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金融家·专题|秦皇岛银行:锚定“双碳”目标 加快绿色金融发展

李浩然 当代金融家 2023-03-29

李浩然   秦皇岛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秦皇岛银行按照“双碳”目标顶层设计要求,从各个环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多渠道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金融业务有机结合,探索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 | 《当代金融家》杂志2022年第6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最浓的底色。秦皇岛银行敏锐把握我国绿色发展大趋势蕴藏的历史机遇,率先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逐步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做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排头兵。


1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绿色金融发展根基


为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全面发展,提高专业化竞争优势,强化政策落实,秦皇岛银行建立起以绿色信贷为主的绿色金融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操作流程、信贷投向、合规建设等方面工作,细化执行标准,努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明确战略目标。秦皇岛银行将助推绿色发展融入自身战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将绿色信贷写入全行《2021—2023年发展战略规划》,对绿色信贷发展的目标、路径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规划,明确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全行对公贷款增速。


完善组织架构。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承担绿色金融业务管理体系的战略规划、统筹协调、业务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能,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的最新政策要求,持续完善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明确绿色银行建设目标、机制流程、时间表和路线图,系统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同时,建立跨部门的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由行长任组长,涵盖公司银行部等金融业务部门、资源配置部门及后台管理部门,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投融资业务全流程,确保“双碳”目标下秦皇岛银行自身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运营理念得以落实。


出台政策指引。为深入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秦皇岛银行按年度制定《秦皇岛银行授信政策指引》,明确“绿色信贷领域”为优先支持行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的垃圾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城市污水处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发展,将低碳指标作为信贷审批、项目评估的重要参考内容,同时明确对不符合环保政策客户一律不得介入。


强化信贷管理。将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作为信贷准入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强化额度管控、推行“一票否决制”等手段,严控“两高一剩”行业的授信准入,从严控制融资总量,严格执行压退计划。强化用途管理,及时跟踪贷款使用情况,进一步强化贷款全流程动态管理,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建立绿色信贷台账,在信贷系统中嵌入绿色信贷业务标识,确保绿色信贷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切实反映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2

深耕产品服务,拓宽助力绿色发展渠道


为支持秦皇岛市环保事业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秦皇岛银行持续开展绿色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研发、推广工作,积极发展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的绿色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扩大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秦皇岛银行持续将信贷资源向绿色金融倾斜,以信用、质押为主要担保方式,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创新推出收费权质押担保模式,有效激活企业休眠资本转向动态,推动企业资产加快流转,增强绿色信贷服务能力。截至2022年3月末,绿色信贷中信用贷款余额78886万元,占比35.93%;质押贷款余额107902万元,占比49.14%;保证贷款余额24825万元,占比11.31%,抵押贷款余额7950万元,占比3.62%。


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灵活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推出多项涉农信贷产品,包括“农担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种植贷”“养殖贷”“供应链快贷”等系列“兴农”产品,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布局上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提供“知识产权贷”“物资信用贷”等重点专属金融产品,助力绿色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之路。截至2022年3月末,绿色信贷业务客户数为20户,绿色信贷余额219564万元,较年初增长44154万元,增幅25.17%。


探索资金供给新渠道。秦皇岛银行以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为主,同时积极探索绿色金融领域的资金供给新渠道,不断拓宽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金融领域的资金供给。针对由政府、企业共同参与,促进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绿色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研发了以应收账款质押的PPP贷款,支持清洁能源发展项目建设,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效率。开辟“快理、快审、快报、快批、快办”的“五快绿色通道”,对绿色信贷领域贷款适当下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手续、优化贷款期限结构,特别对中小型环保企业、重大环保项目建设等绿色项目融资,秦皇岛银行的“直通车”式服务,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项目评估、授信审批和贷款发放,有效提升绿色信贷的办贷效率,全力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3

坚守低碳责任,推进碳减排试点城市建设


秦皇岛银行按照“双碳”目标顶层设计要求,从各个环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多渠道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金融业务有机结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在“碳中和”目标下,绿色低碳领域成为秦皇岛银行信贷投向的重点方向,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等成为重点营销领域,同时,加大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新能源制造端、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投入,信贷结构逐步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2022年3月末,绿色信贷余额219564万元,较年初增长44154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09%,较2021年提升了0.58个百分点。


践行绿色低碳运营。秦皇岛银行成熟运用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ODS数据提取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行内电子邮箱系统等,使银行的公文流转、数据查询全部电子化、无纸化进行;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系统功能逐步完善,减轻前台业务压力的同时,节约大量业务回单用纸。同时,提高员工节能环保意识,传递绿色办公理念,鼓励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从细节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降低资源消耗,倡导每一位员工自觉做节能环保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支持“双碳”减排融资。一是积极支持清洁能源发电大力发展,通过信贷投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降低煤电新增产能规模。秦皇岛银行为昌黎银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发放基础设施贷款1500万元,用于支持“昌黎荒佃庄项目”建设。项目安装完毕后,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1600.3吨,每年可减少SO2排放量约为 123.1吨,NO2排放量约为 61.5吨,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 CO2的排放量约为5744.7吨。二是生物质能发电是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重要部分,社会效益、节能环保、低碳减排效益显著,一直是秦皇岛银行重点支持领域。秦皇岛银行为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成员企业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授信总计67300万元,分别用于大名县和顺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两座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300万千瓦时,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到积极作用。三是新能源公交车节能减排效果好、运营成本低、噪音小、乘坐舒适,是我国实现“净零”排放路径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皇岛银行为秦皇岛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发放800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已投入运营。


4

坚持绿色信贷,着力推动业务转型


未来,秦皇岛银行将持续做好绿色信贷发展工作,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提升发展绿色信贷的能力,着力推动业务转型。


一是把好绿色项目准入关,对重点减排项目、控排企业进行严格审批、授信,精准评估企业和项目物理风险、转型风险、违约风险,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标准体系。


二是把绿色信贷的内在要求纳入秦皇岛银行公司治理、业务开展、内部控制、市场定位、信息科技、绩效考评等方面,建立长效追踪机制,动态监控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定期监测项目的资金流向,强化风险预警和干预效应,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建立碳金融业务的智能风险防控系统,对碳资产定价、估值进行建模分析,帮助做好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碳资产减值测试等,提升碳金融风险管理效率。


四是加大支持碳减排的金融产品创新,以产品引导企业减碳经营,如将信贷产品利率和贷款主体的碳减排量挂钩,若贷款主体碳减排量超预期,则给予相应的利率优惠,以激励企业积极向低碳转型。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进入新时代,秦皇岛银行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双碳”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用更多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努力打造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带动者和主力军。     



(作者为秦皇岛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戴相龙:乡村振兴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基础

银行业协会刘峰:聚焦双碳目标 践行绿色金融新使命

北京银行:筑牢反洗钱“安全网”

赵志宏:元宇宙银行(Meta Bank)——虚拟银行2.0

姚江涛:信托业如何“承信受托”谋转型

牛成立:信托公司本源业务的发展动力
魏革军: 金融创新探索  陕西自贸区建设的“四轮”推进器万   众:借力境外上市促进信托公司高质量发展
伊力扎提:以“服务+科技”探索信托资管转型道路
马曙光: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突围、崛起与发展之道
王景武:积极稳妥推进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升级


商务合作+V:172420282

原创声明:本号所刊登署名文章,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原创或作者授权发表。

转载务请注明出处:转自微信公众号 “当代金融家(bankershr)”。



《当代金融家》杂志现已同步入驻:一点资讯、网易号、百家号等媒体平台。欢迎关注~~

今天因为您的点赞,让我元气满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