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负面清单带来颠覆式创新,上海自贸区十年吸引外资586亿美元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定出台了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特别管理措施条目由最初的190项缩减至目前的27项,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汽车整车制造、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旅游服务、增值电信、检测认证、信用评级等60个开放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开放枢纽门户。
负面清单7次“瘦身”
特别管理措施缩减至27条
负面清单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是一个国家禁止外资进入或限定外资比例的行业清单,国际上有70多个国家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这份清单上,国家明确开列不予外商投资准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领域,清单以外领域则充分开放,并享有准入前国民待遇。在2013年举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我国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谈判。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研究员张磊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时代的选择。“2008年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后,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快速演进趋势,美国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试图重塑亚太区域价值链。为顺应国际形势调整变化,十八大后我国积极与美国开展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亟待对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监管新模式开展试点。”
张磊说,“随着上海洋山港开始正式运行,外高桥保税区也正在积极探索建设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正是在此背景下,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年9月挂牌成立,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开展一系列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2013年9月30日,即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的第二天,上海推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此后,在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负面清单共进行了7次修订,特别管理措施条目由最初的190项缩减至目前的27项,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
外资准入领域扩大开放
一大批“首家”落户自贸区
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得益于2014年修订的负面清单,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31条对外扩大开放措施,其中包括取消对外商投资进出口商品认证公司的限制,取消对投资方的资质要求。公司短短半个月就落户浦东金桥,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后的第一家外资认证机构。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榕说,“当时听说上海自贸试验区允许外资做检测认证,我和合作伙伴立刻决定回国投资创业。”
斯榕透露,美安康落户金桥后,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公司依托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理念、科学的产品创新研发技术、专业的检测技术以及权威认证,为中国食品、农产品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国内生产的食品和出口美国的食品、农产品以及食材原料的企业进行本土化测试和认证,缩短认证周期,节省认证成本。
作为一家资产管理总值逾9000亿美元的国际资管巨头,施罗德投资集团1994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中国内地代表处,2005年与交通银行联合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今年1月,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成为全国第四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管理公司。
全国已经批准设立的4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全部落户在陆家嘴金融城,这里已经成为境外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在华设立独资子公司最集聚的区域,已有来自美、英、法、德、韩、新等10余个国家的80多家境外知名资管机构设立的120 余家从事资管业务的独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金融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除了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证券公司、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也纷纷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
“随着沪港通、债券通等一系列开放措施的落地,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将把各种优势资源持续带到上海,探索资产管理公司在华发展新模式。”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说。
颠覆性创新上升为法律
十年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对过去政府对外资逐项审批、合同章程实质性审查等“审批制”管理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是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自贸试验区标志性的制度创新,对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外资三法”作出修改,在法律中确立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点经验推广到全国。2019年颁布并于2020年实施的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并逐渐成熟定型的改革成果总结上升为法律。
“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围绕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通行惯例,持续探索电信、医疗、文旅、商贸、航运、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扩大开放,构筑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把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所长王果如是说。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以来,扩大开放项目累计落地企业4669家,占新设外资项目总数的1/3,在60个开放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服务业方面,融资租赁、网上零售、工程设计等领域已落地千余个项目,在医疗服务、增值电信、国际船舶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也吸引了一批领军企业。制造业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飞机制造、游艇设计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引进了特斯拉、芬坎蒂尼等一批龙头项目。
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至2022年底,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前20年同一区域的2.35倍,累计新设外资项目1.4万个,累计外资注册资本1862.98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浦东新区累计新设外资项目18691个,累计外资注册资本2172.74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749.94亿美元,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1.12倍、2.43倍、2.2倍。
文字:许素菲
编辑:张紫薇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与浦东携手,和时代同频,向美好迈进!浦东城市形象片及“外籍人士看自贸”系列专题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