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ONE当代艺术项目【新陈代谢】| 出汗吧,宝贝儿!
撰文:cher在路上/ 文字总监:Juan / 视觉设计:晓利
原创图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陈代谢 Remixing the Local】是2016北京ONE艺术周携手I:project space独立艺术空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十二位青年艺术家为胡同社区创作的系列艺术作品,尝试将艺术家们的作品与公共空间及艺术周期间胡同周围的即使环境发生碰撞,将艺术灵感带入社区生活。
I: project space由两位居住在北京的德国策展人妮妮(Antonie Angerer)和安娜(Anna-Viktoria Eschbach)于2014年创立。作为一个国际艺术讨论和交流的平台,它致力于形成对艺术家的支持体系,并且为创作、策展、研究以及其它知识生产之间的长期对话提供更多可能性。这两个德国姑娘的 I: project space是一间纯粹的非营利空间,特意选址在远离艺术区的市中心胡同,就是旨在把艺术带回到日常生活中,并期许它们与在地环境产生互动。 所谓“新陈代谢”,在生物解释上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而在2016北京ONE艺术周,我们认为这个生物词汇像极了胡同和外界环境的状态:能量交换,自我更新。 本次新陈代谢项目遍布艺术周会场,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四合院里推开大门就能看见的作品,一种是要走街串巷才能发现的,发生于社区街巷的当代艺术。
内务部街27号,一个700平米的二进院儿,是这次2016北京ONE艺术周的总部和主会场,是艺术发生的大本营。观者被邀请在四合院里体验与传统展览空间所不同的艺术观赏经验。
还记得之前介绍的「梦境实验室——北京的未知之未知」么?收集梦的法国人Vincent Chomaz把他的工作室搬进胡同,邀请每个参观者讲述个人之梦,一起探索城市空间与其居住者的联系。同时,也有机会聆听艺术家在世界上另一些城市搜集的梦境与故事。
跨媒体艺术家雎安奇的两个装置作品「没事 没事」和「坏电视」则试图重复生活中最平常无奇的用语,和复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坏死情况,让观众以各自的生活经验自行解读。作品标题在观者无意识复述出口的时候,就像是还原了一个个平凡的生活场景。
荷兰艺术家Martijn Tellinga,将他的浸入式声音装置放置在27号院内一个独立房间。房间里布满老式音响,每一个音响都会发出细微独特的胡同声音,放佛在叙述属于自己的故事。观众进入展厅,在描绘胡同生活的装置中穿行探索,在这里,自然的声音、装置的内容、现实的空间,和个人的想象力融为一体。 这些,都是只有在四合院才能读出美术馆里没有的“市井气息”。
四合院红门上的神兽,被行为艺术家孙少坤视为风水与诗性文化的产物,她研究敲门时铜环与人身体的关系,推敲出一种中国特有的诗性美感。神兽驱邪旺财,院门迎来送往。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植入在这样一个亦守亦开的状态中,借由身体与门兽的连接来与出入院子的观众进行身体与时空、文明特性的’’呼吸’’体验。 迎来送往的胡同大院,穿梭于市井间骑着二八大杠的居民,举着相机一脸新奇的游客,不同的文化身份背景都被胡同的窄巷汇集于一处。
宋克叶的初衷是想放大每个人在社会和其环境中的存在,殊不知到最后,他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时刻与记忆中的人重叠,成为了梦想,挫折,多种地域和生活环境的混合体。也许不论来自哪个方向,由何种缘由聚集在一起,我们都是同一个人。我们不必想象他人的日子,只需要专注自己的生活。
同时,观者有机会一睹第三视角下的胡同生活。德国艺术家Daniel Stubenvoll,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初到北京,首次进入胡同。他把他镜头里记录下的胡同人与都市人,现代与古典,原封原样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与他相近又截然不同的另一位德国艺术家Ute Adamczewski,带来的影像作品则是自己多次访问中国的记录,在他的作品里,多个城市合成了一个他想象中的中国城市,朴实,生机,闪闪发光。
最后,是艺术家罗蔷在史家胡同23号院,这个现如今荒废的三进大院中带来的作品《造物者》。《造物者》利用院子内原生的植物、废弃的房间和走廊进行创作,试图在这个曾被“造物者”光顾又遗忘的地方,重现一种物的自生与再造。“他们在塑造自己之后开始不满,根据自己的需求塑造万物,根据自己需求的万物塑造他人,乃至世界……他们越来越坚信,自己就是造物者。”这就是罗蔷想借由这一特殊空间传达的艺术理念。
2
走街串巷才能发现的艺术作品
社区的阿姨大爷们精心打扮的社区之窗却往往是社区里最容易被忽略的天然装置。艺术家Jiajia Zhang在一次美国西部的公路旅行中因阅读受到启发,她开始思考社区的意义,和人在社区中的位置。
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描述了他认为的,逃离社会和远离社会流言纷扰的乐趣。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远离社会,而与自然深度交流的愉悦。
但社区之窗的设立初衷显然与这截然相反,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的小文《如何生活在一起 How to live together 》也曾以僧院举例「社区」这一概念。僧院在城市里,但是一堵墙把信徒和非信徒区隔开,但仅仅是在精神信仰上区别于彼此而已。群居和独处并不冲突,人可以做到理解彼此但同时各自有着独立的生活轨迹。在这次2016北京ONE艺术周,Jiajia Zhang将利用胡同里的社区之窗带来自己对于「社区」的思考反馈。 除了社区之窗,也许观者还能发现其他熟悉的装置。理发店的转灯,这种熟悉的招牌物体,因其相对固定的搭配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图像。
人们会说“理发店转灯一样的颜色” “像理发店的转灯一样”,由于不同的地方,理发店转灯的颜色搭配不同,它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符号,区别和反映了不同背景的游客。
同时,在胡同里,小小一个转灯便可以区别住户和商家,德国艺术家Kalinka Gieseler痴迷于这种省略语言而依靠意识形态进行的特殊交流。因此在艺术周期间,她将带来由理发店转灯为灵感的装置艺术,等待游人去发现。 胡同里的寸土寸金,使居民对于空间更为在意。夏弢的《星光房车》则要搭建一个移动车棚,用常见的蓝色彩钢瓦,配上小尺寸的自行车轮子搭建一间可移动的「房车」,作为空间占据的象征。
按照胡同的传统,这个空间由此归艺术家本人暂时所有,他本人因为这个装置拥有在胡同里的「一席之地」。但是这个举动会不会被人默默遵守,还是会因此带来的胡同里新的困扰?居民对于空间的「闯入者」的反应,也挑战了本地居民对于「社区」的理解。 每一条胡同自身的历史对她的居民和过路人来说自然有着不同的维度。对胡同的过客而言,胡同的图像和意义都比较符号化,甚至趋于一种「风情」;然而在与胡同有更深层、更复杂关系的胡同居民眼中,胡同可以展开平铺成一张细密、巨大、立体、跨越时间的网。
尽管胡同外的人无法轻易获得与胡同内居民同样的生活经历,但是艺术家王竹馨期待通过“历史编辑器 x胡同”计划,邀请所有人通过信息时代的处理方式,交流信息,让那张网视觉化,并得以与大家共享。 胡同从来不是一个难以进入的地方,四合院里并无高墙,胡同生活相较于高楼更热情开放,更欢迎交流和信息的交换。「社区」这一概念在胡同中更显得亲近而有人情味儿。
2016北京ONE艺术周,就是想使艺术更「接地气儿」,促成艺术与社区间时、地、人、事的双向流动,并把这种艺术活动的文化动力持续带入日常。
Anna-Viktoria Eschbach 安娜夏波
Antonie Angerer 妮妮1986年出生于雷根斯堡县,分别于德国蒂宾根大学获得汉学硕士学位,于瑞士苏黎世获得艺术史和东亚艺术史学位。2009年来到北京大学学习深造,2012-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影像艺术家,1967年出生于柏林。她的影像作品曾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海艺术双年展,慕尼黑现代绘画陈列馆和柏林KW当代艺术研究院展出。
独立策展人和跨领域艺术家。198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目前居住和工作于德国柏林。Vincent Chomaz本科在巴黎学习量子物理和历史,之后转做记者。而后,他发展和研究浸入式干扰(immersive disruptions )艺术创作方式,并且在国际上享有声誉。他最近的项目包括为马来西亚吉隆坡创建相关的声音导览。并且在2015年,他与相关机构(Zona Dynamic Pala Fruits _Heararchy of Perception)参与组织了一个为期一周的试验工坊,专注于艺术协作和集体制作。
Kalinka来自于德国莱比锡。她曾就读于不莱梅艺术大学,师从 Peter Bialobrzeski和Jeanne Faust。于莱比锡HGB视觉艺术学院研究时,师从Heidi Specker, Joachim Brohm, Oliver Kossack以及Beatrice v. Bismarck。2016年,获得美国加州DAAD奖学金,并且得到北京歌德学院和I:Project Space的摄影艺术家驻馆计划支持。
1975年生于新疆,祖籍南京。
雎安奇是目前最受国际瞩目的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和跨媒体艺术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接受了电影教育。在全球参与超过30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电影奖项,作 品曾于巴黎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林肯中心展出。2000年用过期八年的胶片拍摄完成的处女作《北京的风很大》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成为日后 中国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新近完成的电影作品《诗人出差了》再次以离经叛道的叙事方式在2015年的国际影坛引起巨大反响,影评人汤尼·雷恩(Tony Rans)称其为百分之百的电影创造者。作为中国少有的跨媒体艺术家,其特立独行的创作方式和观念也贯穿在更多元的艺术创作中。
1985年 生于大连
2001-2005年 北京工艺美校
2005-2009年 中央美术学院 学士
来自美国的中西部,宋克叶是一位主要用尤其创作的视觉艺术家。从孩提时期开始,他就被童话和画图书所深深吸引。书中的图像与文字影响和培养了他日后绘画和观念作品中天马行空的内容。他曾于威廉姆斯学院研究艺术史和心理学,而他对心理学的研究是他在22岁的时候得以进入哈佛大学就读博士。作为总统奖学金的受益人,他曾希望写一篇论文,专注研究艺术,创造力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无法放弃他对创作的热爱,并决定用未来的研究生涯来交换他可以一辈子献身于他的艺术实践。
Daniell生活和工作与德国达姆施塔特,并曾获得德国Charlotte-Prinz-Stipendium奖。Daniel就读于凯赛尔艺术学院视觉传播系,师从Johanna Schaffer。并曾赢得2013/年度Gute Aussichten奖和Robert-Völker奖。2015年,他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I:Project Space艺术家驻留计划并参加了I:Cowboy展。
孙少坤,1980 年生于河北保定,2001 至200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水墨人物工作室。现居北京,从事影像,行为以及绘画,装置等艺术创作。
1974年出生于荷兰,是一名艺术家,作曲家和表演家。他的作品收到了早期音波艺术的影响,涉及到许多冥想的过程。他的作品内容呈现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通过利用看似简单的形式主义的词汇,凭借直觉用音乐和声音来表达对于空间、地点和生活片段的感知。
1994年生、长于北京,不过22年生命中后二十二分之五在美国度过,顺带得了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雕塑与综合媒介专业的艺术学士学位。时间观、物质观和个人逻辑颇受佛教哲学影响。关注体制下&体制中的个体性,好奇科技,喜爱动物。算是一个比较温吞的质疑者,缓慢的消化器,比较困惑的弄潮儿。努力做个更敏锐的人。现已回到北京。
生于上海,现居北京。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和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近来的艺术 工作关注中国本土社会语境下的“空间”属性及其内在悖论现象的应对,简言为 作品如何“占领空间”。近期群展有“归去来兮”(德国驻华大使官邸)、“尖先生 和卡小姐”(宋庄美术馆)和“青年 100”(农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