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回忆那记忆深处的露天电影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_cn”
[来源网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了。那时候,看电影去呀!决对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号召,一早上消息就悄悄地传出:晚上某某村放电影呀,广播里没宣传,群众又没电话,却像主席的话儿一样传遍四方。晚饭敷衍了事,稀里哗啦添饱肚子后,扛上一张椅子,便匆匆上路看电影了。
那时候的电影大都在晚上露天放映,每当这时,不管大人小孩,全村出动,近地的会自带凳子,远道时则轻装上阵。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在那种激情的驱使下徒步行走一二十里是常有的事,而且乐此不彼。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渐出历史舞台,露天电影一直是国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尤其在广大乡村地区。当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说,“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罗马尼亚搂搂抱抱;”不过当时也有不少战争题材的电影最受欢迎,如《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奇袭》等等。那时候,记性特别好,几乎过目不忘,即便首次看一部电影,第二天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过集体的智慧,就能从头到尾回忆出所有情节,模仿出动作,甚至能背诵大部分台词。
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自己搬来板凳的人们,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
除了重大节日,村里会组织放映外,一些条件好的家庭办喜事,也会花钱请放映队。
观众主要是本村男女老少,当然也有付附近几个村闻讯赶来的青年男女和小孩。
影片以革命战斗故事片居多,如《红日》、《难忘的战斗》、《地道战》、《英雄儿女》、《今天我休息》、《林海雪原》、《海霞》、《东方红》等。
难得会放一两部武打片,那观众要激动坏了。
放映方式很简单,一般会提前半天搭建好。
其实就在晒谷场的边上,在泥地里插上两根竹竿或是小树杆,再在竹或树杆的顶部系上一块白幕布,然后在晒谷场中找好位置,摆上机器,调试好,便可以开始了。
当然,露天放映要看天气的脸色,如果起风,银幕一般固定不住,画面会变形;更遭的是突降大雨,那样的话期待已久的电影就泡汤了。
音响没什么讲究,音量够大就行。
村民一般会提早自带板凳占座,晚来的很难在正面找到好位置,有人就跑到荧幕后面去看。背面的影像是镜像,看人物还行,看字幕就傻了。
“中场”要换片,这也是观众们唯一的“尿点”。
多次使用的胶片特别容易损坏,在放映过程常会出现黑幕或者跳帧现象,但观众并不介意。
《瑶山春》 俞子龙 绘
《农村露天电影》 阎涛 绘
总有熊孩子为了在银幕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去挡放映机的灯光,也会有人踢到电缆,总之放映过程小插曲不断。
第一次看,很好奇,想知道银幕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个奇妙的世界。
如果放映的地方正好有树,那天晚上,上面必然会挂着好多孩子。
有商业头脑的小贩,绝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在周边支个摊位,买瓜子,棒冰……看着电影就把钱赚了。
一两个小时后,随着银幕上出现“完”、“剧终”、“再见”等字幕,电影结束了。人们意犹未尽地收拾东西,三三两两结伴归家……
夜幕中,交织着手点光,欢笑声、斥责声、叹息声、自行车铃声、少年的歌声……混成一片,人们交谈着剧情,沉浸在电影的乐趣中。
如今乡间再也难现如此激情的场面,它就像一朵烟花,绽开在那个年代,燃放过后,就成了历史。
因为90年代开始,VCD、DVD崛起,露天电影被取代……
现在,DVD也在消失。2000年,文化部发起过“送电影下乡”活动,露天电影带着怀旧色彩又出现在农村。不过据报道,观影人数已非昔日。
观影方式的更迭,代表着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体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但我们沉浸在高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经历的一切,我们才真正的感觉到,过去的东西有时候很珍贵,我们不应该忘记。
不管是露天电影还是DVD,都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们甜蜜而温馨的记忆。
[c2000_cn]欢迎赐稿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