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大数据公司能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抓取数据,究竟牛在何处?【AI+大数据案例】
2017中国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实践论坛将于9月16日-17日在武汉会议中心盛大开启,会上同步发布国内首份《2017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报告》,与会者将直面产业大佬,共同探讨产业实践,获取最新产业动向和发展趋势。本文报道的企业也将受邀参与此次大会,更多精彩期待与你共享,报名参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
博为软件董事长 梁威
“在国内,我们也许是唯一一家无需其他软件厂商配合,就能直接从医院的上百种信息系统中抓取数据的公司。”博为软件董事长梁威告诉动脉网。
2009年,梁威从北大硕士毕业,创办了博为软件。由于大学学的是图像处理,因此,梁威选择了医学影像作为自己的创业入口。最开始,博为软件做的是传统的二维影像处理,后来,博为软件研发出了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脏器分析系统和PACS产品。
这款产品不仅拿到了CFDA认证,更是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影像公司的领先水平。它突破了传统二维影像诊断的诸多局限,既提升了医务人员的诊断准确率,也为心脏、消化等多科室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借助这款产品,博为软件迅速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并于2016年成功登陆新三板。
在医学影像领域小有建树后,博为软件开始往医院大数据平台发力。然而,要在医院内部署大数据平台,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基本上每家医院都有两三个软件,每款软件背后都有一家公司,我们需要一家一家去谈合作,让他们开放数据接口。”梁威告诉动脉网。
显然,这是一件效率极低的事情。
企业能联系上的软件公司要么基本漫天要价,要么消极配合,一拖再拖。虽然有医院的支持,但因为利益关系,很难有办法很好地让软件公司主动配合。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数据和软件控制权上。
正是基于这点,梁威敏锐地察觉到了行业的痛点和机会。但想法归想法,要从技术上突破,并不容易。2012年,梁威狠下心,动员了包括美国研发团队在内超过50多位研发人员,耗费4年研发时间,终于在2016年下半年将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研发成功。
无需软件厂商配合,直接采集医院内各种软件系统数据
博为独有的异构数据融合技术,能在不改变原系统代码,无需软件厂家参与的情况下,直接采集医院各软件系统(HIS、EMR、PACS、LIS等)中的临床数据,自动建立数据关联,输出结构化数据库。不仅简化了协调、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安全,更是让数据集成共享实施效率提升近百倍。
该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无障碍——无需原厂商支持,医疗数据采集融合环节简便畅通;
低成本——将人员协调成本、开发成本降到最低,有效减少项目交付时间;
零风险——非侵入式采集,无需开放原数据库,保证原系统安全;
高效率——与系统架构、代码无关,无需研发数据接口,直接采集。
“只要是Windows平台的软件系统,无需软件厂商配合,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就可以将数据采集出来,兼容性极强。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任何需要的格式,如国际通用的data标准格式。”梁威告诉动脉网。
由于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的特有优势,很快便在10多家医院落地使用。其中,湖南省宜章县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两个月便建立起了县内30家医院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并直接促成区域内远程会诊平台的建立与运用。
宜章县的大数据集成平台已经嵌入县卫生系统专网,卫生局通过对一定时间段内各个医院患者的诊断分析、用药分析,可以统计本县的高发病、常见病、新型病以及病患的年龄结构等项目的精确数量,帮助卫生局及时对流行病、慢性常见病等做出决策反应。
对此,梁威向动脉网算了笔账:“如果一家医院需要从5个信息化软件中提取数据,用传统接口技术建立集成平台,需向每家软件厂商支付约10万元的接口费用。而使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就没有接口费用一说。”
另外,利用接口技术需同时协调多个软件厂商,实施周期至少半年以上,而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只需两周即可完成。
据悉,博为软件已与超过100家医院达成了合作。
用大数据实现医保控费
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应用范围极为广泛,除了医疗行业,还被应用到了保险、政务、智慧城市、物流等领域。
目前,险企和医保部门在医保控费过程中,如何获取全面精准的医疗信息和临床数据,建立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评审机制,控制自身成本,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博为软件研发的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不需要接口对接,通过获取软件系统的底层数据交换和网络数据包,直接采集应用数据,输出结构化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指定服务器数据库,是建立实时、准确、完整的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利器”。
1、通过数据连通,实现医嘱处方审核智能报警功能。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将医院HIS系统的医嘱处方数据,与保险公司/医保部门的医嘱处方审核系统或知识库智能审核控费系统连通,医生开具的医嘱处方与医保控费系统实时联动,对医生的用药、处方进行辅助指导与智能提醒。既能合理引导医生的医疗行为,也能有效达成控费目的。
2、建立医保报销临床全数据审查体系,防止骗保行为发生。医保主要通过审查医生处方和缴费数据进行报销,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处方、费用单据造假进行骗保,造假难度和成本低廉;医保局和保险公司对此却不能做到火眼金睛,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将医疗机构的所有临床数据,如CT、B超、X光、验血、检验等数据全部纳入审查范畴,导入到医保审查系统,增加了骗保的难度与成本,从而降低甚至杜绝骗保行为发生。
3、第三方机构大数据弥补医保费用审计漏洞,让造假行为无处遁形。例如,审计署通过采集工商数据进行医保审核过程中发现,某医院登记只有50个床位,却有90个病人同时住院,进而核实查出造假问题,这就是一个基于大数据进行打假的典型案例。
在医保费用审计方面,可以纳入更多存在造假可能的第三方机构数据进行审查,挖掘违规交易,再处罚医疗机构和参保人。虽然是事后控费,但是通过惩处手段与征信体系建立,能避免造假行为愈演愈烈,促使医疗服务机构和参保人规范自己的行为。
利用历史数据迁移技术,助力连锁药店系统更新换代
近年来,不少连锁药店业务扩展加速,公司原有的GSP系统因为使用流程复杂、运行速度缓慢以及报表统计功能的缺陷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财务、采购以及零售端的工作效率与使用积极性。
随着业务拓展,企业必须通过更加精确的管理,实现对终端药店、药品库存、会员等信息的全方位掌控。因此,更换新的药店管理系统成了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但由于历史数据需要全部导入到新的业务系统,但老系统拒绝提供表结构或视图,因此药店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手动将资料录入到新系统中,耗时又费力。
在梁威看来,目前连锁药店所遇到的信息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I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深入,软件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多年前的软件系统,无论在运行速度、可操作性、业务功能等方面都与当下同类前沿软件系统存在很大差距,客观上导致了老系统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
2、企业在应用软件系统的过程中,因为众多使用者不懂软件技术,一般处于被动学习与接受的地位,没有协助软件厂商发现系统使用中存在不便利、与公司业务不够契合的意识,久而久之,企业软件和公司业务之间的偏差因为长期得不到调整,导致企业软件的使用越来越“鸡肋”。
博为软件的历史数据迁移服务,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自动采集老系统所有数据,并按照业务逻辑直接写入新系统,由软件机器人自动操作代替人工手动录入。应用过程中,不需要新、老系统提供接口对接,既节省了开发费用,也避免软件厂家不配合或难协调等问题。
“利用博为101异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说是完美解决了更换软件系统历史数据迁移中的尴尬。”梁威说。
医疗大数据,时机已至
未来医疗,数据先行。新规则、新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变革正发生,大数据风暴早已席卷除医疗外的多个领域,并带去了重大变革。
伴随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迅速扩张,大数据不仅能解决现存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中国医改提供可行的新思路,对于新医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重急症攻克、新疾病发现、传染病控制等。
麦肯锡预测,如果充分利用医疗大数据,可创造3000到4500亿美元的附加价值;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医疗市场缺口大,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博为软件,正在这条机会丛生的道路上倍道而行。
文|郝雪阳
微信|hxy94241617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2017中国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实践论坛将于9月16日-17日在武汉会议中心盛大开启,会上同步发布国内首份《2017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报告》,与会者将直面产业大佬,共同探讨产业实践,获取最新产业动向和发展趋势。报名参会请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
AI+大数据案例
★ 这名架构师出身的创业者,基于AI和系统论,搭建了一个覆盖医学全流程的产品体系
近期推荐
★ 拼技术还是拼服务,国产高通量测序企业如何打响翻身仗第一枪?
★ 这家企业在血透新政策出台仅1个月就通过审批验收,势要抢占1500亿血透市场的头部
★ 一条娃娃鱼吸金2.5亿!从养殖到深加工,美鲵说掘金万亿医美后市场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