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民主党派成员畅谈新时代乡村振兴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连日来,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论述引发从事“三农”相关领域工作的民主党派成员的强烈反响。
把好粮食安全关
身为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郑学炳对于“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有感触。郑学炳表示,中共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用“长牙齿”措施让每一寸耕地实至名归,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粮食安全教育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民革河南郑州市委会经济农业专委会主任胡亚峰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多年来,河南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托管等新形式的土地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传统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有机衔接,切实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
“把粮食生产提高到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让我们这些坚持在农业科研战线的同志更加坚定了信心,下定了决心,增强了责任心。”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究员、民革河南省委会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翟国亮深耕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创新领域。翟国亮表示,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创新是其最重要环节之一。未来需要解决好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落后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和无忧。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粮食安全是基础,而种业又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及现代农业的‘芯片’。”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贵林说。陈贵林建议,从种业大国走向种业强国,我国需要组建国家种业工程研发平台,培养国际一流的遗传育种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重点攻克大品种育种的关键技术,进一步推进现代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种业集团,提升国家农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在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委员、秸秆控股集团董事长彭飞看来,粮食的主要副产物、每年产量可达10亿吨的秸秆在提升耕地质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治理农业农村污染、实现农业“双碳”目标等方面大有作为。“未来,秸秆产业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彭飞表示,自己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继续加大秸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力度,助力秸秆综合利用迈向更高台阶,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增收。
打破人才制约瓶颈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论述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抓住了制约乡村振兴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对内蒙古等边疆民族地区而言,产业及人才是制约目前农村牧区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陈贵林表示,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如内蒙古一些偏远的乡村,很难找到好的产业项目,存在着产业链不够长,产业技术含量不够高、不够强等问题。“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要有留得住的好带头人及专业人才。”从基层的实践中,陈贵林深深体会到,要尽快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基层年轻干部队伍,通过政策引导等多措并举,把村一级的带头人及班子配备好。“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陈贵林说。
民革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秘书长、民革陕西省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张博目前正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问题。“今年7月,我们调查发现,陕西省近90%的乡村振兴主管干部认为推进过程中首要问题在于人才匮乏。”对此,杨张博和团队提出了“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人力资源,吸引‘新乡贤’等多类人才返乡”等一系列建议。
民革南京农业大学支部党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康福星同样表示,夯实粮食安全的核心是解决“泛农业”就业吸引力问题。“增加(泛)农业就业吸引力,引领高质量产业和人才投入到农业中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康福星说。
民进宁夏区委会常委、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马青认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支撑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亟须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善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作为乡村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重要载体,农林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平台优势,助推乡村人才队伍全面振兴。”马青说。
“民营企业财富来自社会,理应回报社会,扛起共同富裕的担当。”民建中央信息和网络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创(天津)信息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良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王良红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困难群体,开展一系列助力就业活动,结合新就业形态,对接就业需求,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助学解困。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采访中,民主党派成员纷纷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特别是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部署,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革河南省直二十支部主委刘存文经营了一家蜜蜡山养蜂合作社。“我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反哺家乡的政策号召,返乡成立了登封市蜜蜡山养蜂合作社,带领大山里的乡亲们发展养蜂特色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刘存文建立了蜂蜜加工厂,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搭建了线上下线下销售渠道,与周边 6个乡镇的50多家农户签订了蜜蜂养殖协议,带领大山里的乡亲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刘存文表示,他将以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扩大养蜂特色产业规模,加大和完善销售渠道建设,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树立大食物观,对于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民革河南省委会“三农”专委会副主任、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院长侯文邦说,大食物观是立足我国地理气候资源禀赋的战略选择,落实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结合豫西丘陵旱地适合种红薯的特点,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种出了好看、好吃、好卖的绿色优质红薯,大幅提高了薯农收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红薯产业,让小红薯成为致富的金疙瘩,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认为,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乡村文化以及乡村产业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深入挖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多功能价值,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把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转化为产业经济价值,创造出“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青田模式。闵庆文欣喜地看到,一处处农业文化遗产正在“活”起来,成为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并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民革四川省委会“三农”委员会委员、民革自贡市荣县总支主委杨泽荣表示,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产业振兴,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大财政、税务、项目、金融等政策向农村集体经济倾斜力度。聚焦土地、资金等核心要素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落实精准“滴灌”,积极培育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深化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充分挖掘农村资产资源潜力,盘活土地资源,激活“农村承包土 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融资功能,从而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打开农民致富增收的大门,让“钱袋子”鼓起来。
《团结报》10月22日 4版
作者 _ 李筱
本期编辑 _ 李艳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