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杀医事件外的另一尴尬:中国人办的期刊,却拒发中国医生的论文

正解局 正解局 2020-01-03

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正解局出品


这几天,民航总医院杀医案一直是网上的焦点。


杀人者孙文斌手段之凶残,实在令人发指。而医生杨文在夜班就要结束时,倒在工作台前,仅仅是因为她接收了那位95岁病危的患者。


其实,我在舆论起来前,就关注到这个事件,内心愤慨,但我并没有写。


因为,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仅媒体曝光,就有362名医护人员被患者或者家属伤害,被刀具袭击的有99人,其中,24人永远离开了人世。


一而再再而三,现在,听到这样“农夫与蛇”的事件,内心只是感到无力。


但是,我今天却要说另外一个关乎几百万医生生存、工作状态的问题:写论文。


因为,这个问题,连湘雅、华西医院,北大、上海交大等著名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都在焦虑,甚至还去造假。



1. 对不起,我们不再接受中国医生的论文


这两天,断断续续有生物医学领域的自媒体曝出一个消息。


最近,有中国研究人员向瑞士一个出版机构下面的学术期刊投稿,结果很快被拒绝,并收到一封回复。


核心一点是:不再接受所有来自中国医院的文章。


根据这个期刊解释,主要是因为中国相关领域论文造假事件不断发生,出版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欺诈和丑闻,所以,决定干脆不再发中国医院的论文。


有消息说,不光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不能是中国医院的人员,甚至就是随便挂名的作者也不行。



根据网友爆料,其实这个出版机构早就这样做了。


不过,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么直白、一杆子打死来自中国医生的论文,这个机构很可能是第一家。


甚至可以说,这种决定带有歧视色彩。


因为,在这个机构看来,中国医生论文≈造假论文。



2. 关键,这家出版机构老板还是中国人


这家出版机构设在瑞士,据介绍,有200多种英文期刊,其中好几个还是国内非常推崇的SCI来源期刊。


最有意思的是,这家机构的老板是个湖北人。


只是他们的期刊,在国内评价并不高(因为涉及具体的专业领域,说实话,我没有太多研究,这小节内容大部分来自我和一些搞研究的同学交流以及网络信息)。


甚至,在部分人看来,这家机构就是靠论文“灌水”来赚钱。


当然,用行话这叫“商业运作”。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这个机构下面的期刊发文量极大,2018年一年发布了超过6.7万篇论文,是两年前的2.8倍多。


其二,发表费用很高,一篇要好几千,甚至上万块。


其三,发表周期非常短,2018年连40天都不要,相比2016年压缩了将近一个月。


在著名的科研论坛“小木虫”上,很多网友就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所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黄良锋就在网上告诫年轻研究者,偶尔为了科学成果的快速发表可以投,不过建议别投多了,真的很影响自己名声。


这个期刊一共有6处办公室,其中,有3个在中国。


可见,中国是“商业运作”的重点。


(“小木虫”网友投稿经验交流)



3. 放着大把钱,为什么就不赚了?


中国人办的期刊,拒收中国同胞的论文,实在有点尴尬。


尴尬的背后,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个期刊突然就不打算再赚中国医生的钱了呢?


用网友评论说,那是因为老板是中国人,更了解“国情”。



客观地说,这些年,中国医院一直是论文造假的重灾区。


简单梳理一下。


这几天,有网络统计,2019年中国学者被撤稿的论文有447篇,创下5年新高。


很不幸,医学论文是撤稿的重点领域,有140多篇,共有70多家医院卷入其中。


严格讲,撤稿≠造假,但是有极大的造假嫌疑。


先前有研究说,中国论文被撤稿主要原因是剽窃、学术欺诈(如编造、篡改结果)、虚假同行评议。可以说,撤稿几乎就是造假。


(撤稿数量最多的3家医院)


2017年,德国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宣布,在调查后发现,旗下的学术期刊《肿瘤生理学》有107篇论文涉嫌造假,而且证据充足。


而这107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而且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国内的医院,共涉及524名医生、125家医院。


其中不少是三甲医院,比如,就有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等。


我拎出一篇说说。


这篇论文写到,一共研究了51个女性前列腺癌患者。其实,在正规医学书里,没有女性前列腺这种说法,就算有类似男性前列腺的组织,女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是10亿分之一。


这比中彩票大奖还难的事,这家医院2年多,就收治了51个。


可见,这些造假的论文有多不靠谱。


2015年,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销了43篇论文(原因是同行评审程序作假),41篇的作者是中国人,涉及38家医院,比如,安贞医院、华西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


(网易新闻整理的《肿瘤生理学》107篇造假论文来源(部分))


这样看来,那家出版机构拒绝接受中国医生论文,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这样的确可能免去很多麻烦。



4. 中国医生为什么偏偏去论文造假?


医生当得好好的,为什么偏偏去论文造假?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大部分医生都头痛的问题:要升职,就要发论文。


就拿湘雅医院来说,卫生技术系列主任医师职称评审必备条件共9条,其中有一条就明确要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被SCI收录1篇以上、被Medline收录2篇以上。


这样的要求其实非常普遍。


比如,河北省中医院对正高职称要求,要么出版著作,要么发3篇SCI,或者发6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2篇)。


河南全省卫生计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也对学术发表提出明确要求。


(《河南省卫生计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节选)


评职称,就要发论文,几乎是大大小小医院的普遍要求。


而且,越是大城市,越是好医院,要求也就越高。



这种制度设置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把临床经验总结出来,可以为同行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去找论文也能了解前沿发展、先进的治疗手段。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治病救人。


但是,把发论文和评职称,尤其是间接和收入挂上钩,这个事就麻烦了。


现实中,很多医生一天要做两三台手术,光站在手术台前就要六七个小时,根本没时间去琢磨写文章,更不要说去核心期刊或者SCI期刊上发论文。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两位医生在对一名凌晨大出血的患者急救6个小时后,累瘫席地而睡)


还有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临床经验丰富、技术也很好,但是论文写作能力却比较欠缺。


所以,提到论文,很多医生都头痛。


有人总结:医术厉害的人不写文章,而写论文的人往往不看病。


甚至有种极端的说法,做1000台手术,可能都不如发1篇SCI。


用山东省立医院冠心病科主任崔连群的话说,“部分医生更注重做动物试验和写论文,对临床工作没兴趣且缺少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甚至不会看病。晋升时却非常占优势,很快晋升到正高和副高级职称。”


其实,这也会误导患者,因为患者基本只能从职称(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来判断医生医术好坏。


然而,职称高低取决于论文多少,多过医术好坏。


能发论文,就能晋升,也就能获得更多名利上的回报。


无奈之下,不少医生就选择造假。


著名的医学论坛丁香园曾有个调查,37%医生存在买论文、挂文章、修改数据等造假行为,还有将近40%的医生表示如果有压力也可能选择造假。



造假的其中一个手法,就是买论文。


有媒体调查,医学SCI期刊论文发表,“一条龙”全包价格最低要3万块,高的可能需要上十万。


期刊越好,价钱越高。


这还是2年多前的价格,估计现在已经不止这个数了。


(“北京时间”报道中提到的一个论文代写机构报价)


这些中介,根本没有研究能力,也不会去做研究,只为最快速度发表,所以,东拼西凑。


论文被查出造假,也就见怪不怪了。


(电视剧《外科风云》第一集就有过一小段讨论医生发论文的问题)


回到开头的问题。


杀医,是当前医疗环境中最极端的事件。现实中,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三甲到基层医院,有多少医生治病救人的同时,还焦虑自己能不能凑够论文?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不光让医生不再担心会有一个疯子拿着刀冲上来,也不用天天苦恼论文。


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医生,要做的只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商务合作 QQ:331234769


#正解产业#精选文章

高速路:汇通大动脉 天价球鞋:收割男人特高压:全球数第一 职业试药:以命换钱盾构机:二十年逆袭 | 诺奖得主:中国捞金挖泥船:填海之神器 | 学术出版:暴利惊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