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联艺‖联语创作中的谋篇与布局

2017-12-26 河东楹联网

在联语创作中,立意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谋篇与布局。谋篇与布局是联语创作过程中主要的创作活动,是重要的艺术构思阶段,也是完成作品的关键阶段。或许有人会说,联语不就是上下联两个段落吗?比其他文章段落的不确定性简单多了,你想变动也变动不了。差矣!联语虽然只有上下二联,谁也不能突破这个框框,格式早已定死了。但是,从古至今,如果不是抄袭的话,成千上万副联语,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即使格式是固定的,内容却不是固定的,而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瞭乱。


在联语创作的谋篇与布局阶段,作者就像一位裁缝和厨师。作为裁缝,他要把一块布料(相当于联语的素材),对一个特定的人物进行量体裁衣的剪裁和缝制,造出的衣服对这个人来说,正好合身又得体。作为一个厨师,对备好的材料,添加适量的佐料,运用其手艺烹制出美味可口的菜肴来。作为一个楹联艺术家,就是要把收集到的素材(通过耳、目、口、鼻、舌、皮肤等感官获取的以及资料库查到的),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制作出对联作品。作品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形象思维。但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却必须充分发挥逻辑思维(或称抽象思维)的作用。如何进行谋篇与布局,就是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逻辑思维的主导作用。


联语的谋篇与布局,从古至今,尚未见过(起码是笔者)哪一位联家或学者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下面,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祈联家与学者们给予指正。


愚以为,联语的谋篇与布局,须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对法的选择。对法,基本上有三种,就是正对、反对和流水对(或称串对)。正对一般是上下联以近义互补相对,如:“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反对是上下联的词义正好相反而相对,如:“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闻老子再骑牛。”流水对的上下联独立开来意思都不完整,须上下联合起来才能表达一个意思,上下联就像流水,顺势而下,如:“直登云梦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这三种对法中,正对最多,反对次之,流水对更少。在实际创作中,作者选用何种对法好呢?流水对一般只适用于短联,中、长联都不适宜。反对,对于长联来说,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难使用的,它主要适用于短联;至于中联,不能说死。正对,其适用范围较广,短、中、长联皆可使用。具体选用时,要权衡立意、素材及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综合进行考虑,然后做出决定。


二是上、下联必须做到意思互相关联并有分工,上下联都必须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在一般情况下,上下联应相称或大体平衡。如果做不到,宁可使下联重于上联,或使下联气势超过上联。例如:明解缙小时对曹尚书联:“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有志恨天低。”上下联一正一反互相对照,互相映衬,也显示出上下联既有分工,又有联系,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下联的气势远比上联强,表达了解缙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并具有压倒一切的勇气。不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一副好联。又如“春风过处千山绿;大雨来时满地污。”从词性、平仄都无可挑剔,但上下联的联意根本无关,主题更无法体现,不仅不是一副好联,甚至连对联都称不上。再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出了一比上联,联曰:“风吹马尾千条线。”要皇孙和皇子对。皇孙(即朱允炆)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毡”。而皇子(即燕王朱棣)对的却是:“日照龙鳞万点金”。下联孰优孰劣,恐怕用不着我再饶舌了吧!


三是上、下联条理要清晰,脉络要分明,前后必须互相照应,不可脱节,这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而意达,否则会使读者读不下去。例如: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

燕来雁去,相逢路上话春秋。(古联)

椰子叶,橄榄枝,叶茂枝繁,一脉连根花正好;

琼崖风,台澎景,风和景泰,千秋共祖月长圆。

(周继勇:《我爱海南岛,我爱台湾岛》)


以上两联,前一副的上下联,都是从第一句引出第二句,前后照应严密,滴水不漏。后一副,上联的“叶”“枝”和“根”是一脉相承,不容变换,下联的“风”(指风采、风貌、风情等)“景”(当指人工造的景,如园林、建筑、亭、台等景物)和“共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从整体看,是很难找出漏洞的。这样的联语,读起来,会使人为之一振。相反,有的联语,读着读着就让人感觉很费解。例如:

层层翠绿,硕果椰雕,水榭青萍瞧野趣;

处处芬芳,鲜花鸟语,河蛙碧叶传风情。


这是一副题海南文昌东郊椰林的联语。上联瞧见的野趣有“层层翠绿”,“硕果椰雕”和“水榭青萍”。这三个短句组词均不一样。前两短句,“层层”形容“翠绿”,“硕果”形容“椰雕”,但“水榭”和“青萍”却又是两样并列的东西,三个短句,毫无共同之处,给人的印象是一团乱麻。下联的“处处芬芳”和上联的“层层翠绿”,都是放空炮。“处处芬芳”,鲜花鸟语,“河蛙碧叶”均属景观,而不是风情,风情是指风土人情。可见,此联给人的印象是前后矛盾,观念混乱,错误百出,真让人难以卒读。再如:

醉看影婆娑,红日丹霞,风情乐洒椰林岸;

闲观云叆叇,银沙碧浪,快意争如南海潮。


这也是一副题海南文昌东郊椰林的一副联语。上联的第一、二两个分句,写的都是景观,和后面的“风情”,根本对不上号。下联的第一、二分句和“快意”如果有联系的,第二分句和“南海潮”有点关系,但“云”和“南海潮”恐怕相去也有十万八千里。总体说,此联的前后是没有照应好的。


由此可见,如果联文前后不照应,是会让读者看不下去的。


四是在长联中,上下联如要用到排比句的话(这是很常见的),排比句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同一类事物,排比句一般为同边自对,如果不是同一类的事物是不能构成自对的。例如: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澎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筏,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邓石如:《题碧山书屋》)


这是运用排比句的典型的一副长联,上下联自对排比句,所涉及的事物,全是同一类的,上联景物,下联文化,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也有一些长联,联中所涉及的自对排比句,所用事物不属同一类型,例如:

三江出海,一带披霞,万点银鸥飞入画。

十里铺金,千帆逐梦,几筐笑语串成珠。


这是一副题琼海博鳌玉带滩的联语,上联有三个自对的排比句,但他们并不一致,“出海”、“披霞”均属动宾词组,而“银鸥”却是偏正词组,词性不同,不能构成自对。下联的三个自对排比句,虽然词性基本相同,可以构成自对,但“铺金”、“逐梦”和“笑语”是不同性质的事物,又怎么能“串成珠”呢?“金”是实物,“梦”却虚幻,“笑语”是声音,三者怎么串起来呢?这是违背事物的本质的。


五是领字的运用。领字一般是加在一组自对句的前面,起统领的作用,它可以使联语的句式多样化,从而克服句式呆板的弊病,也可以调节句子的节奏。领字一般情况下从一字至三字,个别情况也有多于三、四字的。领字一般不参与自对的字、词和短句。对于短联来说,领字只领本句,而对长联来说,则要领一组自对句的字、词和短句。


领字在联语中,要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既不能画蛇添足,也不能缺胳膊少腿。例如:

藏古今学术;

聚中外精华。(题图书馆联)


联中的“藏”和“聚”,可以看作领字,也可以不看作领字。说它不是领字是因为它和联语的其他词组融为一体,是上下联的动词。若缺少这两个字,反而不能成联。再如:

到清凉景;

生欢喜心。(张祥:《桂林风洞》)

联中的“到”和“生”,同样可作领字,也可不作领字。


此日上高楼,看黄鹤归来,晴川叠影;

中秋传韵事,有青莲送别,崔颢题诗。

(华文光:《黄鹤楼》)

联中的“看”“有”是领字,在此联中,它是不能省略的,要是省略了,全联的句子会显得呆板一些。


石柱独擎天,放眼观古洞烟云,且喜山水音清,故乡无恙;

金汤谁固圃,回首忆长安风月,时惕枢机任重,祖国多艰。

(李宗黄:《云南鹤庆县天子洞玉皇阁》)

联中,“放眼”,“回首”,“且喜”,“时惕”均为领字,但仔细推敲,“放眼”“回首”完全可以省去。因为“放眼”与“观”,“回首”与“忆”意思有点重复。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锁尽,徒叹城廓犹是,人民已非。(康有为:《开封龙廷》)

联中“但见”、“徒叹”无疑是此联中的领字。但若对联语作一些必要的调整,完全可以省去领字,如本联在上联中的后面加上“奔来眼底”,下联的后面加上“注到心头”,就可省去领字“但见”和“徒叹”。但这样一来,全联的句子就显得有点呆板。所以,在谋篇布局中,领字这种使句子灵活多变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根脉地缘同,族情文化共,台琼携手,姐妹倾心,宝岛架金桥。合作交流谋发展,霞蔚云蒸,喜构和谐新岁月。

槟榔芭乐艳,椰子木瓜香,享誉千秋,蜚声两岸,神州添秀色,齐驱并驾夺丰收,花繁果硕,欣铺锦绣好河山。

(《我爱海南岛,我爱台湾岛》)


这是一副长联,恐怕没什么异议。此联稍嫌抽象,在内容和平仄、对仗方面无可挑剔。联中有自对句,但却未使用一个领字,极为罕见。如能适当增加领字,也许可使全联句式更加活泼多姿并增加文采,毕竟领字的调节功能是不能抹煞的。


依然共水共天,蕉雨椰风频醉梦;

本就同宗同祖,海南台化总牵情。

(《我爱海南岛,我爱台湾岛》)


联中,“依然”、“本就”和后边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取消上、下联的这两个字,句意不受影响,虽不能说它多余,但也不是非要不可。


六是句式要灵活多变。

和丸教子,戏彩娱亲,点颔乐天伦,岂料身罹痼疾,妙药不回春,有负华佗空把脉。

瑞雪纷飞,烟花弥漫,庆时更岁序,突闻鹤驭仙乡,哀歌惊动地,哪堪羽土为招魂。


此联上、下联共62字,上下联各6句,应该说属于长联,句中字数有4字、5字、6字、7字等,可以说句子比较多变,形式比较活耀,节奏感较强,加上平仄合律,读来口感特强。


道冠古今,功垂天地,德垂天地;

圣昭日月,褒寓春秋,贬寓春秋。

(杨慎:《云南鹤庆县文庙》)


此联在内容、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没什么毛病,但毋容讳言,句式比较呆板,上下联各三句,全是四字句。如能在“功”、“褒”前或“道”、“圣”前适当增加合适的领字,可使全联增色不少。


东西双塔,金碧两坊,云烂星辉,光于中夏;

灯火万家,湖山千里,忧先乐后,式是南邦。

(袁嘉谷:《昆明近日楼》)


此联上下联均为四句,每句均为四字,缺少变化,显得非常呆板,第一、二句既可在本句中形成自对,也可以上下联相对,就其自对的性质来看,在首句前面加上适当数字的领字,或者在第二分句的句末加上适当的字均无不可。只要按以上位置加领字或其他字,情况就会起变化,句式就会变得灵活多样,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此外,是采用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处理好上下联之间的各种关系等,对谋篇与布局也有一定关系,我在另文中已经谈及,这里不再重复。


以上是就联语创作中谋篇布局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只是主要的问题,不见得充分和全面。当然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须在创作实践中加以认识和深化。这些看法只是笔者个人的浅见,旨在抛砖引玉,还祈联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 论文 回顾

联·论文‖杨振生:河东流派的文化自觉与时代使命——从“初现端倪”到发展壮大

联·论文‖王庆新:刍议河东流派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向

联·论文‖ 汪星群:新艺术流派  大文化担当--从河东流派看楹联文化发展

联·论文‖欧阳飞跃:清襟凝远 妙笔纵横——“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析

联·论文‖王家安:由岳民立先生新型楹联理论兼谈楹联学科体系建设

联·论文‖文振西:发展大楹联 功夫在联外——兼论河东流派的创作风格及发展路径

联·论文‖吕可夫:左撇右捺撑起上仄下平——“河东联派”产生的重要启示

联·论文‖ 曾小云:传承清联写作技艺 攀登楹联艺术高峰

联·论文‖ 周永红:试论对联流派之构成要素以及当今准“流派”现象之实质与意义

联·论文‖巩行远:运作楹联能做大——— 山西运城市楹联文化及其“河东流派”现象的文化感悟

联·论文‖王永江:对以“中楹流派”为代表的网络对联风格变迁的探析

联·论文‖杨旭:试论“河东流派”的三种境界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暨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兼论河东流派研讨会纪要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论文集前言


乔应甲楹联艺术全国论坛  论文选

联·艺‖叶子彤——乔应甲对联作品之艺术技巧

联·艺‖王庆新——直面社会人生的谠论诤言——乔应甲联语内涵理义特征浅识

联·艺‖马长泰——乔应甲楹联的文学价值初探

联·艺‖龚联寿——乔应甲《半九亭集》初探

联·艺‖杨振生——《半九亭集》的联史地位及联语风格

联·艺‖余德泉——一部具有历史和学术双重价值的楹联典籍——《半九亭集》楹联初步探讨

联·艺‖陈树德——《半九亭集》的重大意义

联·艺‖明乔应甲《半九亭集》中所反映的民本思想

联·艺‖曹克定——读乔阁老“偶感”联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作品展播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及金奖获得者作品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者作品展播(上)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者作品展播(下)

河东楹联网视频 精 选

【视频】配乐诗朗诵——如果,他仍健在 作者:杨振生 朗诵者:安育中

【视频+解说词】联海弄潮——记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杨振生

【视频】运城市启动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

联·视频‖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吟诵会实况(上)

小年巨献——【视频】杨振生诗联作品朗诵会实况视频

视频:运城市楹联学会为景海鹏父母送楹联


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文章汇编


【定稿】岳民立:把运城建成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岳民立:关于楹联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是“家”是“帅”是“旗手”--记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岳民立

岳民立同志创新楹联文化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点新探索(上)

岳民立同志创新楹联文化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点新探索(下)

序言 · 蒋有泉:岳民立与“河东楹联”

中国联人精神的优秀代表——记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岳民立

希望指尖上的两行文学,能用优美语言、铿锵的韵律为您丰富生活色彩、启迪人生智慧,也希望您对我们发布的作品评头品足、发表高见,转发优秀作品,更希望您能将自己的楹联、诗歌、散文等佳作、照片发送给公众平台管理员邮箱sxhdylw@126.com(发送请注明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号),让大家在微信上共同分享您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嗨!这里是运城市楹联学会暨河东楹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我们的微信号: hedongyl  随时随地恭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