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起洛阳》,作为洛阳人,看完我震惊了!

洛洛 洛阳旅游 2022-05-22



今天,进入正式阅读之前

洛洛想先和你看几个视频👇



没错,以上视频的主人公,都是今天洛洛要跟大家聊的一部热播剧的主演哦~


近段时间,洛洛化身追剧狂魔,只为心中的它~对,就是这部最近热播的《风起洛阳》!



该剧改编自知名作家马伯庸的作品《洛阳》,自播出以来,热度飙升、话题不断、广受好评。除了豪华的演员阵容、精良的幕后制作、大银幕级别的视觉效果外,烧脑诡谋、节奏紧凑的剧情,干净利索的打斗场面也让人耳目一新、大呼过瘾。


作为一名洛阳人,洛洛刚看完《风起洛阳》第一集时,就发现这部剧非常不简单。越往后追,越是禁不住内心惊叹:剧中的洛阳元素真的是太多多多多了!



△上图为剧中太初宫;下图为洛阳上阳宫


据了解,为了全方位展示洛阳古都的恢弘大气,《风起洛阳》在拍摄期间置景4万多平方米,复原场景100多个,服装、造型各5000多件,美术道具1.5万多个。城建布局上,剧组对大量城市地标进行复刻还原,很多细节均参照和考究真实洛阳舆图。


👍👍👍




@追剧的洛阳人,剧中满满的洛阳元素你注意到了吗?今天洛洛就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隐藏在剧中的洛阳“彩蛋”!走,一起看看去~👀





PART 01.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圣人、神都


电视剧《风起洛阳》里的圣人作为女皇帝明察善断,知人善任,非常重视选拔人才。


△剧中圣人


公元684年,武后临朝,改东都为“神都”。洛阳也成为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神都一景

公元690年秋,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900多人来到洛阳紫微城,上表请改国号为周,并将皇帝改为武姓。武则天没同意,却将傅游艺提拔为给事中。这是个相当明确的信号。于是,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到远近百姓、四夷酋长及僧人、道士等6万多人都来上表,请武则天将国号唐改为周,唐睿宗李旦也自请改姓武。


武则天不再推辞,当年九月九日登基称帝,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神都。


洛阳从被武则天改为神都的那天起,注定要在一代女皇的手中走向城市建设的又一次辉煌。





PART 02.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
太初宫、明堂和天堂


在洛阳,有一个地方非常著名,却不为人们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里?就在隋唐洛阳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门是应天门,主要建筑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会说,这不就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吗?对,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名字。




「 隋唐洛阳城 」


△隋唐洛阳城宫城复原模型


关于洛阳紫微城得名的由来,史书中也多有记载。如《新唐书》中称:“宫城在皇城北……以象北辰籓卫,曰紫微城。”《元河南志》则称:“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在都城之西北隅。”



自隋至宋,紫微城作为隋唐洛阳城的宫城,存在了大约530年。公元684年秋,武则天大赦天下,改东都为神都,称紫微城为太初宫。她要告诉世人,在神都洛阳,她将开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


「 明堂遗址 」


明堂,由来已久。据《淮南子》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天子就“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以调节阴阳,划分四时,让百姓安居乐业。


△侯亚东 摄


自古以来,明堂享有“天子之庙”的尊崇地位。明堂是朝廷宣明政教、举行祭祀等大典的地方,地位非常重要。然而,西晋之后,明堂废绝,人们早已忘了它的模样。唐代隋后,大臣们多次议建明堂,初步确定其形制为上圆下方,下层布政,上层祭天。不过,由于争议太多,直到唐高宗去世,也没能将明堂建起来。 


武则天早已听够了这些争议,她决定按自己的想法来建明堂,而不是完全参照古制。比如,在明堂的选址上,明堂的位置通常是“在国之阳”,即建在城南。她则将其建在紫微城中最核心的位置上,作为朝堂来用。


△明堂遗址

明堂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明堂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下层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象征十二时辰,上层象征二十四节气。


据《资治通鉴》等记载,建成后的明堂规模宏大,高294尺(约90米),共分三层,顶上有“铁凤入云,金龙隐雾”,人们在百余里外就能看到,武则天将其称为“万象神宫”。



///


「 天堂遗址 」


△天堂遗址


之后,武则天又在明堂后面不远处建造天堂,安放佛像。天堂又称通天浮屠,共有五层,更为壮观。人们登到第三层,即可俯视明堂。


作为秦汉以来都城建设的指导理念,“象天法地”的意思就是建筑要和天象结合起来,体现“奉天承运”“天人合一”的神圣。


武则天是如何“象天法地”的?她将洛阳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和龙门伊阙合在一起,更名为“七天”: 


天阙伊阙。


△天街遗址


天街,即定鼎门大街,是连接皇城正门端门和外郭城正门定鼎门的御道,宽110米。


天津桥,洛水对应天上的银河,在洛水上架桥就是在天河上架桥,天河上的桥自然得叫天桥、天津桥。


△剧中天枢


天枢,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矗立在皇城端门外天津桥头。


△应天门遗址

天门应天门,宫城的正门,隋代时叫则天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改为应天门。


天宫即明堂,武周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心,洛阳宫城里最大的建筑,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天堂,位置在明堂北,高五层,站在第三层即可俯视明堂。


洛阳博物馆
“天枢”观光塔



天上有“七天”,即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人间也有“七天”。人间的“七天”对应天上的“七天”,增添的不仅仅是神都的庄严、神圣,更有坐镇神都女皇的威严。




PART 03.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
里坊、南市、北市、西市



隋唐洛阳城内街道纵横,呈棋盘式布局。为便于管理,官府在都城规划一个个居民区,称为里坊。为了便于治安,每坊建有围墙,留有坊门,昼开夜关,天黑之后居民只能在里坊内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可以解除宵禁,居民可以走上街市,彻夜狂欢。


△隋唐洛阳城里坊平面图,资料图


其中,正平坊是隋唐洛阳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位于现在的洛龙区安乐镇赵村与西岗村交界处,东临敦行坊,西邻宜人坊,北邻修行坊,南邻乐和坊。


根据文献记载,正平坊内有孔子庙、国子监、安国女道士观(原为太平公主的宅院),还有兵部尚书李迥秀、左散骑常侍襄阳郡王路应、右领军卫将军上柱国开国伯薛璇、中大夫韦衡、河南尹裴迥等官员的住宅。此外,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发生在正平坊,如安史之乱时,安庆绪(安禄山大儿子)曾囚禁唐代将领甄济于安国女道士观。



此外,里坊区有南市、北市、西市三个市场,其中南市在三个市中规模最大,相当繁华,可容纳3000多家商铺,是国际商品的主要集散地。


文献记载,南市位于长夏门东第二街之西,嘉善坊之北。隋称丰都市,也称东市,在洛河南偏东,占二坊之地。唐代贞观九年(635)缩小了半坊,因地处洛河之南,改称为南市。遗址位于今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曙光村与茹凹村之间。



北市,隋称通远市,因在洛河以北,又称北市。东临安喜门街,南与景行坊、北与敦厚街相邻。隋至唐初迁到临德坊,唐显庆年间改称北市。晚唐年间市场废弃,南区称北市坊,北区称临德坊。遗址位于今洛阳市林校一带。


西市,隋称大同市,在洛阳城里坊区的西南部。东临厚载门街,南面紧挨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墙,北与广利街相邻。隋至唐初设置,开始时称固本坊,后来改称西市,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废市。遗址位于今洛阳市洛龙区曹屯和董庄之间。


史书记载,唐代贞观九年(635),在隋丰都市基础上设立的南市,规模缩小了半坊之地,也就是说占地一坊半。东都南市内清渠行船,榆柳交荫,市内行一百二十,行的范围比较大,包含本行业几乎所有店铺,这说明在当时的东都南市里经营的商品门类至少有上百种。肆三千余,市内空间利用率比较高,几乎没有什么空地,甚至搭着四周的市墙也开了四百多家商铺!东都南市布局规划严整“薨宇齐平,四望如一”,能在东都经营的商贩大凡都具有一定的资质和实力,故市内建筑宏伟“重楼延阁,互相临映”。市内店铺分大中小三种,面阔分别为4、6、10米,进深约三米。





PART 04.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典范之作。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沟通南北水系,促进了全国经济往来、人口流动、民族融合,是当时南北交通大动脉。



洛河,在隋唐大运河这条水运大动脉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是这条大动脉的核心,还是隋都洛阳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隋唐时期的御河。


公元604年,隋炀帝继位后,下令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并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隋唐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 万,开通济渠”,同年八月完工。随后,隋炀帝又疏通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公元610年,隋唐大运河竣工。


△大运河水系浮雕图


自此,隋唐大运河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加强隋唐王朝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皇武则天在位时,下令在洛阳立德坊南建超级物流港口——新潭,供各地货船停泊。当时的洛阳,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大都市,商业繁荣,漕运发达,港口舟船数以万计,码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含嘉仓


洛阳回洛仓、含嘉仓、夯土河堤等遗址,无一不在显示大运河的洛阳印记,无一不与大运河的开通有着密切关系,无一不见证着大运河南来北往的丰功伟绩。




PART 05.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不良井、联昉


△不良井


在《风起洛阳》中,“不良井”位于洛阳城下,居住在这里的人被称为“不良人”,他们多是罪臣子女,不得擅自进入洛阳。剧中提到的“不良井”在哪儿?具体位置不得而知。但是“不良井”内大量的石窟造像和联昉之内让人震撼的水晶佛头,应该是借鉴了龙门石窟。


△联昉


「 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图源: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奉先寺全景




PART 06.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牡丹令


△牡丹令


剧中武思月被圣人赐芙蓉牡丹令,而武思月也在关键时刻用圣人御赐的牡丹令为高秉烛做担保。“牡丹令”的设计让洛阳人直呼好亲切。此外,从店铺招牌、婚庆喜字、手持扇子,牡丹花船等……《风起洛阳》都运用了大量与洛阳牡丹花相关的图案。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


把牡丹作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始于隋。史书记载:“隋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当时的牡丹只有红、黄两色。


△武皇赏牡丹


唐代,牡丹栽培开始流行。当时长安和洛阳两京并重,武则天还把东都改为神都,洛阳牡丹随之兴盛,关于牡丹的诗词、传说也越来越多。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第一次点明牡丹为“国色”。这时的牡丹已有红、白、黄、紫等多种颜色,还出现了一些半重瓣和重瓣现象。



北宋时期,洛阳园林名冠全国,牡丹作为园林中必备的观赏植物,尤为出色。当时,周师厚所著的《洛阳花木记》曾经详细描述了当时在洛阳所见到的花木,其中记录的牡丹品种已有109个。


目前,洛阳牡丹已形成9大色系、10种花型、品种总数突破1400个。其中“姚黄”“魏紫”“豆绿”“赵粉”为牡丹四大名品。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每年4月牡丹文化节期间,看花人摩肩接踵,欢声笑语不断,洛阳成了欢乐的海洋。





PART 07. LUO YANG
追剧关键词:汤、水席


《风起洛阳》的百里弘毅是“神都第一名饕”。顾名思义:唐朝的美食评论家,人形大众点评机。



“今日想吃点什么?来碗羊汤!”百里二郎突然记起,“小南桥的老陶家,要出头碗羊汤了!”


洛阳人民有多爱喝汤?洛阳有句老话:“早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


「 洛阳汤 」



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不翻汤、豆腐汤……为了煮出一锅好汤,有些汤馆的主人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了。5点半前后,煮了近2个小时的牛肉汤便煮好了。为了喝到这口香味十足的“头汤”,和百里二郎一样的老汤客一早就来等着。



几条长凳、一口深锅,晨光上东屋,满巷飘香。候在汤店前等候头汤,那氤氲的水汽,就是热气腾腾的生活。洛阳早晨七八点钟,正是喝汤的好时候。


「 洛阳水席 」


此外,唯一一道获得百里二郎“甚好”评价的是“流水席”。



看了剧中的“流水席”,不得不提起洛阳水席。洛阳水席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一起被誉为“洛阳三绝”,还带着宫廷饮食文化的烙印。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当时仅作宫廷国宴之用,宋代以后逐步传入民间,受到平民百姓的追捧,它是迄今为止保留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一套宴席,被誉为“饮食百宴首,烹饪活化石”。全套水席分为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24道菜。


△剧中流水席


关于水席的名字,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菜中带汤,汤汤水水不断;二是一道菜吃完撤下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这是洛阳一带独有的饮食文化,外地人觉得它另类,但洛阳人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婚丧嫁娶、朋友聚会都会选择吃水席。吃的地点倒不太讲究,高档饭店也好,街头小巷也罢,即使偏僻农村也有厨师能做地道的洛阳水席。于是人们就在汤汤水水间坐定,谈笑中定下许多人生大事。


△洛阳水席头菜——牡丹燕菜


洛阳水席中蕴含的文化意味也极不简单。《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讲到伊尹的烹饪理论,就有“凡味之本,水最为始”的绝妙论断,可见这汤汤水水正是抓住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魂”。



今晚八点 

 锁定爱奇艺,一起追剧吧~ 

👇👇👇




 洛洛说 


《风起洛阳》展现一个鲜活的神都洛阳城,大到一座城、一条河,小到一朵花、一碗汤……剧中的洛阳元素,让不少洛阳人直呼在荧屏中看到最熟悉的家乡。


原著作者马伯庸谈及对《风起洛阳》的创作时表示:“洛阳的神韵就在于它有一条洛水横贯其中,构成了建筑、人与水的三位一体,因此,在衣、食、住、行上都需要做到尽力还原。”因此,观众在剧集中不仅能够跟随主角们展开紧张刺激的探案之旅,还能身临其境“梦回”古城洛阳,感受华夏古都灿烂的文化魅力。


///



#潮起潮洛

为落实洛阳市委市政府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工作要求,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洛阳网启动“洛阳文旅城市焕新计划”,开设“潮起潮洛”栏目。欢迎各界潮人积极投稿。(详情点击☛超600万次!洛阳又火了!

—END—


文字:洛阳网 马佳佳 苑曼琳
部分图片来源:洛报集团

统 筹:白银龙

主 编:李鹏鹏 责 编:刘宝文

校 审:王亚萌 编 辑:许靓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