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靖江日记】传承,有多少正在经历着消失?历史终将会记载!

2018-01-02 六.一 微靖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靖江日记。原标题《手艺 匠心|我不懂什么长板、短板理论,只管给你做不漏的马桶、脚盆!》。靖江日记:寻找有趣的人,发现有料的事,尝试与众不同的生活。靖江日记只做原创,形式不限。投稿方式:3410245767@qq.com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箍桶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比如锅盖、米缸(桶)盖子、洗澡盆、洗脚盆、粪桶、马桶(子孙桶)、粪勺、水桶等,少了这些那是不能生活的。

我小的时候,隔了我家七八户,有个姓姚的箍桶匠,腿有疾,但是手艺不糗,在自行车没问世前,他一般都是在家里做,然后拿到农贸市场卖出去或者人家上门定制,也有请他到家里做活的。

记得在每年入夏之前是姚师傅最忙的时候,入夏后得洗澡,那个冷落了许久的木头澡盆需要提前拿出来,放到门口河里面浸浸,看看漏不漏水,漏水了就得修理,简单的小毛病找他到家来捣鼓捣鼓,吃顿便饭,倒是不用花钱,遇到有板子烂掉的要换上新的。



漏得很厉害的要请他把箍紧一紧,或者换个箍。实在不行得重新箍一个新的澡盆,箍完后主家再用桐油油上几遍,这样夏天洗澡的问题就算解决了。

箍桶匠使用的工具很怪,跟同样和木头打交道的木匠使用的工具大不同(斧头、锯子、锤子还是一样的),木匠的刨子小巧,使用时放在木料上推刨,而箍桶匠的刨子却特别大,约有八十厘米长、二十厘米宽,像一条长条凳。更奇怪的是,这刨子只装两条腿,一头高一头低,而且刨刀口是朝上的。这种大刨子无法推,使用时要将木板放在刨子上,双手按住木料在刨子上刨,来回推动的是木板,而不是刨子,高的一头在箍桶匠面前,低的一头放在地上,这样刨起来特别省力。



再有木匠装工具用的是方形的木箱子,而箍桶匠装工具用的是椭圆形的木桶,有三四十厘米高,桶的盖子一半是固定的,另一半是活动的,可以自由开启,桶内放置各种各样的工具,有什么外圆刨、内圆刨、削刀、刮刨、圆规、凿子、木锤、索钻。。。。当然这些物件我是叫不出名来的,这都是我父亲告诉我的,还有些父亲也说不上名字来。

箍桶是个细活儿,我家请姚师傅箍过一个澡盆。那时要用两个工,但姚师傅活计做得细,同样是做一个锅盖,他做得新颖别致,看起来舒服,用起来顺手。



姚师傅箍粪桶真有本事的,桶底是圆形的,但我没见他用过圆规,他张开右手丈量,用铅笔做标记,小的如做洗脸盆,他用眼瞄瞄就行,做出来的底自然是滴溜溜圆,那洗澡盆盆底是椭圆形的,姚师傅把取直刨平的底板用竹销拼好后,用铅笔也不知他怎么勾啊,画的,沿着几个点勾勒出线条,沿线锯掉多余的木料头子,最后成型也是像模像样的。

那个年代逢着姑娘出嫁,马桶和脚盆是嫁妆里面不可缺少的两样。主家老早就准备好上等的木料(多数是杉木),讲究的人家,还要做成高脚的脚盆,请姚师傅上门制作,马桶的箍考究的则用铜质的箍条,做好后,姚师傅讲几句祝福的话,我们这里叫做说鸽子,主家高兴,会给一个红包的,喜事嘛!



成型后的马桶,脚盆就不是用桐油油了,而是请漆匠把它油漆得红彤彤亮堂堂的,只待新娘出嫁前随箩担先行送到夫家。

后来有自行车了,姚师傅经常将工具挂在自行车后书包架两边,打箍用的铁丝挂在笼头上,开始走村串户,上门维修找生意维持生计,和剃头匠不同,他边骑车边吆喝:箍桶噢。。箍桶噢。。。。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提高,塑料制品在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大量的出现,它将箍桶匠的心一下子弄得拔凉拔凉的,木制品正悄悄的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乡下,依然有在使用,只是箍桶匠这门手艺怕是没了传承,360行,有多少正经历着消失?历史终将会记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