5亿元人民币。


广东全科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与各地政府合作,共同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建立社区诊所与护士站。计划在5年内,以参控股和输出管理等方式,新设及合作2万家以上统一标准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初步实现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的目的,预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在谈及未来公司在投资基层医疗机构的优势时,吴育雄表示:“我始终相信一个有能力治病、用心治病的医生开诊所不会赔钱。因此,我们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医生,同时也约束医生只能用心治病,这样就能够放心地给医生投资或贷款,支持诊所开办或运营资金。”


简单来说,全科信息系统是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专业能力时,也通过临床决策系统限定了医生的医疗行为,时下极普遍的过度医疗行为几乎都将隔绝掉,这无疑是支付方——医保局和保险公司最乐于见到的。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xi.n@vcbeat.net


精彩继续

“未来医疗”城市论坛合伙人征集


互联网+医疗+保险大事件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投稿:tg@vcbeat.net

授权:xi.n@vcbeat.net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注动脉网官方微信号:vcbeat或长按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