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脸上的勒痕、手上的水泡、防护服里的汗水,是他们“战斗”的印迹

浦东发布 2022-06-10

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对口协助南码头路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强街镇疫情防控力量。自4月下旬开始,区生态环境局抽调精兵强将,深入街道疫情防控第一线,全面助力辖区社会面清零总目标。


据悉,区生态环境局系统抽调32人,助力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楼栋管控、物资发放、卡点执勤等。同时,养护作业单位紧急调派34名作业人员,组建专业消杀队伍服务街道。‍他们将平时不怕苦、不怕累、奋勇争先、敢啃硬骨头的精气神带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脸上的勒痕、手上的水泡、防护服里的汗水,是他们“战斗”的印迹。


“我们12个人都是男生,不怕吃苦”

“请今日去南码头路街道支援的同志,早上7点到临沂六村报到……” 5月10日凌晨2点30分,一条信息提示音打破了深夜的宁静。4个多小时后,新区水闸管理事务中心的鞠晓晟和11名同事,带着行囊准时出现在临沂六村居委会。这12个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分别来自区水闸、固废、河道、供排水、海塘等不同单位,因同一个使命集结,开始了“7*24”的社区驻点生活。



小分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我们一到就被打散,分在不同的小组,帮助小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鞠晓晟说。扫码、喊楼、维持秩序,以及上门核酸……这12个生力军的到来,大大加快了小区核酸检测的速度。


到了下午,他们兵分两路,一组8人负责封控楼栋管控,统计和填写居民需求,另一组4人帮助居委会送菜送药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我们12个人都是男生,体力活完全没问题,大家不怕吃苦,无论居委派给我们什么任务,我们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鞠晓晟说。


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住在离临沂六村不远的一个培训机构教室里,一张床、一个枕头、一套被褥就是全部“家当”。条件艰苦,但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叫苦,他们的心里都装着“早日清零”的目标。


不放过问题,但提供人性化服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没有通行证?”近期,在南码头路街道各路口值守的支援人员已经习惯了“三问”。5月12日以来,区生态环境局系统的同志被安排在浦东南路南码头路和浦三路高科西路卡点,24小时全天候值守。


他们穿戴着防护服、防护面罩、医用口罩和手套,通过“一拦、二问、三查、四放”,对进出南码头的车辆、行人进行细致排查,查询车辆、行人信息,查验核酸证明、通行证明,对于无证外出车辆、人员及时劝返。一辆查完,又是一辆,他们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吃饭也都是以最快速度匆匆解决。


这支队伍由区环境管理事务中心的杨薇带队,由6位女同志和14位男同志组成。除了驻守路口的18人外,还有两位同志帮助整理、录入相关数据。他们的目标,是减少社会面的传播风险。


在不放过一个“问题”的同时,队员们也注重人性化服务。“我们发现,一些快递小哥因为一直在路上跑,有时候会出现抗原时间超过24小时的情况,导致电子通行证上出现红色‘失效’两个字。”遇到这种情况,杨薇和她的队员会拿出准备好的抗原试剂,让小哥现场自测,做好以后上传,把电子通行证更新好再走。



在杨薇的眼中,不放过一个“问题”和提供人性化服务并不矛盾。这也是路口值守小分队队员们共同的心声,不放松,不懈怠,始终保持百分百警醒,紧紧守住这条防线。


消杀支援队伍冲在一线,阻断社区传播链

在区生态环境局支持南码头路街道的攻坚战中,还有一支特别的队伍——来自东外滩园林市政、浦林城建、陆家嘴市政和金桥市政四家养护企业的消杀人员。从4月19日开始,这几家养护企业集结精兵强将,共同组建了一支34人的南码头路街道消杀支援队伍,为街道实现“人、物、环境”三位一体同防要求筑牢安全屏障。



消杀支援队伍的配备,包括单人背包喷雾消杀和三轮机动车环境消杀。单人消杀针对出现阳性病例的楼道以及垃圾堆放点等区域,三轮机动车消杀则负责对南码头路街道所辖小区采取地毯式喷洒消毒,重点针对小区内道路、小花园、健身广场、垃圾厢房等进行全面消杀。


每天清晨,消杀队员们背着约40斤重的设备穿梭于各个小区。为了确保消杀效果,他们要徒步走每一层楼,仔细地对楼道内的每个角落进行全方位覆盖消杀。同时,为了节约时间,队员们选择尽可能地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全力做到社区消杀无死角、无盲区。


文字:章磊 鲍阳阳

编辑:沈丹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