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村落逐渐衰败,台湾建筑师夫妇在乡村建起现代社区

2018-01-20 李刚 第一财经网

从金门来到深圳郊区,在光明新区迳口村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建筑师李秀秀对这个被深圳双年展选中成为分展场的古老村庄充满了好奇。


跟随身为黄氏第十九代传人的迳口村黄东盛副书记参观废弃的碉楼和无人打理的树林,穿过旧而不破的狭窄小巷,她看到了这里与自己生活的金门珠山社区的近似之处与巨大差异。


作为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社区,珠山要在传统和宜居之间开拓一条路,而迳口则身处变革的前夜,未来令人兴奋又惶恐。


深圳市光明新区迳口村黄氏宗祠俯瞰图,宗祠目前仍是社区活动的中心。 供图/2017UABB光明分展场


深圳市光明新区迳口村黄氏宗祠。 供图/2017UABB光明分展场


李秀秀与陈书毅,来自台湾地区金门县的建筑师夫妇,共同主持扎根社区的里埕设计工坊。他们住在自己设计改造的老房子里,在传统建筑与风俗保留完好的珠山社区,以建筑师的身份参与传统社区与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李秀秀与陈书毅这对建筑师夫妇,共同主持扎根社区的里埕设计工坊


在日前开幕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简称“深双”)光明分展场的“迳口复兴”展览上,李秀秀与陈书毅带来了自宅“里院”和“珠山大潭护岸改善设计”等项目,呈现他们根植于乡村传统又添加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求元素的创作实践。


游走于迳口村,老房子门前坐着的三三两两老人乐于与外来者聊聊家常。这里的土地早已被政府集中征收,村民们不再是农民的身份,也远离了农业和土地。李秀秀与陈书毅所在的珠山社区,也是一个老龄化社区,政府补助优厚,生活安逸闲散却留不住年轻人。


“迳口复兴”策展人尹毓俊写道:“新区城市化在细致的规划下持续发展,而自然村落却保持着一种闲适却逐渐走向衰败的状态。”与此同时,“这些自然村落,无一例外地被外部高速城市化的力量所牵引和演进”。黄副书记说,迳口人对即将到来的变化充满期待,希望外部力量的到来能改变它边缘和落后的状态。


而在李秀秀和陈书毅生活的金门珠山,因为社区位于“金山国家公园”内,居民的认同和为适当的改造争取政策弹性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老龄化和高福利带来的社区发展动力缺失问题,也令他们在面对眼前动力即将勃发的场景时,既有恨不得投入其中的兴奋,也有担心发展失控、不能惠泽当地居民的忧虑。


金门珠山大潭护岸改善设计。风水池是华人传统聚落的重要元素,除蓄水养鱼和防火功效,还有信仰的象征意义。建筑师对包括围栏砌砖式样在内的工程细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工程持续了八个多月。 供图/里埕设计工坊


“珠山大潭护岸改善设计”项目整建前


珠山大潭护坡整建中


在珠山大潭护岸改善设计中,帮助鱼搬家


“珠山大潭护岸改善设计”项目的围栏砖砌式样研究图纸

西风是潮湿的


政府层面号召建设“美丽乡村”,各地“乡建”行动层出不穷,在国家政策和城市资本的主导下,乡村与城市的失衡关系有望改变,但“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植入新型经济的方式在乡村落地”,必然要回应“现代与传统,体制与个人和利益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如何回到乡村层面解答这些问题,是“迳口复兴”要做的,也是李秀秀和陈书毅正在实践的。


李秀秀和陈书毅在金门珠山的工作基于他们社区居民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进行。2005年,陈书毅入职金山大学建筑系,与李秀秀一起举家从台北搬到珠山传统社区的老房子,5年里租住的三套房子加上后来买下土地改造的自宅,前后一共住了四套传统的旧合院。


李秀秀对传统社区建筑的挚爱起始于多年前在云南的旅行,“我在云南看到实际使用中的传统民居,非常感动。”原本学习艺术的李秀秀由此发现传统聚落对自己的震撼远超过名家的艺术作品。那次旅行让她确定了自己的兴趣落脚点和职业方向。到了金门,她又一次被传统聚落震撼,“在台湾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这样的环境,找不到这么多传统聚落。”她说。


“在乡村里不住老房子太可惜了,住进去会有很多体悟。”陈书毅谈起住在老房子里的感受,言语间充满了来自日常的诗意。“跟随着时光,发现老房子会呼吸,有真正的风和光。知道风从哪里来,知道东风、西风在季节变换时如何交替。”他说,与自然元素的充分接触是舒适的必要条件。


“我知道了西风原来是潮湿的,这在城市里无法体验,日常经验在城市里都被抹平了。”居住经验引导着他们想要建造“从土地长出来的房子”,在乡村的建设和改造中“向乡村建筑学习”。


2010年前后,他们幸运地买下了一栋老宅,基于此前五年的居住经验,在基本保持老宅一祖公厅二大房之格局的基础上添加了烧木材的壁炉,搭建了半楼空间,解决了蚊虫、保暖等问题,让老房子适宜现代生活需求。


另一个项目正义里办公室,位于成功社区的中心高处,作为办公室和活动中心重叠使用,行政和活动相互干扰,原有空间拥挤造成行政管理的混淆,设计除了要解决这一问题,新活动空间的规划也呼应了台湾地区对老人长期照护政策的执行,以及妇幼缺少辅导机能等空间场所的问题。


具复合功能设计的正义里小区中心

保护的弹性与居民的主体性


珠山社区位于“金门国家公园”内,建筑改造须遵循严格的框架。但在陈书毅和李秀秀看来,传统建筑若完全保持原样,则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必须加入一定的现代化元素。“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具有一定的弹性。核心保护区必须原封不动,但是第二区、第三区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弹性?有弹性才会有设计的机会,才有设计师参与的空间。”


李秀秀说,作为建筑师参与社区改造的过程中,里埕借鉴了王澍与工匠合作的方式,“希望工匠、居民和设计者能达到很好的合作”,他们与当地的营造厂和工匠合作,尽量使用当地传统方法和材料。


在金门,维修老房子可以申请数额可观的政府补助金,但相应地对维修要求非常严格,留给建筑师的空间极其有限。“政府方面还是很保守,我们每次提出一个方案,都要和审查机构做很长时间的拉锯。城区里有一栋小房子,送审就有五次。”李秀秀说,但因为政府给传统房屋的修缮补助金额很高,大家为了拿到补助金就要接受审查机制。


“政府一开始设定的就是原样保存,对居民生活关注不多。”李秀秀在社区长期观察发现,居民对传统建筑保存的意识比较淡,改变政府规定、争取设计弹性的难度很大,改变居民的观念同样难,“他们非常向往现代生活方式,如果能做适当的改变,居民就知道其实(老房子)只要做些微的调整就可以很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陈书毅认为,只有给传统社区保护一点弹性空间,“想象力才会进来。建筑师的角色就是要做好生活的容器,迎接居民回来。”在他和李秀秀看来,如果居民都不想住这样的房子,就谈不上社区的保存了。

“里院”项目的设计剖面图


2010年前后,李秀秀与陈书毅买下一栋老宅来改建。天井成就了一个有天有地的家居起点,串连起外廊空间的丰富生活


户外餐厅与天井相连,晴时可休憩,风雨时供通行


多用途的半楼空间


李秀秀和陈书毅目前担任金门珠山小区发展协会理事和金门县村落复兴协会共同创会人,透过社区机构推动老街区改造项目,承担起与居民沟通的功能。“政府现在连设计费和建造费都可以补助,但民众多数还是处于观望状态。”李秀秀苦笑着说。


迳口村同样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社区98%以上面积位于生态线以内,生态环境良好,保留着大量鱼塘、农田、荔枝林等。除农业生产外,村落也保存了原始的空间肌理,居民的宗祠和典型的清代民居仍然是村民活动和生活的中心。


这里被划入去年开工建设的华侨城光明小镇项目,据深圳当地媒体报道,项目“计划投资300亿元,将打造出一个集都市农业、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运动生活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小镇”。旅游小镇包含农业庄园、体育森林公园、主题公园旅游区和生态社区,迳口等村则将发展为综合产业服务区。


“如果用都市形态的绿地规划手法,又把农民抽离出去,这样的介入方法会让人担心。”李秀秀和陈书毅困惑于即将到来的大型开发是否会让迳口当地的居民和他们的社区传统一起“消失”。而策展人尹毓俊希望“通过展览的方式尝试寻找一种非经济导向的发展模式和激活社区的机会”。


陈书毅的建议是,要慢,要稳定,居民的主体性应该得到保障。



推荐阅读:

>>>>

任正非被华为罚款100万,4高管罚款50万

>>>>

终于,飞机上能用手机了!

>>>>

金立董事长股份被冻结,供应商上门要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