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断磨洗,直至透明 | 周毅

2017-03-05 周毅 文汇笔会


《歌以言志》,周毅 舒明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1月版

 

收在这本散文集里的文章,都选自文汇报笔会副刊。这个创刊于1946年的副刊,迤逦走来,至今走过70年了,当仁不让地说,可以算是一直仍保持高品质的国内报纸副刊。作为纪念,想编一本集子,但是,又想与我们以往编的有些不一样。如何不一样?便引进“他者”的眼光吧。有朋友向我们推荐了广西师大出版社,他们这些年的出版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开始了接触。


第一次见面,就接到一瓢冷水:虽然文章都很好,但是,编选中不能强调“笔会”,不能强调“心灵史记”的编年痕迹;不是纪念集,也不是功劳簿。


那么,以什么为标准呢?


好文章。


好文章?


我们就在这样一个搁置了所有以往标准,模模糊糊以“好文章”为鹄的的状态中开始了摸索。重读笔会的文章,并假设自己是在更长的时间长廊里,更没有习气地偶遇……每一次选稿后和出版社编辑讨论,他们都很详细地提出读后的意见。我渐渐喜欢上他们反馈意见时温柔又肯定地说的那句:说不出什么理由,最主要的仍是一种“感觉”。


就这样反复几个月,这部书稿出现了。我看到后竟然先被感动了,我想:这就是一个不断磨洗,直至透明的过程吧!这透明,是一种“人”的透明。孔子所谓“思无邪”,可以当之?可以不惭愧地说,这些文章,能够置身当代汉语写作的最高水平。连我都想拥有这样一册,是英华风发的伙伴,亦有淳厚耐读的底色;随身携带在上下班路上,可悠然出神。


笔会七十周年纪念时,曾有作家形容:笔会的义法,如山河在,草木长,息壤生,在催发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兼备的好文章。在这里抄录,不是把它当评语,且当作理想吧。


不仅写作是一个不断磨洗自身的过程,原来编辑也是呀。


现在,轮到您来发现,阅读,更是这样的磨洗。


本文刊于2017年3月3日《文汇报 笔会》。为《歌以言志》后记,作者为笔会副刊主编。

该选本为近10年笔会精选,之前60年选本已有《一个甲子的风雨人情》及《你要爱你的寂寞》。

-----------------------

《歌以言志》

目录

 

杨绛001

忆孩时

五则

 

黄永玉011

清流绝响

 

金宇澄020

马语

 

李娟028

在阿克哈拉

 

 

毕飞宇053

演唱生涯

 

王安忆063

父亲和母亲的写作

 

[瑞典]马悦然069

吊陆文夫

 

资中筠071

斯波克医生访华

 

张新颖077

翠翠,在杜鹃声中想起我

 

张定浩081

歌以言志

 

 

孙小宁085

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恺蒂092

曼德拉的衣着

 

严锋097

兄弟

 

戴冰105

池塘边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黄德海114

受耻

 

俞晓群119

只想听一听音律,娱乐一下

 

 

李皖125

油菜花开的季节

 

谈瀛洲133

听姚公白师弹《孤馆遇神》

 

汪涌豪139

时间汤中的平田老人

 

路明146

我家弄堂

 

舒飞廉161

江豚拜月

 

蔡翔170

洗澡

 

 

何立伟179

无目的,亦无目的地的行走

 

邵燕祥185

萤火提灯

 

冯世则188

哎呀斑鸠

 

张蛰196

我的野语文

 

孟晖202

铜雀台·春梦·子敬书裙

 

唐吉慧214

松雪斋的老先生

 

 

辛丰年219

仁人与志士

关于夏尊老人的一件事

 

董桥225

养字

 

周毅235

后记

 

【该书目前各大电商网站均已有售,欢迎入手!】

选目中如果有您特别想立刻读到的文章,请留言,

我们会择选以微信推出。

另:编辑部也会准备5本编辑签名本,

为留言读者送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