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创新工场遇见耶鲁管理学院:“赋能”中国企业家走得更远

2017-12-03 动脉网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网络安全专家,百度安全事业部总经理马杰自从写出第一个计算机安全代码开始,他的人生经历就与工程师、研发团队带头人、创业者、投资人等多种身份交汇在一起。


而如今,马杰即将多出一重身份,那就是耶鲁管理学院与创新工场联袂推出的“耶鲁创新学者”暨“未来领袖”项目的首批学员之一。


这一项目的核心宗旨在于,以耶鲁大学数百年传承的人文精神,为中国创业者和企业家开启一段沉淀企业家精神的“赋能”之旅。在马杰看来,置身于当下“创新、创业”的“双创”时代,技术之美需要人文之“花”的升华和再造。


“技术+人文”——“双创”时代的恒久主题


过去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创业的洪流中,尤其是怀揣着一技之长的技术流型创业群体。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在经过短暂的轰轰烈烈之后,便失去后劲儿,无法实现自我迭代而开始走下坡路,最终无法逃脱“创业成功者属于1%的那部分企业”的铁律,没能走得更远。


尽管导致创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普遍规律。


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就曾直言,过去几年他做创业投资和辅导得到的一个经验是:中国创业者,技术上不差,但他们最缺的就是人文修养。


对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等人文知识与素养的缺乏,使得他们在面对客户、市场、以及利益纷争时,没有足够的精神与心灵支撑。“技术与商业模式是大楼,而人文教养是地基。地基看不见,但决定大楼的高度与坚实度”,他表示。


“技术和人文”之于创业者的重要意义,这在既做过创业者也做过投资人的马杰看来也颇有心得。


他认为,有深厚技术背景的创业者绝大部分精力都是在想怎么解决技术和算法问题,但事实上伟大的企业都越来越注重产品、用户体验,因为用户的审美、要求在提高,这就要求创业者尤其是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在技术之外,属于文化和灵魂层面的自我修养。


“我们写的代码维持不了几年就会被迭代掉,即便是特别厉害的代码也许存活十年就被迭代掉。但那些真正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可以存续永久”,他说道。


的确,对“技术和人文”因素的深刻洞察,已经让很多优秀企业成为这个时代的榜样。例如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的定位,最引外界瞩目的标签除了技术流,更多的是基于美学概念下的极简主义风格。


再比如小米公司,他给外界传递的印象除了产品对于审美的追求外,更多的则是设计师文化主导产品研发思路的企业文化特征。


事实上,如今的马杰除了身为百度安全业务的掌门人之外,还在投资一些餐饮和民宿的项目,这无不透射出他对于人文素养之于创业的价值认同。


他告诉记者,当他第一次听到创新工场要联合耶鲁管理学院打造一个旨在帮创业者和中国企业家架起一座通往世界顶级人文学术殿堂的桥梁之时,他认为这是作为最能把准国内创业生态“脉搏”的创业工场的有一大力举,因此,他没有过多犹豫便决定加入其中。


“硅谷对他来说已经太熟悉了,实际上美国东部包括纽约、纽黑文、波士顿有很多科技创新企业和跨界文化,我很期待到那里去实地感受和体验”。


“未来领袖”项目:古典人文精神融合前沿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商业变革


作为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合伙人陶宁女士显然也对“技术和人文”的关系问题很有感触。她对记者表示,是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交叉和边缘才会产生新产品、新的商业机会和服务机会,而这背后透射出的则是人文精神的力量。


陶宁说,这一点,也成为创新工场开启与耶鲁管理学院合作项目的初衷所在。“耶鲁创新学者”暨“未来领袖”项目融汇了耶鲁管理学院特有的古典人文精神和正统管理学院课程师资,以及国内科技智能时代蓬勃迸发的创新精神与投资创业实践,帮助中国企业家们洞悉企业和产业升级的着力点,更准确地掌握中美及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企业正确的战略走向,进一步扩大科技引领未来的视野。


对于为何选择与耶鲁管理学院合作,陶宁解释道,马杰作为技术高管,又是成功的创业者,他选择耶鲁,就像创新工场选择耶鲁是一样,都是看重耶鲁大学作为百年名校所沉淀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和文化传承。


众所周知的是,耶鲁大学作为世界级领袖领袖的摇篮,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19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20位在世的亿万富翁,58位诺贝尔奖得主。而耶鲁是也西方大学里对中国影响力最大、联系最紧密的大学。


中国第一个从西方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容闳就是出自耶鲁,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以及清华大学前6位校长中有4位校长都是从耶鲁毕业。


项目负责人之一、创新工场首席市场官&运营合伙人黄蕙雯对记者表示,当前国内外众多商学院的课程科目多偏重于案例教学而轻于系统知识的学习。


“耶鲁创新学者”暨“未来领袖”项目课程五大模块涵盖全球领导力、引领组织发展、前沿科技投资方向和逻辑框架等主题,其一大特色就在于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之外,会给学员提供一次学院型的学习机会。通过一个体系化的学习和认知过程,就会有别于案例教学对于知识点的堆叠,让学员首先在知识储备上更加系统有效。


作为项目的耶鲁方面负责人,耶鲁管理学院高管项目亚洲部董事总经理李秀玲表示,耶鲁管理学院一直希望能够与东方的古老文明和现代科技进行深入对话,实现中西方文化融合与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世界变革。这也是李秀玲女士一直想要促成的合作与交流。


创新工场是中国一流的创业投资机构,具有高科技领域投资创业的战略前瞻性,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创业公司成功创业,拥有丰富的项目投资经验及资源。


此次双方的合作,互为补充,正是古典与创新、正统管理学院体系与前沿科技趋势的碰撞、融合,相信会为那些同样兼具人文关怀与寻求突破创新的未来企业领袖提供不一样的项目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耶鲁创新学者”暨“未来领袖”项目除了架起科技与人文对话的桥梁,项目另一个初衷在于,也希望架起中国创业者和国内外成功企业家之间沟通融合的纽带,“让中国的创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进行对话和碰撞”。


对此,李秀玲解释道,顺利修完项目课程的学员将获得“耶鲁创新学者”和“耶鲁国际校友”的证书。“耶鲁创新学者”是耶鲁管理学院在“世界学者”项目之外,特别针对此次项目学员单独设立的重量级称号。


而“耶鲁国际校友”的身份认证,意味着学员正式进入顶级管理学院校友圈,享有由耶鲁管理学院和耶鲁校友协会授予的各种权益,包括成为耶鲁校友协会的成员、进入耶鲁校友通讯录、参与校友活动等,与投资界巨头吉姆·罗杰斯、沈南鹏(红杉资本)、黄中核(莲花资本)等成为同窗校友。


这是国内目前唯一能授予“耶鲁国际校友”及“耶鲁创新学者”双重证书的顶级国际管理学院项目。


拥抱创业生态3.0时代:创新工场吹响创业服务升级号角


不得不说,作为中国创业殿堂的创新工场,一直都在创业服务方面,引领着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风口”,这一次,以人文精神之名,创新工场的创业服务无疑又进入了一个升级通道之中。


陶宁对记者表示,创新工场成立八年之后,第一次尝试跟世界上最好的学院派代表做一个理论性的升级,这也是创新工场在整个创业服务方面的提升。


黄蕙雯进一步解释道,创新工场此次提出“顶级管理学院校友圈+科技投资前瞻趋势”的完整创业生态3.0概念,并借由“耶鲁创新学者”暨“未来领袖”项目进行实践,试图帮助中国企业家们在“双创”热潮下与时俱进,带领中国科技企业发展走上突围之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对于此次项目对于创新工场将带来哪些实际助益,陶宁坦言道,项目本身设定严格的学员资质门槛和人数限制(首期限定40名学员),收费标准和国内EMBA项目处于同一水平。这就意味着一年之后,这个项目对于创新工场带来的实际收入可能只有百万级水平,在创新工场的业绩贡献里可能微乎其微。


但这对于当前AI创业标签相对偏重的创新工场来说,其长远潜在的价值可能更值得期待。


陶宁表示,AI行业的一大特征是,客户群偏重于企业(TO B),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创业者和创业服务群体应该把视角投向更广的个人客户(to C)领域,例如消费升级时代下新零售、线下教育、供应链改造等领域,这也是创新工场创业服务升级的核心出发点所在。


“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给我们更多一个触角,多一个维度,让我们与中国的经济有更多的点去触碰,让更多的创业企业和成熟企业通过人文精神的熏陶积累更多属于企业家精神层面的沉淀,那将是创新工场和耶鲁所追求和希冀的使命所在”,陶宁说。


在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耶鲁北京中心,大厅长廊里展示着一幅幅记载着耶鲁大学和中国历史渊源的代表性人物和事迹影像,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和人文气息跃然纸上。


显然,历史又将来到新的起点上,创新工场和耶鲁管理学院此次的合作项目,无疑将成为书写耶鲁和中国未来更大更深交集的承载之一,即将书写新的篇章。


而对于马杰来说,即将开始的人文沉淀之旅,对于这位技术和文艺细胞俱全的时代精英来说,早已心神往之。他告诉记者,耶鲁大学的人文氛围和它所在的纽约大都会气息,都然他很向往,现在很流行跨界创业,而中国也在经历消费升级的浪潮,这里面一定有非常多的东西可以产生灵感去学习交流,很值得期待。


现在,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探讨医药的数字化营销,医生社区、互联网医疗平台最受药企青睐

 10多位院士、20多位政府领导、100多位演讲嘉宾、200多位顶尖投资人,2017年健康医疗领域你最不能错过的大会!

 发力大数据,赋能诊所,更美打造医美APP头部入口

2017年年终盘点

 民营医疗:27家上市公司参与近50个医院项目,最大投入一次近10亿元,品牌塑造成为关键

 医美行业:品牌连锁和精品诊所势头迅猛,医美APP头部平台趋于稳定,混业经营流行

 康复产业:千亿级市场仅两成饱和,专科医院成风口,社区康复大有可为

 中医药:审核简化资格放宽、资源下沉、产业整合加速、“互联网+中医”趋冷静

 创新药:加入ICH、最大医药政策提出,2017中国医药创新的关键是国际化

 医药零售:受益医药分开、处方外流市场激增,持续整合致集中度提升

 医疗器械:100亿资本助力,十大政策护航,器械国产化趋势明显,6大核心领域或将爆发

 商业健康险:开足马力拿牌照、推产品、扩渠道、介入医疗服务,全年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

 医药电商:处方药网售政策“急刹车”,“电商+医疗”模式兴起,处方外流是新增长点

 医联体:规模疯狂扩张,大医院态度积极、模式多样化,专科建设已超过20种

 医疗机器人:全年融资15亿,手术、服务、康复机器人稳步发展,“落地”成为关键词

 健康管理:资本向头部集中,国家主导AI、大数据驱动健康管理,跨界者分食市场

 口腔:资本助力连锁扩张,牙医创业成为合伙人,数字化口腔已渐至成熟

 医药行业:2017年有多项重磅政策落地,产业增长强劲、投资并购注重价值发现

 医疗大数据:基础依然落后,2017年国家队与人工智能企业入局,或将引发新一轮红海争夺

 医疗VR\AR:2017年仅一家公司融资,手术规划导航、医疗教育的前景值得期待

 医疗信息化:2017年市场增长乏力,企业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极?

 2017年中国医疗医药医保政策汇总,全面解读政策导向和监管逻辑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