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在全国两会的医疗提案越发“技术流”,透视腾讯2018年的医疗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腾讯2018年的医疗战略核心是什么?这几乎是每年行业都会关注的问题。最靠谱的答案,莫过于每年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带来的八份书面建议中,就包含了一份《关于以数字技术驱动健康医疗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到,实现数字技术在健康医疗事业中应用目前还存在诸多挑战。
政府部门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和服务企业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壁垒,导致患者就医行为难以充分数字化,医疗数据的价值也尚未有效挖掘,实现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
同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健康医疗产业融合虽已初有成效,但还存在较多政策、标准、法规和技术壁垒;政府、学术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针对以数字技术驱动健康医疗事业发展,马化腾更是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建议:
一、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医疗资源和能力平衡发展。
一方面,医疗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机构可以率先推广人工智能辅诊等技术,如腾讯结合医疗影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腾讯觅影”平台,目前已成为医疗机构的癌症辅助筛查工具;通过AR、VR、直播等方式,基层医生能与专家远程会诊和交流,这些都将有效改善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
另一方面,患者就医全流程在线服务、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电子病历和处方安全流转、院务管理上云和周边服务智能化等,也将极大提升医院的服务和管理能力。
二、利用数字技术加速推广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建议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载体和手段,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健康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规范采集、集成共享和合规应用,提升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度,助力国家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三、完善数字技术应用的制度环境和协同创新机制。
建议立法明确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市场主体、患者个人等各方主体对医疗数据的权属关系。建立由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健康医疗领域开放创新平台,加强成熟技术和顶级专家经验共享,破解数字技术与医疗行业融合的共性难题,降低数字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技术门槛。
作为比对,我们将他2016年和2017年和医疗相关的建议进行了整理:
2016年:分级诊疗有赖于打破医院“信息孤岛”。
我国“看病难”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马化腾建议,实现分级诊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患者信息共享。
只有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诊疗、用药情况,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才能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打破医院的“信息孤岛”,就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建立并完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制度,实现相关信息的可得性和互联互通。
2017年: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的意义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的网民数达到7.31亿,网民占人口比例达到54%,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达到6.95亿。
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经与传统金融、医疗、教育、交通、专业服务等行业深度融合。
我们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充分发挥我国作为世界互联网最大单一市场的优势,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网络强国战略落地。
加快推进网络惠民及网络扶贫工程,缩小数字鸿沟。发展数字经济是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建议以提升百姓满意度和生活品质为目标,着力提升数字经济惠民水平,重点推进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普及,推进网络扶贫、精准脱贫,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民生服务协同,鼓励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具有统一入口的集成化城市服务发展。
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实现民生服务数字化和城乡服务均等化。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马化腾对于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提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重;
2、医疗行业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的问题依然健在。
显而易见的是,第二点并非腾讯所能把控,因此马化腾和这里不做过多分析。重点是第一点,如果你仔细分析这几年腾讯的医疗布局,便能发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2015年11月23日,马化腾用相近的姿势、在同一个地方和三个不同的男人进行了合影,他们从左至右分别是:卓健创始人尉建锋、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医联创始人王仕锐。
动脉网在分析之后,整理出了下面这张后来被不少媒体和医疗从业者所引用的一张图:
当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微医代表着线上看病的场景、丁香园代表着医生学术交流的场景、医联代表着医生社交的场景、卓健代表着医院互联网化的场景。
三者的共通点是连接,是腾讯对医生、患者、医院三个医疗主体的连接。回过头去看2016年马化腾的提案,分级诊疗的核心不就在于连接吗?这意味着,马化腾的提案并非纸上谈兵,他在真正用行动去落实自己的判断。
那时候,我们思考的是:下一个会是谁?这个逻辑的推导建立在连接的基础上。但在2017年和2018年后,腾讯开始转变思路,从补足自己在医疗的各个服务主体的环节,转向底层技术驱动医疗布局。
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已经跳出了连接的范畴。相反,这是一种更加较高层级的连接。从单纯的人与人,过渡到不同技术之间的连接,而它们之间的载体便是数据。
技术连接的结果是,它可以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从预防到诊疗到康复的整个环节的连接;实现各类医疗主体(医院、医生、患者)的连接;实现医疗与全行业的连接。
所以我们在2017年和2018年的提案中看到,马化腾对于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R/VR、物联网等新技术进行了“一一点名”。
这些技术中,哪一个是重中之重?根据动脉网的判断:大数据是连接的纽带,是医疗最大的难题,因此它必然是核心,其他技术,则是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前提或具体应用场景。
这些新技术与医疗大数据之间关系,可以利用下面这张图来简单诠释:
这点,我们从腾讯近两年的重大事件也能观察得出:
2017年7月,腾讯和中电数据开启战略合作,建立医疗大数据安全云平台。双方未来将在健康医疗大数据技术领域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健康数据与医疗数据融合、临床决策支持、健康医疗应用生态发展。
2017年7月,易联众联手腾讯,将在近百家医院推广微信医保移动在线支付业务。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微信医保移动在线支付业务,推进“互联网+生态医院”业务的深度合作,并在医疗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双方将积极构建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保行业支付体系的建设。
2017年12月,西门子医疗与腾讯达成合作,共同推广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双方将共同推广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各级医疗机构诊断水平的提升。
2018年2月,腾讯与阿斯利康达成“健康中国”战略合作,借力大数据打造中国首个医药打假平台。
携手共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药品打假创新合作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保障公众的药品使用安全及合法权益,成为中国首个互联网平台与医药企业合作开展药品打假的范例,同时这也将进一步加速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近两年,腾讯通过与医疗信息化和医疗器械的行业巨头合作,在医疗大数据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支付,经过几年的推广运作,微信医保支付目前已经在广西、深圳、成都、郑州、汕头、铜川、厦门等多地投入使用,实现医院就医诊间支付,以及药店买药微信支付;新疆、潍坊、嘉兴、泰州、厦门、哈尔滨、南昌、沈阳、永康、开封等全国多地也在加紧部署。
医疗支付绝对是医疗大数据中一个颇为敏感的环节,因为患者的支付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就诊数据。
但目前的行业形式,医疗数据是绝大多数医院所不开放的,即使企业从技术上实现并无门槛。
另外一个较为特殊的是腾讯觅影。
2017年8月3日,腾讯正式发布了其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个人认为,这款产品并非是腾讯的跟风之作,而是颇具有深意的一步。即使这款产品在同行看来有些“小儿科”,但它的问世,意味着腾讯开始从数据的获取和共享,开始向数据的应用场景布局。
在2018年2月,腾讯更是宣布旗下医疗AI实验室与英国移动医疗公司Medopad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同研究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智能化的医疗诊断和医疗服务支持。
腾讯近几年在医疗的投资逻辑,同样是其“连接升级”的有力证据:
结合以上图表可以得出结论:
腾讯在2015年医疗行业还属于广撒网阶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针对技术和服务型医疗企业都进行了投资布局,并且这一阶段技术和服务型企业的投资偏好还不明显;
2016年,腾讯是平滑过渡的一年,投资企业数量出现大幅减少,企业的类别与2015年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2017年,在基本维持投资数量持平的情况下,技术类企业开始成为腾讯投资的主要标的。
可以预见,在2018年,腾讯的医疗行业的投资将持续以(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R/VR、物联网等)技术性企业为主导。
其医疗布局,也将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
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所释放的信号,或将成为见证的开端。
文|郝雪阳
微信|hxy94241617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 商业保险+医药零售,会成为变革医疗行业的“降维打击”吗?
★ 超过百亿规模,各类AI企业争相布局,超声+AI为什么成为了香馍馍?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