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联·论文‖罗陆艺:传统文化中的群体现象(流派)

2017-11-29 河东楹联网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

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兼论河东流派

请输入标题     bcdef

传统文化中的群体现象(流派)

广西  罗陆艺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凡是取得较大成就的文豪、诗人、联家,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一种群体现象,换一个方式来表达,就是说,他们总形成了流派。试看: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的,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当中的宋六家无疑是经常互相切磋,欧阳修和苏轼时有唱和,王安石和苏家的关系呢?从《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小说的描写可以看出,苏东坡能在王安石不在家的时候,径直走进他的书房,看见了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举笔便续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可见他们的交往决非一般。再看大诗人李杜、元白,身边不还有贺知章、贾至或刘禹锡等人吗?


清代楹联发展到中晚期,也形成了流派。如湘乡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群体、浙江以俞樾为代表的群体。曾国藩之影响甚至影响及湘军、淮军的首领,如左宗棠、李鸿章等,皆有佳联流传。“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藩臣多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左宗棠字季高),这一曾出句、左对句的传说,也为他们的流派活动提供了佐证。王家安先生把三秦楹联流派形成的时间起点定格在清中期,自清晚期到民国时日渐辉煌。这其中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联家,如孙髯、吴镇、王杰、 安维峻、白遇道、李则广、成大猷、慕寿祺、于右任、吴宓、黄文中、 胡聚五、幸邦隆、安文钦、冯国瑞,一直到霍松林、张过、张举鹏等。这些足可以证明,楹联这一传统文化,毫无例外,也有群体现象(流派)。它不是今天才产生的,而是从古便有,至今不衰。楹联河东流派的出现似乎是必然的。


那么,传统文化的群体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我认为,与群体现象即流派的作用有很大关系,分述于下:


一、群体现象(流派)能使其成员之间的作品,能经过互相切磋,互相琢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交流和传授创作技巧,因此在群体(流派)中的成员,创作水平相对来说会比非群体的高。“一字师”的故事,证明作者需要有群体交往才能得到。道光二十一年,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被选进小学课本的《苏东坡改对联》也可证实此说。清代广西容县被称为“峤山三子”的王维新、覃武保、封豫,自是一群体(流派),他们在数十年交往中,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除了诗词曲赋之外,楹联的数量也相当多。至今在都峤山众多岩洞的粉壁上,还保留了数十首写作水平很高的楹联,有的留有署名。无疑,他们在交往中,再三斟酌,互相推敲,才使楹联水平达到后世精英赞叹的一个高度。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先生多次在与我交谈中,都提到一个地方楹联水平,跟领军人物的水平有关。可以说,那个地方的楹联,只要有群体现象存在,他们之间就必然有互相切磋,互相琢磨。自然而然就产生一个或多个领军人物。而周围群众所选取的楹联,会自发进行对比,弃劣存优。这样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自然是代表领军人物水平的作品了。2016年,在联都网全国楹联竞赛得分统计排列中,广西岑溪市刘红波先生的排名为第一位。这骄人成绩的得来,他本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是主要因素。但不可否认,跟广西岑溪市楹联创作的群体现象(流派),也有很大关系。除了刘红波之外,还有岑溪市楹联学会会长林小然、副会长陈英训、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已力等等,都是经常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奖励的联家。有这么样优良的环境,有这么优秀的群体,不产生优异的成绩,才奇怪呢!


二、群体现象(流派)在楹联中易于出句对句,可玩诗钟;在诗中可方便唱和,能开展限题、限韵、分韵、步韵唱和等难度较大的创作活动,自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据五代时何光远的《鉴诫录》记载,穆宗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在白居易居所相会,谈起南朝兴废。白居易说:“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陡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当时刘禹锡官职低微,但他却“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写下了这篇《西塞山怀古》。白居易看了诗,感叹说,刘诗已探骊而得珠,其他人再写已是白费心力。于是三人“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此故事是群体限题写诗的典型。清代道光年间,广西北流士人曾在勾漏洞举办盛大的诗会,欢迎原知县邓云祥重游北流,宾主唱和,文风习习。所唱和均是步韵,至今仍刻在勾漏洞壁,完整如新。举个现代的例子,广西容县女诗人彭桂芳(芳妍儿)在容县南方微信群抛出出句:风扇扇风心里热,短短一天未到,收到群里的对句一百多则,此桩佳话,被楹联家陈英训整理报道,还登在《中华楹联报》上,举国皆知。


群体现象发展下去,便会结社,甚至发展成会。晚清至民国,甚至蔚然成风。清末民国著名的诗社南社,甚至拥有虞社这样的许多分社。现在文学社团遍地开花。山西运城市楹联学会旗帜鲜明提出“河东流派”的口号。广西玉林市,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于1981年成立了诗词学会。全国著名诗人林从龙、霍松林等于1982年慕名加入并于会刊发表作品。以致来检查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的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宣奉华这样感叹地说:“玉林市是改革开放之后当代诗词的策源地,诗词学会的成立比中华诗词学会还要早许多年!”在市学会的带动下,基层成立的学会不胜其数,甚至有农民诗社、女子诗社。继之,又成立了楹联学会。自良支会的柚农会员梁金维,就以另一会员谢世盛的名出机巧联上句“世盛思乡思盛世”征对,经互联网抛出来后,得到许多满意的对句,发放了奖品。可以说,传统文化中的群体现象(流派),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学会、社团那样,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无论诗词和楹联的写作,都需要灵感。灵感有时的喷发,是迫出来的。杷群体现象(流派)这面大旗撑起,大旗下就会集合一群人冲锋陷阵,随着大旗的指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群体现象(流派)最有力的事例就是古文运动了。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这“唐宋八大家”在上文已经提及,他们产生的社会效果,众所皆知。他们因流派推动创作出来的经典著作,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的名篇。今年五月,中华诗词论坛八桂诗海这一群体,得到中共武宣县委的支持,召开了八桂诗海武宣笔会。在会上,笔会的发起人李尚春(任生平)提出,要求参会的三十多位诗人联家,创作出一千首(副)诗词楹联,这个号召,或者说是任务,激发了八桂诗海流派成员的创作热情。据武宣县委宣传部负责收集的同志说,已收集得诗联一千多首(副),最多的个人达一百零三首(副)。


四、群体现象(流派)的必然作用,是他们的作品能得到更快的互相推荐、互相传播。据搜狗百科介绍:“苏门四学士”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相提并论、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宣传这字词就可说明,流派中是互相推荐、互相传播的。他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增加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了解,首先传播和推广相互交流的作品,是顺理成章之事。广义来说,学会和社团这些大小团体,其实就是一个一个大小流派,只不过是他们标不标明而已。或有的是后世帮他们分析出来的。如黄庭坚,他可以是苏门四学士这个派别,也可以说他是江西诗派的鼻祖。百度搜索,我们还可以找到《河东联苑拓荒牛——记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薛起珠》这一标题。今天,运城市楹联学会在主要领导岳民立、杨振生、许庆丰的领导下,通过他们的会刊《河东楹联网》,正在用他们众多优秀的楹联作品、能对学术界起重大影响的论文,来证明传统文化中的群体现象(流派)的巨大作用。



罗陆艺,广西楹联学会副会长,玉林市诗词学会第三会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 论文 回顾

联·论文‖杨振生:河东流派的文化自觉与时代使命——从“初现端倪”到发展壮大

联·论文‖王庆新:刍议河东流派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向

联·论文‖ 汪星群:新艺术流派  大文化担当--从河东流派看楹联文化发展

联·论文‖欧阳飞跃:清襟凝远 妙笔纵横——“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析

联·论文‖王家安:由岳民立先生新型楹联理论兼谈楹联学科体系建设

联·论文‖文振西:发展大楹联 功夫在联外——兼论河东流派的创作风格及发展路径

联·论文‖吕可夫:左撇右捺撑起上仄下平——“河东联派”产生的重要启示

联·论文‖ 曾小云:传承清联写作技艺 攀登楹联艺术高峰

联·论文‖ 周永红:试论对联流派之构成要素以及当今准“流派”现象之实质与意义

联·论文‖巩行远:运作楹联能做大——— 山西运城市楹联文化及其“河东流派”现象的文化感悟

联·论文‖王永江:对以“中楹流派”为代表的网络对联风格变迁的探析

联·论文‖杨旭:试论“河东流派”的三种境界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暨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兼论河东流派研讨会纪要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论文集前言


乔应甲楹联艺术全国论坛  论文选

联·艺‖叶子彤——乔应甲对联作品之艺术技巧

联·艺‖王庆新——直面社会人生的谠论诤言——乔应甲联语内涵理义特征浅识

联·艺‖马长泰——乔应甲楹联的文学价值初探

联·艺‖龚联寿——乔应甲《半九亭集》初探

联·艺‖杨振生——《半九亭集》的联史地位及联语风格

联·艺‖余德泉——一部具有历史和学术双重价值的楹联典籍——《半九亭集》楹联初步探讨

联·艺‖陈树德——《半九亭集》的重大意义

联·艺‖明乔应甲《半九亭集》中所反映的民本思想

联·艺‖曹克定——读乔阁老“偶感”联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作品展播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及金奖获得者作品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者作品展播(上)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者作品展播(下)

河东楹联网视频 精 选


【视频+解说词】联海弄潮——记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杨振生

【视频】运城市启动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

联·视频‖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吟诵会实况(上)

小年巨献——【视频】杨振生诗联作品朗诵会实况视频

视频:运城市楹联学会为景海鹏父母送楹联


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文章汇编


【定稿】岳民立:把运城建成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岳民立:关于楹联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是“家”是“帅”是“旗手”--记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岳民立

岳民立同志创新楹联文化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点新探索(上)

岳民立同志创新楹联文化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点新探索(下)

序言 · 蒋有泉:岳民立与“河东楹联”

中国联人精神的优秀代表——记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岳民立

希望指尖上的两行文学,能用优美语言、铿锵的韵律为您丰富生活色彩、启迪人生智慧,也希望您对我们发布的作品评头品足、发表高见,转发优秀作品,更希望您能将自己的楹联、诗歌、散文等佳作、照片发送给公众平台管理员邮箱sxhdylw@126.com(发送请注明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号),让大家在微信上共同分享您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嗨!这里是运城市楹联学会暨河东楹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我们的微信号: hedongyl  随时随地恭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