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岳民立:关于楹联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7-07-05 河东楹联网

关于楹联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岳民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四个全面”蓬勃发展,“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各项事业取得了翻天复地的大繁荣大变化。“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主流文化,成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尤其突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他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党中央、国务院也采取了多项重大决策,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这样绝好的大背景下,中国楹联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粹”,得到空前发展。全国各级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大面积普及,几十万楹联文化大军活跃在大江南北,各种围绕主旋律的征联活动、创建活动、联事活动风起云涌,楹联文化成为弘扬主旋律的“主力军”、“生力军”。这一点,在“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山西运城市表现得更为骄健。运城是一个地处全国内陆黄土高原、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楹联文化事业,经过20年的努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全市组建了500多个楹联组织,各级会员1万余名,普及到了市、县、乡、村、学校和部分企业、社区。全市出现了三条楹联文化带(峨嵋岭、汾河、中条山),10个楹联文化密集区,2000多年中小学校


楹联教育实现了“全覆盖”。出现了“联卷河东”的强劲动势,成为全国风靡一时的“运城楹联文化现象”。2012年8月被命名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成为全国一面旗帜。13个县市全部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城市”,闻喜、新绛还成为两个“最佳”,是全国又一个“创建一片红地区”。在“运城楹联文化现象”中诞生的以创作精品为中心的当代楹联“河东流派”,率先崛起于全国联坛,带动全市形成了以”一帅”、“七星”、“九老”、“十杰”、“十二秀”、“二十佳”和“一百单八将”为骨干、1万名会员为基础的楹联文化大军。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出楹联文化的无限魅力。楹联文化成为城市软实力,成为运城在对外展示形象的靓丽名片和窗口。


运城市的楹联文化事业何以能在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呢?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是楹联文化工作者秉承了楹联文化必须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遵循了必须主动和有机地融入主流文化,才能蓬勃发展的规律,而且把这个规律性东西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反复推进,提升实现。运城的实践和探索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发展的“实验田”“示范点”,无争的事实,不仅改变了世人对楹联文化的“另眼”看法,而且作为一个样板,对全国各地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回应。2012年3月,中楹会副会长、著名楹联家、评论家刘太品先生在盐湖区培训全区语文教师大会上说“运城是当代楹联文化与社会行政体制相结合、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运城市的探索确实代表着当代楹联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运城的探索实践引发了我们对楹联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诸多思考和启示。


要从思想观念上融入,特别是领导者观念的融入——牢固树立强烈的融合意识,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这个融入是前提、是灵魂。


思想指导行动。理清楚这一点并摆对位置,对一个民间社团组织至关重要。必须明确,从整体和局部讲,我们是局部;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讲,我们是非主流文化。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与“局部”,“主流”与“非主流”,不是对立的,截然分开的。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融合就是渗透,就是跟进,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前,全国经济社会形势发展极快,给优秀传统文化楹联文化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和广阔发展前景,许多机会机遇稍纵即逝。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楹联文化工作者特别是领导者必须是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组织管理才能和立说立行的团队精神,一定要有主动融合的意识,有清醒的指导思想,要善于学习,敏锐地领悟核心的精神,把握时代脉博,洞察党政的中心意图.要敏锐抓住新业态、新动向,这样,工作就主动,就能跟上时代步伐。因此当市楹联学会刚成立一周年时,我们就适时提出了一个明确的16字方针:“服务政治、参与经济、荟萃精品、抓好普及”。这里的“服务政治”是讲楹联文化工作一定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服从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参与经济”,这里不是简单提“服务”,而提“参与”,主要是要求楹联文化作者要主动学习并掌握


经济社会知识,掌握发展动向,主动参与服务,发挥作用。所谓“领导重视”,是靠我们主动作为争来的,而不是“坐等”,甚至抱怨“领导不重视”。“荟萃精品”和“抓好普及”,是讲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思想的敏感度决定着工作的结合度,决定着行动的自觉度。在这一个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方针指导下,全市楹联文化活动每一步每个阶段都是遵照这个方针走的。市楹联学会领导总是站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站在楹联文化为时代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高度谋划楹联文化活动。诸如,市十大工程项目建设、用楹联打造旅游景点景区、纪念抗战七十周年、撤地建市十周年、经济人物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奥运火炬传递、五城同创、神十一发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三次登天、建立中国楹联希望小学、建设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等几十项有声有色的活动,做到了楹联文化与党政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步发展。


要在组织体制上融入——做到“三结合”、“三个提升”,实现楹联文化工作效率效能最大化。


这个融入是基础、是根本保障。


在推动楹联文化主流融入主流文化中,搞好组织体制融入是重要一环。2004年2月,我市开展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活动,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有市委政府领导同志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并把领导组成员25个单位的在创建中担负的职责、任务,用市委市政府办公厅红头文件印刷公布,市“两办”还批转了全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两办”内部刊物刊登了近20篇论述楹联文化的工作报告和理论文章。


“发展楹联文化”也多次被列入市“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这一举措,被中国楹联学会领导大加赞扬,称运城学会是一个“很会办事”、“很能办事的学会”,并把这一做法推广到全国。市里这样做后,到13个县(市、区)开展创建时,都这样照办。各级都成立领导组,制订实施方案,以党委、政府名义开动员部署大会,这样在社会上造成了热烈的氛围。全市楹联文化工作,实现了“三个提升”:即由学会行动提或为政府行为;由一般联事活动,提升为社会文化工程;有文人的“圈内热”,提升为“社会热”、“大众热”。同时实现了“三结合”:即“联人、联家、联官”“三结合”。这里联人是基础,联家是骨干,联官是组织者、领导者。我们十分注重发挥“联官”的作用,这些人都是从市、县党政领导岗位退下来的,有较高的组织才能和领导经验,有广为人脉的社会公共关系。实践证明,凡是哪里联官作用突出,哪里工作就活跃,就有大的作为。这种把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与楹联组织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实行任务分解,项项量化,层层落实,乃是楹联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大改革、一大发展。由于这些新机制的建立并运转,全市呈现出“党政领导主管、宣传文联主抓、社会各部门主参、楹联组织主力”的全方位共赢、共谋楹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


要从楹联文化活动内容、形式、载体上融入——找准经济社会和主流文化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切入点,主力渗透、主动作为。


这个融入是桥梁、是目的。


运城市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经过20年的实践,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大力倡导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把楹联文化提升为“全民文化”、全民投入,全民参与,把楹联从少数“文化人”手中“解放”出来,从“书斋”、“自创自乐”中提升境界和范围,大刀阔斧地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产业,走进文物旅游景点,走进学校、企业、社区,走进凡是需要楹联文化的社会领域,做到见缝插针,把楹联文化的社会实用功能外延扩大,积极创造有用武之地。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文化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搞有奖征联,搞创作采风,搞各种联事活动,都重点地抓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主流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起到关键作用的行业和部门,使楹联文化与行业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相得溢彰,各自都得到发展。我们主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如,计生、文物旅游景区、教育;抓住社会难点问题,如,环保、交通、城建;抓住社会关键问题,如:电力、审计、税务、改革、重点工程,同时抓住社会要害问题,如:交通、河东新24孝,中华“绝对”征集等问题,尤其抓各级党政领导和各行业、各部门领导的“共振点”、“兴奋点”、找出“切入点”,投入很大精力和时间,主动渗透、主动作为,创作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近20万副楹联佳作,并且制作悬挂于各行各业的标志性位置。全市在开展基层楹联文化活动上,不断创新形式,群众性创建、群众性参与,总结出“对联赶集”、“中堂楹联”“楹联电影喜满堂”、“评精神富翁”、“联化人生”出现了一大批楹联街、楹联墙、楹联园、楹联广场、楹联景区、楹联社区,出现了一大批楹联节目、创作、“楹联擂台”、“联律操”、“拉联赛”等20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由于这样持续的抓紧,长久的融入,全市楹联文化广阔的舞台上演出一台台精彩迭起的活剧。楹联文化的触角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现在婚丧嫁娶、红白事项,都用楹联装扮,成了普遍现象,还自发出现“楹联嫁妆”、“楹联礼盒”等许多新鲜事,使其大大提升了文化品位,提升了形象。目前,全市80%的市、县、乡、村、校都编撰悬挂了标志性楹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闻喜、新绛、万荣、稷山、垣曲、夏县、永济等县市,都把楹联文化作为县域文化的“四大名片”、“八大文化”之一。《山西日报》2014年2月10日,曾用头版头条位置,突出报道了“运城楹联文化成为城市软实力。”实践证明,我们所搞的楹联文化活动,只有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把“全民文化”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做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就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真正的社会价值所在。


要从楹联文化快速传播与主流媒体配合上融入——积极配合新闻媒体,营造舆论氛围,激发活力。


这个融入是平台,是氛围。


在主动融入主流文化发展中,运城楹联文化工作者很注重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我们的“河东楹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每天信息量很大,河东楹联信息快速传播到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全市楹联文化突飞猛进发展的局面很快引起了新闻媒体关注与支持。《中国楹联报》、《对联杂志》、《中华楹联报》及各大网站都对运城做了突出报道,仅《中国楹联报》就给运城发了20个头条消息。地方报刊宣传也十分重视楹联文化,


营造强烈的社会舆论氛围。现在全市凡重大联事活动,《运城日报》、《黄河晨报》都有报道,特别是《黄河晨报》进入今年以来,楹联文化报道占据了不少重要版面,在“红五月”中,几乎每天都有楹联报道。《运城日报》刊发的市文联主李清水文章“运城楹联文化现象之启示”,在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尤其是文中提出的“运城文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有一定数量的实力艺术家,但运城文艺在全国没有像楹联文化一样形成真实体现运城实力的影响。”“各协会、学会的主席团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应当向市楹联学会学习”的号召,这是地方领导干部第一次这样评价楹联文化,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运城市电视台每到春节,都要开辟“河东名联赏”节目,“第一时间访谈”邀请市楹联学会主要领导作嘉宾,专议发展楹联文化事业的重要性。最近,运城市电台,又开辟“文化访谈”类新节目“晨曦时间”,主动邀请名誉会长岳民立、会长杨振生作了专访,每次时长半个多小时,畅谈全市楹联文化如何普及传承发展。新闻媒体的连续报道,在社会上造成了楹联文化进入主流文化强烈影响,引起了极大关注与支持,也提高了广大楹联人的自信心,激发了为弘扬国粹不懈奋斗的决心。


嗨!这里是运城市楹联学会暨河东楹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小编蚂蚁欢迎您的光临

我们的微信号: hedongyl  随时随地恭候您


希望指尖上的两行文学,能用优美语言、铿锵的韵律为您丰富生活色彩、启迪人生智慧,也希望您对我们发布的作品评头品足、发表高见,转发优秀作品,更希望您能将自己的楹联、诗歌、散文等佳作、照片发送给公众平台管理员邮箱sxhdylw@126.com(发送请注明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号),让大家在微信上共同分享您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