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表委员热议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三链”贯通融合点燃高质量发展“智慧引擎”

浦东发布 2023-03-22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这一话题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聚焦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化产业链激活人才链,营造有利于教育和科技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大生态。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效贯通、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引擎”。


联合培养模式,构筑顶尖人才矩阵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代表委员表示,关键在于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当前要更关注人才培养的“质”,把创新精神的培育融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每一堂课中,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认为,这就要求培育人才进一步转向精细化。在他看来,高校招生与培养应该从保“量”聚焦为保“质”,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等,让学生毕业即实现高质量就业。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认为,高校应加快布局交叉学科建设新方向,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学科基础。一方面,构建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加快专业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探索设置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交叉型、问题导向型和创新创业教育类等课程,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推动校企“双向流动”共同构建顶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创造有利于教师掌握新技术的条件,引导更多顶尖人才对“卡脖子”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文化的孕育,需要水滴石穿、久久为功。”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认为,人才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更要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系统推进,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他建议,在大中小各学段贯通推进创新教育模式,从小培养学生提问、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创新习惯。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探索大学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新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保持创新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的连贯性,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竞力“下半场”,让产业链“枝繁叶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挑战。大家认为,人才正成为行业“下半场”竞争的高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应着眼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找准当前人才缺口精准发力,通过多元化前端培养,培育出能对接产业、造就能适应并引领时代的人才。通过创新链的驱动、人才链的滋养,让产业链更“枝繁叶茂”。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建议,在产业链端,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全周期,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建立联合攻关合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懿艳认为,科技快速发展,一些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情况正凸显。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为例,要求企业研发人才兼具多维专业背景。她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及发展规划,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学院或专业,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健全专业培养体系,加大力度培养掌握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航天产品部主任施华君看来,以实用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未来方向。当前工科类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基于国产技术、工具、能力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尽早熟悉国产技术平台,从而推动创新教育人才一体化。如,计算机专业应开设麒麟、鸿蒙操作系统相关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能大师师延财提出,完善“小众”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同样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一环。比如,在核工程建设领域,核级焊工就是这样的“小众”存在。但目前大多数院校未设置相关专业,导致从业者人数相对少、技能水平需提高等问题。他希望进一步统筹“小众”工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更多领域培育出“大国工匠”,为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营造创新生态系统,支持挑战最前沿


创新生态系统的营造,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代表委员就此提出,应当引导鼓励多元力量参与协同育人,在政策引导、培育机制、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为创新教育提供切实保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营造有利于教育和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进一步增强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的科研支撑能力、创新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建议探索创新基础研究长周期支持模式:以凝练高水平基础科学问题为核心,以“选好人、选好问题”为导向,围绕高质量基础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改革基础研究的支持模式,设立8年至10年甚至更长周期的人才计划项目。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科研人才,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探索交叉融合领域、冲击国际顶尖重大科学问题,形成有利于科研人员从事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基础研究工作的创新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提出,要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打造一系列有梯度的人才项目品牌,鼓励国家和地方各级科研单位聘用本土优秀人才。在政策上通过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为本土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认为,要改善当前各类人才“帽子”过多的现象,破除“四唯”评价,同时着力培养人才的科学家精神,以内涵式发展促就优秀科技人才担负起科技报国强国的新时代新使命。

文字:单颖文 占悦

来源:文汇报

编辑:倪竹馨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大师来了!“东方夜莺”黄英“飞”进张江*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开工!这个镇今年政府实事项目加快推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