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全国两会】聚焦浦东引领区建设,上海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下午与3月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浦东正在开展的先行先试,是此次全国两会上众多上海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他们在讨论时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聚焦浦东引领发展。
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在3月5日下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发言说,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临港新片区工作要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在改革的集成性、开放的制度型、创新的策源力上下功夫。
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外资准入、市场开放、数字贸易、人才制度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加快推进浦东、临港新片区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实行更大程度压力测试;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加快提升核心功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聚拢引领区建设的人气财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注册制改革也因此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推进科创板注册制改革。
“科创板的推出作为‘开路先锋’,解决了注册制从零到一的‘落地’问题,不仅发挥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试验田’的效应,同时也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器’。”朱建弟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意味着注册制迎来大发展时期,作为注册制改革“开路先锋”的科创板被寄予厚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很大。
朱建弟指出,香港股市主板的经验值得科创板借鉴。比如进一步优化交易所和证监会的审核安排,强化证监会对上交所审核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针对审核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重大问题建立更加充分有效的双向沟通和决策机制,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双方对重要事项可能存在的不同看法,将证监会注册环节的实质性审核工作适当前移,以缩短证监会注册环节的审核时间。
同时,结合上市公司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认可度,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等因素,可考虑探索建立和定期更新科创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白名单”,为部分高质量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提供更便捷的安排。
全国政协委员陈义汉的发言直击引领区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他认为,浦东新区不但要进一步面向海外吸引人才,打造全球人才引进“直通车”、国际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同时还要紧紧依靠本土创新人才。
陈义汉建议,要以浦东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鼓励和引导上海市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通过兼职的方式到浦东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共同参与引领区建设,进一步激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如果在引领区的试点取得成功,未来就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在全国形成可推广和复制的制度与机制。”
他还提出,要支持科技人员“兼职”。鼓励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到浦东新区的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兼职,试行如“医师多点执业”模式的科技人才多点兼职,充分发挥浦东新区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强化人才流动支持保障。同时,也可对具备条件的浦东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赋予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招生权限和学位(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限。
完善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法治保障
借助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重大机遇,张江科学城在细胞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发展优势将为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带来更多可能。在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看来,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生命健康领域的竞争不但关乎生命与健康的民生问题,更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其中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则是关键。
他建议,可以充分运用“浦东新区法规”等国家立法授权的立法资源,设立“干细胞、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特区”,制定详细的制度、政策和指南,开放多种投资主体对该领域的投资。
例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蓝湾生物医药开发区等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和人才聚集的区域,制定细则指导和规范投资,既可以推动该领域产生突破性成果,也有利于管控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尤其在基因数据、生物样本的管理方面探索经验。在“特区”试点成功后,可以依法推广至全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开发区。
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关注的焦点,则在对外贸易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上。他建议,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迅速而有效的反制举措,在充分研究国际条约及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相关法律的基础上,从法律层面妥善应对,捍卫主权。
周汉民提出要探索设立离岸法区,以临港新片区为试点,设立离岸贸易区,通过离岸法设立离岸贸易专属管辖点,所有离岸区公司以及实际控制企业的相关诉讼、仲裁均由离岸贸易区法院专属管辖,且我国在美企业均通过离岸区内专属账户进行对外投资与回程投资,从而形成管辖闭环,有效规避美国长臂管辖。
关注人口问题聚焦未来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2年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这也是来自浦东的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认为,家庭助养服务应该成为“三孩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
李国华说,“一老一小”既是社会最弱势群体,也是需求较为接近的群体,婴幼儿与高龄老年人相同,主要诉求是需要获得基本生活照护。他提出,可以从中央“三孩政策”的宗旨出发,依托现有长护险制度基础,适度拓展服务对象和职能,逐步推进育儿家庭助养服务。
李国华建议,在现有长护险体系基础上,根据家庭育儿支持的需求,对助养服务内容、助养服务提供机构、育儿助养服务工作人员资质等方面研究形成规范。具体做法包括利用现有已经开设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家庭申请,审核家庭的育儿情况;利用现有“一网通办”平台开通网上预约育儿保姆等服务内容。同时,要发挥家政协会作用,继续推进家政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标准制订、职业技能资格管理,并依托政府公共平台,进一步规范育儿保姆的职业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认为,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影响女性生育意愿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是经济负担、育儿压力和就业歧视,要有效提升生育率,需要综合施策,全方位保障女性权益,才能从根源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
她建议,要延长男性带薪育儿假并强制执行,分担女性育儿压力,缩小就业中因产假差异导致的性别歧视;要将托育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事业单位、园区、楼宇等提供托育服务,公办幼儿园新开与增设托班,逐步实现将幼儿园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要加大财税鼓励支持力度,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有孩家庭的购房与租房经济负担等。
文字:赵天予 张敏
编辑:朱轶锴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3月6日(0-24时)上海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昨日已发布),新增32例境外输入病例,新增4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