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海数据以真实赋能 - 从网格到街区

极海纵横 极海 2023-10-13


网格存在的问题


当前,为了研究地理空间上地物的分布规律,例如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又如银行网点哪里多哪里少,通常会采用网格作为基本的分析统计单元,多数用方形网格,更美观的使用类似蜂巢状的六边形网格。示意图如下:

南昌市部分城区基于网格的人口分布图

(人口数据来自联通信令)


表面上来看,好像也能反映出人口分布,可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为难地方:网格起点该定在哪里?大小设置成多少合适?因为这些将对分布产生影响,如下示意图:

成都市内局部区域人口分布


网格起点向右下方偏移半个网格宽度后,区域人口分布

注:两幅图采用同样的图例,颜色越深代表人口越多


从以上两幅图,不难看出网格大小不变、同一份人口数据、同样的着色方案,只是起点偏移了半个网格,分布规律完全不一致了。例如,上图中,只有右下位置出现了一处“人口高峰”,而在下图中却出现了三处“人口高峰”。又如,上图中,左上角人口分布处于中低水平,而在下图中,却突变成“最高峰”。所有这些,都将引起人眼判读时,对态势的误判,在以后的定量分析中也将引起误差。不难理解,即使同一起点下,网格宽度也将会对整个布局发生质的变化。


网格对城市进行剖分时,从起点开始向横纵两个方向,以一个个相邻的网格进行平铺,不可避免地会跨越各种障碍。使得本或者相对来说不应该成为一个整体的空间范围,而成为了一个网格。例如,下图所示:

成都三环路两侧网格示例


图中1#网格,作为一个整体,在实际应用之中显然会遇到各种不适。例如,在路右侧有个咖啡店,它能覆盖到客户也就是三环路本侧的客群,很难相信,该网格内道路另一侧的人群会绕上几公里,跨过三环到另一侧的咖啡店来消费。而网格,却不露声色地把这个问题给掩盖了,这个网格要么是咖啡店的潜客来源,要么不是,而实际的情况确实部分是、部分不是。


2#网格,遇到的问题只多不少,该网格内既有部分如“江郊庭苑”这样普通的居住小区、又有如“水映长岛”这样的别墅区、还有如“清水河公园”这样的公园绿地、“天鹅湖高尔夫俱乐部”也包含在其中,这么复杂不一的一个范围区域硬生生的给划分到了一个网格之中,作为整体对待,如果分析中不出问题倒是件奇怪的事情了。


最后,总结一下,以网格对城市进行剖分,并作为基本的统计分析单元,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 统计地物数量,并展现的分布特征及其不稳定,极易受到网格起点和网格宽度的影响。

  • 单个网格划定的地理范围,被简单的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说很是勉强。

  • 不同用地类型混杂在同一个网格内,而作为统一的整体,作为分析的基础单元,很难预期会有一个客观的分析结果。

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上文提出的种种问题,极海经过大量实践,如果遵从以下规则,终将能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剖分。


  • 承认并尊重城市内现有的物理阻碍。城市空间中,依照实际存在的外部道路、铁路、河流、山川这些物理阻隔划分出来的单元,更稳定,更具有普适性。

  • 划分形成的一个地块内,用地性质尽可能保持一致。

  • 尽可能从地块划分上,为将来“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个目标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划分好的板块之间差异最大化,而板块内部差异最小化


依据这些规划划分出来的效果,如下:

解决掉网格缺陷的自然街区划分效果


如上图所示,三环路两侧的1#和2#地块沿三环路进行了分隔,3#地块是“天鹅湖高尔夫俱乐部”的范围而独立存在,5#、6#地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普通住宅小区,如“江郊庭苑”,而7#就是上文提到的“水映长岛”别墅区。


经过如此的划分之后,人群性质明显不同的地块,如5#和7#地块得以区分,用地性质不同的地块,如3#和6#也是互相独立。


最后,自然存在的物理阻隔、用地性质比较一致、相对紧密的用地联系,使板块划分得更为自然,我们称之为自然街区。

自然街区的用途


如此划分形成的自然街区,并不只是概念上或者理论上的创新,而是有着广泛的适用场景。


基于自然街区的人口分布特征判断更加符合客观

零售领域中基于自然街区聚合成城市商圈


零售领域中更精准的商圈范围


规划领域之中社区评价(十五分钟生活圈)


基于自然阻隔划分的自然街区,在整体性、抗干扰性上具备极强的优势,为地产、零售、规划等领域的更精准的智能决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6月15日,2018WGDC即将召开,我们将在极海专场为您带来《智能化的衍生》专题演讲,带来更多关于自然街区,以及更多智慧数据的精彩内容。


往期精选


关注极海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三个月标准版账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