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真没戏了

成道社 2022-05-05

动向观察, 热点聚焦,每日中产微摘:

本文原系某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自述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样——所有改变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东西,有哪些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





▲ 蔡元培先生与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科学家(1934年)


02

跟班式研究盛行

害人不浅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制约我国科学研究的,是流行的科研方式——跟班式科研,说的恶心一点,是奴才式科研。

 

跟班式科研的特点是:不去独立思考学科内部的核心矛盾与突破方向,紧跟国际热点,为大牌科学家的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成果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或者紧盯几本流行的科技刊物的研究,改头换面、添油加醋也攒一篇发在影响因子很低的刊物上。

 

由于这种研究方式发文章快、“效率高”,其从业者甚至很快成为科研价值的评判者,并将“从文献缝隙里找方向、以文章数量与引用为标准”等作为科研工作的正途。久而久之,那些课题时髦、文章多的人就大红大紫、名利双收,而那些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的人反而成了孤独的异类,甚至被打入冷宫。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部分院士合影(1948年)

 

03

现行的考评政策

与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背道而驰

 

基础研究属于科学部分,它是以探索真理为终极目标的。我觉得基础研究可以和艺术类比,就是说它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自然界,以不同于别人的思路来理解这个世界。

 

 

但是,我国现在所有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不鼓励你去往这个方向上走的。我们也口口声声说创新,但创新的标准,是看谁发表的文章多。

 

我多次作过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委,也当过学科组的负责人,在评审的时候,说来说去,大家最后还是看你发了多少文章、文章引用数这些东西。


 

所以,整个就把方向搞偏了。后果之一就是:与我们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最终价值南辕北辙。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敢于用别人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路理解问题的气质,彻底消解了。


▲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1955年)

 

04

现有的学科体系被冲击得七零八乱

与重大科学突破越来越远

 

还有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是,最近各个大学都在争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就问他们:建世界一流大学,以什么为指标呢?他们说主要还是以论文为指标。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状:一个国家的科学体系应该有一个完整合理的布局。而现在以论文为标准的话,大家一定会偏到“哪个热、哪个好发文章”的领域去。


比如说,搞航空材料的,可能就都偏到纳米去了,因为那一块发文章快、文章引用率高。但是说起材料,我国是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又是最大的钢材进口国,应该在钢材研究上下功夫。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去参加高铁的讨论,比如高铁列车的轮子、转向架,我们国家能不能做呢?好像是能做,但是做出来又不太敢用。国外的一个轮子要经过各种载荷下的检验,他们多少年都在做这个玩意。但要在中国这么个做法,可能没等实验做完你就被所在的学校、研究所辞退了,因为你多少年都在做一个又不热、又不时髦的东西。这样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有用的东西没人做,做出来的东西其实没有太多用处。

 

你要想这件事的话,就会觉得很可怕:跟班式科研不仅冲乱了现有的学科体系,还使得新的重大突破与我们越来越远。


▲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2016年)

 

05

久而久之

我们的科学家会丧失科学鉴赏力

 

跟班式科研损害的,还有科学家的鉴赏力。

 

只要是原创性的项目,就一定会和某些评委产生冲突。比方说异议项目拿到我手里审,我过去的工作证明这个杯子是圆的,你却说这个杯子其实不能够用“圆”来形容,而要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那我这个评委本能地就会反感,本能的就会给你挑刺。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2013年)

 


所以我们的科学圈里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现状:当他(她)有创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时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当他(她)做到功成名就,立马会反过来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学工作。但说实话,当人超过了五十岁,已经很难做出像样的成果了。

 

为什么说基础研究年轻的时候容易出成果?因为年轻人没有框框、无知无畏、敢想敢做。而成名的科学家脑子里装的书太多、看的研究报告太多了,头脑里有太多“正确”的条条框框了。但是,科学的很多突破都是在这些看似“不正确”的地方出现的。所以许多院士以前是按错误的模式在走,等他当上院士、觉得不再图什么了,反过来再做真正的科研的时候就晚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创造力了。

 



入群、合作,请注明

      北大教授:教育双轨制是中国家庭资源投入的无底洞

      迟早!你们会明白我丈夫黄万里是对的!

      国人哭了!亚洲留学第一大国伤了谁的心?

      剧毒!致癌!全球被禁,但却是中国家庭常备药!

       死刑!终结小产权房新政颁布

      太恶劣了!中囯人早晚整死自己!

      80%的酒店都有针孔摄像头,你已经被偷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