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联储6月加息可能性大增,人民币将成“替罪羊”

2016-05-20 第一财经网

5月18日,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呈现鹰派论调,6月加息预期大涨,全球出现恐慌性下跌,随即转至美股,道指、标普高位大幅回落,纳指勉强维持涨幅,金价跳水逾1%,美债收益率涨幅扩大。美元兑欧元触及逾三周高位,兑日元近三周来首次升穿110日元,同时,受隔夜美元走强影响,周四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暴跌逾300点!


18日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6月加息存在可能,这和市场的预期非常不同。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次4月会议纪要的关键摘录:


1经济数据改进,6月或加息


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如果未来数据显示,经济在二季度增长加速,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通胀朝着美联储2%目标前进,那么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加息是合适的。


2美联储仍然担心全球风险


许多与会者指出,来自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风险虽然在减少,但仍然需要密切监视。由于这些原因,与会者普遍认为应该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25%-0.5%之间,而且将继续对全球经济状况作出评估。在4月会议纪要中,就“全球”这个词就被提及15次。观察者可以看到美联储多大程度上认为市场风险已消退,但也不排除对新动荡爆发的担忧。


3担心市场会低估加息可能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纪要中,美联储对市场是否会低估加息的可能性表示担忧。毫无疑问,一旦经济形势转暖,美联储将宣布加息。


4首次提及“英国退欧”风险


而就在6月联储会议之后,6月23日,英国将为是否离开欧盟而进行公投。此前,美联储会议中尚未提及公投,而在此次纪要中,美联储对于这一结果也表现出关注态度。“加息风险”加上“英国退欧”风险,6月的市场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会议纪要发布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不会在6月加息。5月《华尔街日报》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当时只有31%的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有可能会在6月加息;有31%认为美联储会在9月加息,还有21% 认为美联储会在7月有所行动。这是自2月以来第一次,经济学家们对于美联储的下一次何时加息没有形成共识。

 

美联储最近已经试图在引导市场的预期。三位地方联储主席都在公开演讲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月有加息的可能性。旧金山连城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在17日表示,美联储的6月会议会考虑加息。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Robert Kaplan )表示,“在并不遥远的将来会加息。”并且,他表示会支持在6月或7月加息。

 

虽然美国第一季度GDP只增长0.5%,4月的就业人数也低于预期,但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4月的工业产量上升了0.7%,是自2014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增幅。房地产开始反弹,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0.4%,也是三年来最快的速度。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开始上升


为什么一直强调数据,耶伦的难言之隐


自去年12月加息之后,美联储不断告诉市场,下次加息时间取决于数据,所以美国经济数据的大起大落,也引发了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大起大落。

 

5月6日,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一些国际投行预估加息节奏将显著放缓,年内或仅有一次加息。但当时就有交易员担心,每一个新的经济报告公布出来都有可能导致美联储向加息更靠近一步,一旦若干数好于预期,都有可能会引发加息预期升温,同时支持美元的走强


所以数据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抽离开一些数据噪音,美国的经济形势并不复杂。经历了若干年低迷,美国的劳工市场强劲复苏,就业机会明显增加,工资上涨加速,低端工资也在“补涨”中。而且美国经济的整体杠杆已有明显修复,再次爆发系统性危机的机会不大


那美联储到底是在等什么数据?


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决定不是取决于数据,而是取决于市场。经济数据对市场预期有重大影响,而美联储既要实施政策正常化,又不愿意因自己的政策而令市场动荡,于是在政策出台时机上要看市场的脸色。联储的言论和债市对加息力度的评估,始终有很大的差距,华尔街交易员甚至无视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前瞻指引。这是耶伦的纠结。

 

利率水平处在历史的超低位,市场又执着地认为联储不会大幅加息,一旦美联储在出手时机和力度上让市场大跌眼镜,很可能触发金融动荡,雷曼事件引发系统性风险记忆犹新。美联储需要足够的数据令市场信服加息是必须的。


人民币将成为美联储加息的“替罪羊”


4月会议美联储暂缓加息,主流媒体普遍认为,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来自中国的冲击,为全球金融市场赢得喘息的机会,很显然,此次美联储的让步也就是承认了中国经济对其货币政策的制约性

 

去年8月和今年1月初全球股市出现强烈震荡,人民币贬值被认为是主要元凶,而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再次升温,投资者开始担心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放缓,全球金融市场再次面临波动风险。

 

所以之前耶伦态度呈现鸽派,可能是为了给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赢取一些喘息空间,以在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取得更大的进展——至少等到今年下半年,那时美联储可能会进行再次加息。

 

而这次会议纪要也正体现出美联储并没有停止加息步伐的意思,美元呈现大幅走强趋势。加上近期中国经济数据全线回落,以及“权威人士”预期未来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将呈现“L”型,令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度升温。

 

“周期天王”周金涛认为,美联储加息概率提升推动的美元走强将再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层制约。

 

对于大资产配置,他认为,大宗商品会继续分化,受益于中美或者说全球因素的商品,包括能源和农产品相对工业品强势(恶化的结构);黄金会有阶段性小幅回调,回调幅度取决于美国“走向复苏”的力度。

 

对于股市而言,他提醒投资者,在看到中国有明确路径对抗美联储输出的紧缩前,保持谨慎,观察风险的发酵



摩根大通高级经济学家詹姆斯·格拉斯曼(James Glassman)和对冲基金公司TPG-Axon Capital Management LP 的CEO 辛格(DinakarSingh)对《第一财经日报》解读了美联储的会议纪要。格拉斯曼是美国就业问题的知名专家,辛格曾是高盛最年轻的合伙人,旗下掌管资金40亿美元。




摩根大通高级经济学家詹姆斯·格拉斯曼




对冲基金公司TPG-Axon Capital Management LP CEO 辛格


加息信号早就可见


第一财经:市场似乎对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感到吃惊,因为此前市场预期美联储不会加息,而美联储这一决定似乎表明他们对经济形势的乐观?

 

格拉斯曼: 这和我的预期相同,他们提出了6月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这和市场的预期完全不同。其实有各种迹象表明这一可能性,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市场没有看到。很有可能市场只是随波逐流,虽然1月市场因为某种原因经历极大恐慌,但是到3月市场已经完全恢复,美国经济各项指标也正常。美联储3月的会议声明非常谨慎。市场可能认为美联储主席耶伦非常鸽派,不会在近期内加息。

 

辛格: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市场一直对美联储的决策比较满意。年初大家对经济形势较为担忧,于是美联储也暂缓了加息步伐;随后市场发现经济似乎没有那么糟,不过还是倾向较为美联储会实施较为温和的利率政策。从长远现实的角度看,美联储总是要加息的。而且好的经济形势与美联储加息事实是相伴出现的,总得选一个。加息其实也并不太糟。

 

第一财经:此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不会在6月加息,但是在美联储发布了会议纪要之后,您认为这一预期会改变吗?

 

辛格:会议纪要公布之后,人们预期6月加息的可能性大增,加息和不加息的概率即使不是50:50,也显然比之前要高。

 

第一财经:不过虽然整体经济数据看好,但是第一季度GDP增长只有了0.5%。

 

格拉斯曼:第一季度GDP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过去几年中第一季度GDP都很低,最主要的是这个数据在后来会有大幅调整,不能准确反映经济的运行水平。而在纪要中提到,“尽管美国经济活动明显放缓,但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当美联储这么说的时候,这意味着他们对经济的状况有两种看法,而如果就业市场的数据继续向好,很有可能在6月据此作出是否加息的决定。

 

辛格: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如美国比其他地区增长好,消费者比资本市场好。如果看GDP名义增长会更好一些。另一个常见的挑战是,利率政策较为温和,美元疲软会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反过来则有利于其他的国家。过去的市场数据反映了与美元升值相关的这一趋势,我想对于美联储来说,如果你不希望其他国家会继续减息,那么你也需要当心自己的行动。


美国市场尚欠准备


第一财经:您认为联储加息,美国经济准备好了吗?

 

辛格:经济准备好了,但是市场似乎并没有准备好。如果你看看美国经济数据,消费、工资、通胀率数据看起来都很漂亮。但是市场似乎对于经济的反映不是那么积极。市场的动荡始终是一个问题,不管是由于美国国内原因还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来看,美联储不能总是根据市场反应来做出有关利率政策的决定,就像你不能总是迁就一个哭闹的孩子,还是要综合各方考量做好该做的事。市场可能会波动但是最终会适应和平稳下来。

 

第一财经: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在上一次利率决策时考虑到了全球经济的因素,如中国经济情况等,这一次也提到了对欧元区的考虑,如英国退出欧盟的可能性。您认为美联储如今在做决定时更多考虑了全球经济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吗?

 

格拉斯曼:英国就是否退出欧盟进行公投不会让另外一个国家的央行,尤其是美联储改变其决定。美联储的决策需要以美国的经济情况为指引。对世界来说最糟糕的就是美联储忽视了经济状况,而不得不在以后大规模地频繁加息。

 

辛格:我认为美联储还是更多地关注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但是当然美国自己的经济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审视各个板块的数据时,你会发现,消费数据还好,但是资本增长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所以,当美联储在考虑全球经济的时候,他们事实上在考虑世界经济对美国的影响,但是他们现在应该越来越意识到,这的确重要。如果你认为环球经济中的一个问题会极大影响美国经济,那么事实上你要思考全球各地的经济问题,而不仅仅是具体的美国经济问题。



↓↓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精选留言会显示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