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日本人用这剧抽了我们三巴掌,一个比一个狠

2016-11-13 毒Sir 政商大视野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引起了Sir注意——


宜家餐厅对长期以来占位活动的夕阳红相亲团实施驱逐。



 

餐厅行为可以理解,但老人的难处,同样可以想象:


年轻人聚会去麦当劳、星巴克,而专为老人而设的活动场所……


城市里几乎没有。




社交娱乐难,是独身老人的大难题。


社交网络覆盖的今天,不是每个老人都愿意跳跳广场舞、打打公园太极、下下社区围棋的。


其实不止老人,社会每个年龄层都有各自的难题。


Sir最近发现,有个片堪称中国难题专家。从结婚到养老,几乎全部说透。


好奇怪……它又不是我们拍的。


它是日本东京电视台2014年制作的《中国异变》系列纪录片第二集——


《中国家庭三大难题》




第一大难题:结婚


现代人结婚有多难?


看看现在的相亲市场有多旺就知道。



甚至上海的相亲角都成了知名景点,“万磁王”来了都要到此一游。



这个纪录片,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上海一个相亲机构的日常。


会员的入选,先看脸。


工作人员要在街头,找寻年轻貌美的女子来填表入会。


这两个女人不好看,要选年纪轻一点的




呵呵,别以为长得好看就行,接下来还要考试!


入会的女子,要在相亲公司做IQ和EQ的测验,之后还要接受整容医师的验脸。



字幕翻译@诸神字幕组,下同


这要求可不只针对女性,对男性同样苛刻。


像这家公司的男性VIP会员,入会费用是:100万。




这个钱,在广州都够一套90平米房的首付了……


但就算以上都顺利通过,要找到理想配偶,还有重。重。关。卡。


看看这家公司的相亲现场就知道,这关有多难过——


一男 vs 三女。




一开口,谈的可不是诗词歌赋人生理想,全是赤裸裸的现实。


三位26-28岁的女士自我介绍,都说不年轻了,必须要结婚了。




问男方的问题三句不离钱:


你年收入多少?还跟父母一起住吗?




相亲,如同面试现场。


一轮见面下来,谁都没看上谁。


先生嫌女士们不够漂亮。




女士们觉得先生经济基础不够好,没自己的房,赚钱不够多。




我们一般理解的婚姻基础是情投意合。现在要找伴儿,听起来也差不多……


钱投颜合。


一轮一轮,从脸到身家的(被)反复筛选,累死你。


当中一位小姐更对摄制组直言,要找年薪过百万的伴侣。




果然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


连节目嘉宾听到这数字,都连连摆手,大呼不可能。




但这位小姐似乎并不在意可能性……因为她已经带着要求,在相亲市场兜兜转转两年之久。




但,就算找到了满意的另一半,婚后要面临的问题,一样头疼。


对,Sir说的就是生子——


这部纪录片里讲的第二个难题。


这几年,不少中国人都喜欢去美国生孩子。


最热门的生娃景点之一,是洛杉矶。当地甚至有一条“孕妇村”,八百多户人家,基本都是中国孕妇。


街上一眼望去,全是大肚子。




当地的美国居民对此颇有怨言——为什么她们非要来这里生小孩啊?




因为国内不能生小孩吗?


对某些人来说,还真是。


此片拍于2014年,当时国家尚未全面开放二胎。


超生罚款,是年收入的三倍。


就是说,如果小孩出生前一年的(全年)收入是10万,那罚款就是30万。


比较著名的罚款事件,莫过于张艺谋导演——超生了仨,曝光后罚了748万。



图片源自人民网


有个孕妇对摄制组说:


(国内生二胎)罚款的钱都够在这边生一个了




但也有不少人,考虑的是钱以外的社会问题:


中国那边空气特别差,对孩子发育不好

而且主要问题是食品安全,现在买什么都觉得不安全

教育方面也是,竞争过于激烈,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




这一家子,还决定利用孩子的美国身份在当地定居。


辞掉国内工作,在美国买房创业,把房间分租给来美生子的中国孕妇。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


现在是2016年,二胎放开了,赴美生子的人也该少了吧?


看新闻,并没有。



说到底,大部分家长看中的还是一个外国身份带来的便利:


高考优惠政策,多国免签护照,还有空气更好、食品更安全的成长环境。




除了结婚相亲生养小孩,中国人还有一大难——养老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3亿。




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儿女压力又大自顾不暇,养儿不防老,只能进养老院。


但就算这,也有门槛——还是


一所普普通通的养老院,2000块一个月。




更别提不少养老院的环境,还很不理想。


像纪录片拍的这一家,走廊昏暗,扶手上还搭了不少毛巾。




卫生环境差,东西乱摆放。




最关键的是,服务真心不好。


为了防止老年痴呆症患者乱跑,直接将他们绑在床上。



其实,不止摄制组拍的这家,国内不少养老院都有服务差、收费高的问题。



服务好的养老院,也不是没有。


像这家日本人开的,环境好很多,所有房间都设有方便轮椅进出的推拉门。




洗澡还有自动坐式洗澡机,痴呆症老人也可以自由活动。




但入住费用……6000一个月。


看到这里,Sir不由地为40年后的自己,窒息了几秒。


但节目组完全没有停的意思,还弄来一张“模拟人生游戏”图,将我们的生活三大难逐一列出:


结婚买房,房价是年收入的30倍




养小孩?教辅开销会花掉收入中的44%




养老更头疼,好的养老院不但贵,还要提早10年排队




天哪。


还没完……人口老龄化严重,整个社会的未来,很可能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


以后,不论是国家财政支出还是家庭个体开销,都不得不作“养老”之用。




总之就是,什么都要钱,钱越花越多,头越来越大。


有足够的钱,才有安全感,完成成家、生子、尊老等一系列人生任务。


回头想想,那位相亲女子要找年薪百万的配偶,要求好像还真不过分……


包括节目嘉宾也说:


刚开始听见她说出100万的时候 想说看清现实吧

不过现在结合现实一看的确是……




这样看来,在中国这样的非福利国家,要过得一帆风顺,确实需要相当的金钱储备。


现在不少年轻人觉得拜金主义没什么,似乎也正是找到了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的借口:


你现在高尚,那你未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心情沉重之余,Sir感到的更多是讽刺。


我们的人生如此艰难,拆穿的竟然还是一群日本人?




这早不是我们第一次被日本人“扒光”。


中国的事,从经济、社会到民生问题,都可成为日本电视台纪录片的题材。


以日本NHK为例(NHK即日本放送协会,旗下有电视台和大小制作机构及工作室,也可以看作日本的“央视”)


08年它就制作了《话说改革开放30年》系列,以北上广、延安和沈阳为重点,察看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




12年,NHK与多国电视台合作的《中国-教育热潮的未来》,关注大学教育与毕业生出路。




连去年年中的股灾,都在同年被拍成纪录片。




更别说我们的自然、人文、历史……


光是故宫,他们就能一口气拍个26集。




日本有多关注咱?来看数据——


从1953年NHK电视节目开播到201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40周年之际,NHK制作和播放的各类涉华题材纪录片近1800余部(集)。

——人民网《论NHK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倾向》


这个数字夸张吗?一点都不。


在NHK官网上搜“中国”,能找到14692个结果(含各种节目和新闻)



 

那我们关注自己的纪录片呢?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舌尖》系列最红。



但再红,它就是个民俗题材纪录片,看看老百姓吃什么,反映点儿传统文化传承。


翻一翻央视纪实频道网站。


从自然、历史、民俗、经济建设到普法题材的纪录片都很多。




但当中,像这部《三大难题》一样反映当下现实的,太少。


或者换个角度。


我们更需要拍怎样的纪录片?


引用央视《东方之子》《实话实说》等栏目的创立者时间(对,他就叫这个名)说的话:


最有价值的纪录片是揭露问题的纪录片,揭露人性的问题和体制的问题……就是纪录现实……

纪录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建立在个人独立观察的立场上,揭露一个问题,表达某种反思,如果在你的片子里没有揭露与反思,就不是最高质量的纪录片。我就想对纪录片人说,“别忘了,你们的使命是什么,你们的使命不是拍《舌尖》这种吃喝节目。”




这几年,做到揭露与反思,又能叫得上名字的,Sir想起的有周浩的《高三》《中国市长》和徐童的《游民三部曲》等几部。




还有,曾推荐过的《人间世》《急诊室故事》。




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更多纪录片,不是普法,就是千篇一律的“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繁荣昌盛”……


这些我们从小到大,不是都会背了嘛?


老说“同呼吸、共命运”,但真的能从“呼吸、命运”来切题的纪录片,都干嘛去了?


让人家日本人来戳穿我们的家事。


还都是我们看不见、听不清的那些事。


真是好打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百度“中国家庭三大难题”就能找到资源


编辑助理:陈大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