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是要狠

莫一奥 LCA 2022-10-13

2020129


几幅自画像



去到西斯廷教堂,仰望悬于天际的《创世纪》,没有谁的内心是平静的。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独自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4 年多时间里,他每天都要爬上近 20 米高的架子,仰着头,举着胳膊,认真作画。走出教堂时,他几乎成了残废——由于颜料常常滴进眼睛里,视力已变得模糊;由于长期仰头,脖子也歪了。


《创世纪》满载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壮观如此。


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 1512 年


不远处的教皇寓所里,拉斐尔( Raffaello Santi )也在画壁画。


他凭借优秀的设计稿和建筑师布拉曼特( Donato Bramante )的推荐,打败自己的老师与一众画手,拿下了这单报酬丰厚的委托。对拉斐尔来说,此次收成高于以往所有报酬的总和。


这位 27 岁的年轻人,长相俊朗,优雅风趣,每天都会吸引各路豪门前来聚会。人来人去的热闹景象,与邻居苦哈哈“窘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他似乎并不在意,“我在那里没有一个朋友,主要我也不想交什么朋友。”米开朗基罗说。


开趴之余,拉斐尔用一年多时间,也完成了一件作品,名为《雅典学院》。这幅室内湿壁画,不足 20 平米,跟 500 多平米的西斯廷天顶比起来,就像是小孩子的课间作业,即使加上教皇房间内的其余四幅壁画,也难以抵挡《创世纪》自上而下的俯视,难怪米开朗基罗会酸话连连。


雅典学院 拉斐尔 1511 年


但剥离趣事纷争,单纯欣赏,会发现《雅典学院》仍是文艺复兴时期位列前端的经典作品之一,它闪耀着那个宏大时代特有的气势,后人难以企及。


拉斐尔展现的“雅典学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而是整个古典世界里一个理想的智慧群体。画中共有 50 余位影响了世界的著名学者,其中,透视法则聚焦下的中心位置,是古希腊的两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 )和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柏拉图的形象来自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右手指向天空;亚里士多德的形象可能来自米开朗基罗,右手掌心指着地面。二人边走边谈,分别暗指自己的学说。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右手边,是其恩师苏格拉底( Socrates ),正用惯常的交流方式,掰着手指与一群人讨论着什么。站在他对面,戴盔披甲的年轻统帅为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此时,他也许筹划着如何征服波斯帝国,无心理会哲学始祖的教诲。


苏格拉底


再往前,真正的米开朗基罗来了。


拉斐尔曾悄悄看过《创世纪》的半成品,但也仅仅是半成品,就使他暗暗承认了米氏的伟大。他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Herakleitos )的形象画作是米开朗基罗,这位古希腊的传奇人物是出了名的尖酸刻薄,所以在这幅画里,对邻居艺术上的颂扬与性格上的挖苦并存。



赫拉克利特


群星闪烁的巨作,当然不会少了拉斐尔。


画面右侧的群组中,俯身用圆规在石板上画着几何图形的秃顶同志,是几何之父欧几里得( Euclid ),其身旁头戴桂冠、手持地球仪、背向观众的是天文学家托勒密( Claudius Ptolemy ),而正面持天文仪、酷似拉登同学的则是波斯预言家琐罗亚斯德。


画面右侧


紧挨着两位持球者、人畜无害、萌萌地看向画外的,就是拉斐尔。


在这里,他不扮演任何人,他就是自己。拉斐尔以真实身份与先贤同处“雅典学院”,意义再明确不过了。


拉斐尔


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将自己形象装进画中的绘画方式,并不少见。低地之国的博斯( Hieronymus Bosch )在借用宗教故事讽刺战争的《圣安东尼的诱惑》中,就大方地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这幅画的内容是艺术史中较为常见的题材——圣徒安东尼被看作是隐修生活的先驱,独自修行时,他产生过精神危机,在面对“魔鬼”的种种诱惑后,终从困惑走向了新生。



圣安东尼的诱惑 博斯


左边一幅有两位圣安东尼,一位被小怪兽们带至天上,无能为力,他能做的只有祈祷;另一位因长途跋涉体力不支,由信徒搀扶前行。


注意一下,那位身穿红袍、漏出大腿、似乎要看向画外的同学,就是博斯。



圣安东尼与入镜的博斯


相比之下,此类含有“自画像”的所有画作中,最极致的呈现方式,还属那位性格怪异的“邻居”——米开朗基罗:


1536 年,已经 61 岁的米开朗基罗再次被召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 6 年时间在 25 年前完成的《创世纪》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创作了又一幅伟大的壁画《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基罗 1541 年


精力旺盛的米开朗基罗没有让任何人失望,他再一次以强大的魄力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艺术革新。从远处看,《最后的审判》一片混乱,随着视线慢慢集中到中心人物身体上,可以看到基督正在举着手似乎将要做出判决,画中,善良的人身体明亮,灵魂被送上天堂,附有罪孽的人身体暗淡,将被投入地狱。


整个画面的蓝色忧郁气质,都代表了米开朗基罗为自己的一生所做的注脚:每个人都逃不脱注定的命运。


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完成后,罗马市民为之沸腾,神学家们却为满目躶体以及“过于年轻,毫不苦痛”的基督形象而震惊,并在大公会议上公开谴责,称这幅画是“亵渎神灵”的行为。多年以后,这些原本全裸的人物被画上了树叶和布条,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米开朗基罗


在这幅巨作中,米开朗基罗给自己留了一个“自画像”——一张被天神拎在手里的“人皮”,这是一位殉教者,也象征着自己的灵魂早已升天,与神共舞。


他不欣赏拉斐尔的“萌萌哒”,也不会将自己画的神秘。他无比自信,对自己的形象毫不手软,并再一次用画笔证明了自己的伟大:


皮囊何用?老夫早已不朽。



你还可以看:跨越 30 年的经典 | 米开朗基罗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进入 LCA 的微店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