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股市最悲壮的一次大跌,无数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2017-12-06 第一财经网

时代的变迁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主旋律,在投资中如何去把握时代浪潮是每个投资者的使命。今天起,每周日《美股权力的游戏》将回顾1980到2016年间,美国标普前十大企业的变迁史,揭秘投资市场中残酷的权力游戏。


主持人:阳光

编导:王皙皙 徐之玺 章朋 王泳婷 

资料:乐建强 毛坚菁 王毅 徐恩伊 张莉 黄文军 王敏丽  杨沁

摄像:罗四维 戴嘉文 路俊 沈赐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123oum8y&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残酷的主题:2003年至2012年间,金融股的兴起与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结合权力的游戏,我们起名叫做凛冬的狂风。


直到现在,对于十年前那场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像恶魔的影子一样,深深烙印在金融界每一个人的心底,挥之不去,常思常新。


2003:金融股异军突起


2003年开始,走过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阴霾,市场终于开始复苏。这一年,标普反弹30%,而这一次的驱动行业却是金融大亨们。


大金融,大消费。人们手里有钱了,除了买买买,就是花花花。这几年中的常客里,不外乎石油、家电,银行、超市与日用品…


我们看到,2004年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出现了多个金融股,包括花旗,美洲银行,AIG。其中美洲银行是第一次进入榜单,这家银行将继续扩大其市值,成为美国最大的前四家银行,直到下一次的危机。


这一年,全美市值前十的公司为23964 亿美元。而这一年离开榜单的Intel,再也没有在这个榜单出现过了。

在2005年时,“次贷”这个如今让人谈虎色变的词,对于当时大部分华尔街工作者来说,还属于正常资产,是金融创新的明星宠儿,因为大家相信华尔街的风险定价评估体系。


但就像电影《大空头》里所描绘的,因为对利润极度的追求,导致整个金融大厦的根基都已岌岌可危而每个人都像吸毒者一样浑然不知,乐在其中。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种高风险的房屋贷款。之所以银行会肆无忌惮地做这种有点儿“次”的贷款,则是因为随着美国资本市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金融创新,ABS、MBS和SPV(特殊目的载体)应运而生,允许银行将次级贷款和其他质量较好的贷款一起打包,然后转让卖掉。


但从2006年开始,美国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持续上升,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到2007年,次级贷款市场的局面继续恶化,危机扩大到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市场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类似于之前的互联网泡沫,政府发的钱多了,钱必然会流向某些行业,这个时期地产和金融成为最热门的行业,最终也重蹈之前互联网的覆辙。


2007:房地产泡沫的崩溃


2007年,让我们记住这一年前十大市值榜单,因为这是泡沫彻底崩盘前的一年。


这一年苹果也推出了第一款iPhone,市值最大的公司依然是Exxon Mobile,另一家石油公司Chevron也进入榜单。而谷歌第一次进入榜单,意味着新一轮的搜索已经开始。


这一年,也是雅虎全面没落的一年。市值前十公司的市值达到了26825 亿。一年之后,35%市值就化为一片浮云。

这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全球金融大危机即将到来。


2007年2月,汇丰控股为在美国发放的次级贷款增加18亿美元的坏账准备。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由于违约率不断攀升,美国的众多抵押贷款企业纷纷破产,活跃在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市场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2007年7月末,华尔街顶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BearStearns)旗下的信用担保债务凭证(CDO)对冲基金轰然倒塌,那场此后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自此揭开序幕。


贝尔斯登的首席财务官(CFO)莫里纳罗(SamMolinaro)当时就说了一句话——这是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悲惨的信用市场环境。然而,当时很多交易员和机构都还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深意。


那时的场面恰如同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席卷长城外的野人部落还如摧枯拉朽一般,一场战役就立刻崩盘。


2008: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2008年,由次级贷款市场向整个抵押贷款市场蔓延,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抵押贷款机构面临严重资金短缺,股票出现暴跌。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心尽失。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使隔夜拆借市场陷入僵局,货币和商业票据市场接近瘫痪,次贷危机由抵押贷款市场蔓延到整个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之所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危机,因为它给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造成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对全球金融系统造成了堪比大萧条式的冲击。


由于金融全球化将CDS、CDO等产品的影响传遍全球,2008金融危机不光影响到美国市场,也直接影响了全球市场和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2008年下半年开始,标普出现了巨大的回撤。指数跌幅超过36%,而跌幅超过80%的个股比比皆是。



全球股市每天都在暴跌,大量的金融企业被私有化。最终中国和美国的政府双双出手,才停止了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


在2008年的市值排名上,Exxon Mobil还是第一,沃尔玛比较抗跌排名第二,前几年火爆的金融股只有一家在前十:JP Morgan。前十大的市值门槛回落到来1170亿美元,而市值前十公司总和只有18660亿美元。



自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许多金融机构来说,十年生死两茫茫,曾经的新世纪金融公司、雷曼兄弟、AIG,等等,有的已成历史尘埃,有的已是物是人非。


很难想象经历了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心灵再次承受这样的金融海啸,他们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也许你想问,市场如此疯狂,难道真的没人觉察到隐匿的风险?


实际上,美国从克林顿政府开始,就迎合民众提倡“居者要有其屋”,因此银行在政府的指挥棒下有了发贷款的冲动和理由。最初的理念和想法是好的,也在前期的运作中对美国经济金融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实,金融危机后所谓的“大而不倒”背后有着不同的变种内容,“大而不倒”出现之前,这种现象叫做“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sPut)。再后来又变成了“伯南克式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sBen)或“耶伦对策”(Yellen’sPut)。


这也就意味着,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一定会在关键时刻提供流动性,这就好比给市场买了一个看跌期权,保底消除风险。一方面,方面大家选择去相信市场不会崩盘;另一方面,崩盘往往发生在认知第四象限,即“未知之未知”,人的认知都是局部有限的。


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闭后,美联储就赶忙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也是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在随后的三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储备,


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意识到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牛市就要开启了。标普在这一年反弹了26%,但这仅仅是牛市的开始。这一年,奥巴马当选总统。


在2009年的榜单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苹果,iPhone 的成功让苹果市值达到1898 亿美元,但这仅仅是传奇的开始。就算这一天买入苹果股票,未来也将获得巨大的回报。排名前十的公司市值20671 亿美元。


2010年最大的亮点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第一次进入了榜单,虽然全球的投资者都早已熟知股神,而2010 年之后也将开启移动互联网新的篇章。这一年伯克希尔成为排名第四的公司,市值1980 亿美元。


苹果来到了第二,市值2958 亿美元,超越了微软,成为科技领域的老大。也正式宣告了移动互联网大时代的到来。


之后的故事我们也熟悉了,整个互联网出现了强者恒强的特征,全球的经济都在被大互联网企业吃掉。


2012年, 最大苹果终于超越了Exxon Mobil,成为市值最大的公司,总市值4982 亿美元。标普整体上涨15%。虽然前十的变化不大,但是大量科技股开始追赶,他们将在未来整体市值的比重大幅提高。这一年市值前十公司达到了25544 亿美元。


其实,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金融体系中的繁荣——危机——繁荣,类似于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无法只留下繁荣、摒弃危机。其实,最核心的危机处理思路是,清晰厘清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边界,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这才是正视金融危机之道。



推荐阅读:

>>>>

直击乌镇两场顶级饭局:互联网半壁江山都来了,没聊手机聊猪肉

>>>>

从几号发工资,竟能看出公司是否靠谱?

>>>>

2017年25个最佳发明,iPhone X排第七,第一竟然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