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滴滴知道哪个部委加班最多:互联网数据,为何关乎国家安全?

正解局 正解局 2021-09-13

数据,既关系个人隐私,更关乎国家安全。

原创

正解局出品

正解局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微信:zjjms2020正解局ID:zhengjieclub

中国互联网平台,正在迎来一场监管风暴。


继滴滴之后,“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也被调查。


数据安全,是观察这场监管风暴的核心关键词。



7月2日,网信办发布公告,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同时暂停新用户注册。


公告来源:网信中国公众号


2天后,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再次发布消息:“滴滴出行”App下架。


公告来源:网信中国公众号


事情还没完。


昨天,据网信办又发布消息,“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也被审查。


公告来源:网信中国公众号


连续4天,4家互联网企业被查,这与之前监管大有不同。


不同之处,还蕴藏在4家公司的相同之处中。


其一,这4家公司,都是典型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滴滴出行,国人都很熟悉,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


“运满满”和“货车帮”同属于满帮集团,都是城际整车物流与车货匹配信息平台。


 “BOSS直聘”,职场人士应该不陌生,是在线招聘平台,号称首创互联网“直聘”模式的在线招聘。


其二,这4家公司,都掌握了大量的数据。


互联网平台企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某种意义上具有公共基础设施性质,掌握了天量的数据。


比如,滴滴出行,注册用户超5亿,滴滴日订单4000多万,每天积累的数据,无疑是惊人的。


又如“运满满”平台,实名注册重卡司机超过500万,货主超过百万,货物日周转量超过百亿吨公里,单日交易额约十余亿元。


其三,这4家公司,都刚刚赴美上市。


BOSS直聘,于6月11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满帮集团,于6月22日在纽交所上市。


滴滴出行,上市极为低调,于6月30日在纽交所上市。


互联网平台企业,海量数据,境外上市,这三大共同点,指向了一个关键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国家网信办说得也很直接。


在下架“滴滴出行”的通报中,网信办指出,“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要求滴滴出行“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在宣布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里,网信办说得更直接,“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可见,数据安全,是这次监管风暴的导火索。


数据,既关系个人隐私,更关乎国家安全。


以滴滴为例,下载后,用户需要开放位置信息、电话簿、录音录像、存储等功能。


注册还需要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绑定支付账号等个人身份信息。


此外,出于安全考虑,滴滴车内还有录音录像设备,只要进入滴滴车内,用户就置于滴滴的监控之下,用户其实是没有隐私可言的。


滴滴出行的录音功能


这些信息,如果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盗取、利用,必然会侵害用户的个人隐私。


滴滴更重要的数据,其实是基于用户出行的道路数据、地图数据。


在《特斯拉终于服软:在中国做生意,就要守中国的规矩》一文,我曾分析过地图数据的重要性。(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滴滴已经上线了自己的地图,配合一年上百亿次的出行服务,获得的数据,比常规地图更精确。


基于打车数据,滴滴竟然知道哪个国家部委加班最多。


早在2015年,滴滴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自己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推演出了国家各部委在7月13日和14日这两天的加班情况。


滴滴的相关报告


这些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分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像“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全部在美国上市,更让数据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要知道,今年3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


这份法案,是由美国参议院提议,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通过的。


从名字也能看出,该法案对外国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并不友好。


其中,一大要求便是外国公司要披露更多的信息,甚至细化到“董事会里共产党官员姓名”。


问责法案之下,中国公司要想在美国上市,就必须满足披露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


“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赴美上市,披露了什么信息?这些披露是否违反了中国的信息安全规定?


复盘滴滴的上市之路,这么大一家企业,上市却极为低调,甚至连最具象征意义的连敲钟仪式都省了。


有人据此分析,滴滴可能是“先上车后补票”,即没有获得中国监管部门同意,先抢先赴美上市,然后接受国内主管部门审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滴滴上市2天后,网信办便宣布开始审查。


真相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审查后披露。


无论如何,“先上车后补票”都不应该被容忍。


海量的数据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


某些企业,如果不愿意“买票”,还是直接“下车”吧。

Tip:

除了滴滴以外,正解局还关注其他著名企业,点击下方名片进入公众号,回复【企业】,即可看到正解局的相关文章。


推荐一个公众号“无相财经”,局长的朋友无相君紧跟财经社会热点,有尖锐的质疑、冷峻的批判和坦率的讨论;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关注必有收获。


THE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chenxia398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