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读书会走进开封统战部,在经典名篇中探寻尊贤修身思想
团结读书会,是团结报社媒体深度融合的又一标志性产品,自2021年启动以来,活动和民主党派组织自身建设紧密结合,以读书学习提升履职水平、促进凝聚共识,在坚定信仰上扎根,在理论领悟上用心,在学以致用上发力,在解决问题上见效,体现了主题的契合性、联络的精准性、领读的权威性、共读的广泛性、传播的有效性。成为团结报社履行媒体职责、加强舆论引导、服务统一战线的有效载体。
本期团结读书会
【领读人】 刘义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共读人】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机关干部和开封市民革党员
《礼记·缁衣》及其尊贤修身思想
刘义峰
《周礼》《仪礼》和《礼记》被称为“三礼”。其中,《周礼》记述了300多种官职,构建了宏大的官制体系;《仪礼》即《礼经》,主要记载士的日常礼仪,包括冠、婚、丧、祭、饮、射、燕、聘、觐的具体仪式;《礼记》是对《仪礼》的补充阐发,从属于《仪礼》。《礼记》在唐代时取得经典的地位,及至明清,在“三礼”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社会思想的影响也最大。
《礼记》作为一部儒学杂编,内容庞杂,包括专记某项礼节、记述各种礼制、记载生活守则、记录孔子言论(有学者认为这些多为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论)以及结构完整的儒家论文等。其中,《缁衣》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一篇,篇名取自“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缁衣》是《诗经·郑风》的一篇,《诗序》称这首诗赞美郑桓公、郑武公父子,二人都当过周王朝的司徒,非常称职,得到郑国人民的爱戴。
已知最早的《礼记·缁衣》版本为战国时的郭店楚简《缁衣》和上博楚简《缁衣》。二者在章数、简文及引《诗》《书》方面基本相同,但简本《缁衣》与今本《礼记·缁衣》差别较大。简本《缁衣》共二十三章,而今本《礼记·缁衣》较简本多出第一章、第十六章和第十八章,且章数多有不同。从每章的体例来看,有的仅述孔子言论,如第一章、第四章;有的先述孔子言论,后引《诗》进行佐证,如第二章、第六章;有的先述孔子言论,后引《书》进行佐证,如第三章、第十三章;有的先述孔子言论,后兼引《诗》《书》进行佐证,如第五章、第九章;还有的先述孔子言论,后兼引《诗》《书》《易》进行佐证,如第二十五章。《礼记·缁衣》的主要思想围绕尊贤以及君子的自我修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礼记·缁衣》对尊贤敬贤思想的论证多采用对比的方法。第二章以《诗经·郑风·缁衣》与《诗经·小雅·巷伯》进行对比,前者为赞美郑武公的诗歌,反映了人民尊贤爱贤的思想;后者则是对巧言善辩、拨弄是非的谗佞之人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反映了人们对恶人的憎恨。孔子认为,只要做到像这两首诗描写的那样,尊贤斥恶,那么就不会存在爵位滥授的现象,而人民也会变得谨慎厚道。第十五章以贤人和小人进行对比,如君主不亲近贤人,而去信任那些小人,就会导致人民失去能亲近的人,对民众的教化也会变得烦乱。
在强调尊贤敬贤的同时,《礼记·缁衣》对君臣同心同德也进行了强调。第十章说,国君不会怀疑他的臣下,而臣下就不会对君主有所疑惑。同时,引用了《尹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一句进行佐证,这句是说伊尹和商汤结盟后,君臣一心一德,从而合力灭亡夏桀。
国君或统治者对百姓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礼记·缁衣》第四章认为,居下位的人侍奉居上位的人,不是听从他的命令,而是追从他的行为。居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居下位的人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居上位的人养成什么喜好和憎恶不可不慎重,因为这是民众的表率。《礼记·缁衣》第六章认为,居上位的人喜好仁,那么居下位的人就会争先行仁,所以统治者应该彰明志向,端正教化,尊崇仁德,对百姓慈爱,那么人民就会致力于这些行为规范。《礼记·缁衣》第九章指出,君长的服装和礼仪有一定的常规,那么百姓的德行就会划一。
孔子对君民关系尤为重视。《礼记·缁衣》第十七章指出,人民把君主当作心脏,君主则将人民当作身体,内心庄重,身体就会宽舒;内心肃穆,那么容貌就会恭敬。内心能因身体而得到保全,也能因身体受到伤害。君主因为人民的爱戴而得以稳固统治,也能因为人民的反对而灭亡。
《礼记·缁衣》在君子的品行和修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规范。
第一,君子要谨言慎行。第七章对君子的言行提出了具体要求,主张君子要言行一致,不失礼仪。第八章指出,君子用言论教导人民向善,用行动禁止民众作恶,所以言行必须考虑后果,这样就会对民众的行为起到引导的作用。第十六章指出,说话多而烦琐,容易出口却是难以收回,容易招来灾祸,所以君子要慎言。
第二,作风正直。第二十章指出,君子喜好正直,而小人却憎恶正直,所以君子结交的朋友有同样的志向,而君子的厌恶也有一定的原则。君子的这种品性就让接近他或远离他的人没有疑惑。
第三,多闻、多志与精知。在君子的学识方面,第十九章提出多闻、多志与精知三个概念。所谓多闻,就是要博学多闻,广泛学习知识,然后择取那些重要的牢记不失;所谓多志,就是说君子要兴趣广泛,然后择取那些发挥个人特长的熟练研习;所谓精知,就是让自己的学问变得精深,提炼出那些知识的精髓在生活中予以践行。
综上,《礼记·缁衣》虽然看起来散乱,但其主要思想却较为集中,主要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从根本上来说,这些言论体现了儒家的执政及修身思想,对我们今天的行政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致辞
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李国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需要我们品读经典,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名篇佳赋,灿若星河,而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本次由团结报策划支持、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主办、民革开封市委会承办的“书香统战·同心爱阅”团结读书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的积极实践,是推进“书香统战”建设的具体行动之一,是为开封当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
《礼记》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并称为“五经”;《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被尊为“四书”。《礼记》中记载了包括称谓、辞令、服饰、家教、尊老、礼俗等在内的古代文化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大学从《礼记》中借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校训,例如,河南大学校训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
希望能以此次团结读书会为契机,引领更多统战干部、统战成员加入读书的行列,多读书、读好书,拓展文化视野,提升理论素养,努力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服务开封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民革开封市委会由1952年10月成立的民革开封市支部发展而来,至今已开展活动70年,现有民革党员805人、基层组织27个。一直以来,民革开封市委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70年来,民革开封市委会在民革河南省委会和中共开封市委的领导下,在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的指导帮助下,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继承民革优良传统和基本特色,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民革开封市委会先后荣获“民革全国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民革全国祖统工作先进集体”“民革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民革全省机关工作先进集体”“民革全省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此次参与团结读书会,是民革开封市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良好氛围的重要实践。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时代的开封民革,将继续带领全市民革党员,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团结读书会走进河南开封
7月14日,由团结报社策划支持、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主办、民革开封市委会承办的“书香统战·同心爱阅”团结读书会在开封举行。民革开封市委会主委张志刚、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李国际分别致辞,开封市委统战部机关干部和民革党员共同诵读《礼记·缁衣》并交流学习心得。
据悉,近年来,中共开封市委统战部以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统战干部大讲堂、人人论坛、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载体,抓读书习惯养成;高标准建设党建书屋、统战书吧、读书长廊,抓点上完善;在“开封统一战线”公众号开设“同心爱阅”“书香统战”专栏,抓线上拓展;定期举办读书分享、经典品读等活动,使读书学习向基层统战干部、广大统战成员延伸,抓面上覆盖。通过四位一体,抓好“书香统战”建设。当前,全市统战系统读书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书香建设对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
学习感悟
中共党员赵建军:
《礼记·缁衣》是记载孔子言论的经典名篇。文中运用论说的表达方式,分别从君臣之道、君民之道、礼法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和言行之道,阐述了儒家的修身思想和治国思想。
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中华文化经典的许多内容也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创新性发展,《礼记·缁衣》中所提倡的言行一致、谨言慎行、实事求是的品德和胸怀天下的抱负依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对于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者,更应把个人成长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服务开封市委“16136”总体工作思路为目标,坚持多读书、读好书。
通过读书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思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建言献策能力、服务大局能力,为推动开封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好开封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党员张鸿翔:
《礼记·缁衣》在君子的品行修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作风正直。
这让我想到,1945年7月1日至5日,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为促成国共双方恢复商谈及共建国内和平而访问延安。短短5天的延安之行,黄炎培对中国的光明前途有了新的信心。回到重庆后,黄炎培便整理思绪,将经历感受写成书稿《延安归来》,书中最为后世称道的,就是黄炎培首次公开披露了在延安窑洞中诞生的“历史周期率”之问。
作为一名统战工作者,担负着为党的事业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凝聚人心的重任,我们必须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要求,始终把守纪律作为人生底线,全面加强党性修养,让“严”的主基调成为修身的主旋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统战干部的好形象赢得党外人士的认同。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是开启统一战线事业第二个百年的重要一年。作为一名统战工作者,我们要倍加珍惜统战事业这个舞台,务实重干、锐意进取,把青年人的朝气、统战人的志气立起来,把小我之力融入统战事业,奉献热血青春!
民革党员朱晓波:
儒家主张的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礼记·缁衣》中贯穿始终。
“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礼记·缁衣》中这样的论述很多,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认为君子服制、举止、仪容等对民风和教化具有极大影响。
“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这就明确了君子应当如何立言行事。
“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也。”意即讲话要考虑后果,做事也要考虑是否带来弊端,以此劝诫君子言行一致、谨言慎行。
上述观点表明,《礼记·缁衣》在好恶、言行、上下、交友等方面对人的行为进行了“礼”的规范,教育人民在逐步地接收和认同中不断地适应、践行“礼”的要求,渐渐养成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循礼守制,并在观念中认同和接受这些行为规范,最终形成道德自觉,以便时时刻刻在生活细节中践行礼仪,塑造和养成勤恳精进、谦逊虔诚的人格。
民革党员赵丽静: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一部经典都是历史的印记,阅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历史、把握当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
《礼记·缁衣》中有“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强调了以民为本的重要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是国家的命脉,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说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我当尽心尽力教育每一位学生谨记“以民为本”的思想,指导他们将来用“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实际行动待民生以厚,期国势之强。
同样,该如何通过诚意正心以达到修身的目的?
“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这句出自《礼记·缁衣》的话,就是在告诫我们应当时刻做到“敏于行事,慎于言辞”,这也是孔子始终践行着的修身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当时刻谨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学生眼中的榜样,引导他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团结读书会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
本期编辑 _ 李艳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