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新动态】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浦东海关打造“三位一体”行政争议解决机制

浦东发布 2023-12-18

 “我们进口的一批汽车零部件查验后需要归类复核,生产线急需这批货物。”日前,某汽车企业在被告知货物查验过程中发现商品归类存疑,需要补充申报资料后焦急万分。浦东海关在了解企业诉求后,迅速与企业对接,加班加点完成归类复核。在浦东海关的及时沟通和高效服务下,货物顺利投产,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将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


记者从浦东海关了解到,浦东海关认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基层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战场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预防、全覆盖法宣、闭环式管控“三位一体”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传承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常态化预防,确保争议化解在一线 


“我们在四个办公点都配备了争议调解员,针对信访、查检、稽查、行政处罚等易产生纠纷的行政行为,及时排查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风险点,做到‘一线发生,一线解决’。”浦东海关驻金桥办事处法制科科长董晶介绍。通过建立风险排查工作网络,浦东海关将“预警式”排查落实到执法管理工作的全流程。


今年,浦东海关依托“提升监管服务 厚植人民情怀”大调研活动,加强对各类问题异议的收集梳理,并做好风险评估。在调研中,上海一家酱油生产公司反映面临出口产品商标被侵权的困境,浦东海关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答疑解惑,向企业宣贯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点对点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工作,助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认知能力和保护意识。


一旦发现突发性、苗头性问题,浦东海关第一时间主动与相对人交流沟通、掌握情况,搭建起听取民声、集中民智、汇聚民意的平台,打通企业和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更好地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全覆盖法宣,架起沟通的“心桥”



“我们第一时间就从海关网站上得知了申江路查验场站关停的通知,新的集中查验地址和联系电话一目了然,方便我们办理业务不停歇。”某货物代理有限公司的业务员表示。


这是靠前服务进出口企业的一个缩影。鉴于相对人不熟悉法律法规、工作流程而产生的行政争议占总量两成以上,浦东海关规范做好对外信息公开公示,通过门户网站、公告栏及时公布、更新海关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行政执法信息等。


同时,浦东海关还将“浦法先锋”法治文化品牌和“枫桥经验”调处基层培育点共建共创,进一步发挥海关普法教育的宣传示范作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加强海关调解员定期的培训指导,为更好服务群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浦东海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不断延伸海关法治宣传范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法治文化阵地,送法进学校、社区、古镇、企业、科考船、市民服务中心等,通过现场讲解、发放文创纪念品、互动答疑等形式将释法明理嵌入执法管理全过程,夯实海关与相对人之间的互信基础。


闭环式管控,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



“这个保湿水数量申报错误不是我们的责任,不应该处罚我们公司。”某化妆品进出口贸易公司不愿意配合海关进行行政处罚。


面对这种情况,浦东海关耐心听取企业的陈述意见,原来是企业将正确的报关资料交由报关代理公司后,制单员在录入商品信息时将数量填制错误,导致了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税款征收的事实,理应由报关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在厘清企业与报关代理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后,浦东海关妥善处置,进行了更加公正严明的行政处罚,将行政争议化解在执法一线。


在日常执法中,浦东海关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系统调处工作,针对执法过程中发生的行政争议,采用“了解诉求、安抚情绪、说理执法”的“三步调解工作法”,加强与相对人的沟通,充分听取并积极回应其陈述、申辩意见,帮助分析原由,做好释法说理,引导相对人自愿选择调解的争议解决方式。


今年以来,浦东海关在坚持“一线发生、一线解决”原则的同时,解决业务举报、行政复议渠道行政争议3起,通过12360热线咨询、信访处理化解潜在行政复议风险4起。


文字:陈烁 郑巳鹏 曹翔 陈潇潇

编辑:鲁琳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